阮思德——一位与人民一起战斗、在清昌夺取苏维埃政权的共产主义战士
阮诗德深受阮爱国革命思想的影响,懂得越南革命的正确道路。从那时起,在义静苏维埃运动时期,他积极投身于青章村的权力斗争。
阮诗德(字夸)1905年3月2日出生于春林乡(现清阳乡)春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乂安省清章县这片土地有着丰富的文化、爱国和革命传统。

阮时德幼年时被父亲送往图维村,跟随韩建先生(阮时萨的父亲)学习汉语和越南语。由于家境贫困,父亲早逝,阮时德未能继续学业,于是转而学习,并成为一名裁缝。
阮诗德15岁时就投身革命运动。随着福越协会在荣市成立并扩展到清章县,阮诗德迅速成为春阳村新越组织的积极分子,并开展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活动,例如向各阶层散发传单,以潘佩珠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启发民族精神,参与国语教学,参加联谊小组……
在位于春东街——新越(今康市场)基地的店铺里,阮诗德白天为店铺做裁缝,晚上执行组织安排的任务。在此期间,阮诗德深受阮爱国革命思想的熏陶,摸索出越南革命的正确道路。
越南共产党成立后,1930年3月20日,在越南共产党中央支部的直接领导下,在仙山寺(今青龙公社)召开了越南共产党青章县临时执行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了越南共产党青章县临时执行委员会,并决定将全县印度支那共产党支部改组为越南共产党支部。临时县委把党的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派出干部深入各村、各村进行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党、了解革命。
1930年3月20日晚,在青章县委的主持下,越南共产党春阳村支部成立,名为大青支部,阮文同同志任书记。
大青党支部的成立是春阳人民革命斗争运动的转折点。大青党支部派遣党员和部分积极分子深入各村进行宣传、启发和动员群众。
在党的领导下,红色农民协会、妇女解放军、共产主义青年团、红色救济协会等革命群众组织蓬勃发展……
1930年4月3日上午,值卡寺土地节之际,党支部派阮时友、阮时德等同志前往,要求当地地主归还72英亩土地和450钱。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活动,阮时德同志于1930年4月加入越南共产党[1]。
阮诗德同志在回忆录中回忆道:“今天我加入了党,我感到十分高兴,站在同志们面前,我宣誓效忠党,积极完成党交给的任何工作,即使要做出牺牲,我也感到高兴”。
此后,阮诗德同志受命在各村组织友好协会,互帮互助,同时向群众宣传教育。他动员成立20人的小组,进行修屋顶、探望贫困病人等工作,同时向群众宣传教育爱国主义。
执行青章县委的决议,大青党支部承担在春林公社印发传单的任务,为193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的斗争做好准备。大青党支部完成了所交付的任务,为示威游行的全面胜利作出了贡献。
1930年6月1日清晨,遵照县委的方针,在大青党支部的领导下,阮诗德同志率领春阳村300余人参加示威游行,前往县公所争取诉求,斗争取得胜利。
当时,福安村潜伏着一名危险的间谍。春林总委员会决定将其处决。大青党支部奉上级指示,派阮诗德同志率领部分党员和红卫兵前往执行刺杀任务。由于情报泄露,刺杀行动失败,他们烧毁了大青党支部书记阮文同同志的家,包围并捣毁了春东街(今孔市场)。阮诗德、阮诗友、阮诗谟、阮文同……等同志被敌人抓获,关押在青章监狱。他们遭到毒打,但未能获取任何情报,随后被押送至荣市监狱。
经过近两个月的监禁和酷刑,阮思德同志被押往青章监狱继续引诱和审讯。然而,面对敌人的一切阴谋诡计,他始终坚定不移。
1930年7月,阮公辉同志被任命为大青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严格遵循上级指示,既努力巩固群众组织,又通过组织帮助群众分析敌人的阴谋诡计。党支部积极准备,让群众按照上级指示,在更高层次、更大规模上参与斗争。
1930年8月31日夜至9月1日凌晨,春阳村及青章县其他多个村社同时爆发全县范围的抗议活动。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焚烧县政府、销毁文件、砸毁监狱、释放囚犯,阮诗德同志也被抗议队伍解救[2]。阮诗德同志出狱后立即加入抗议队伍。抗议活动取得胜利,敌对政府垮台,青章县几乎所有村社都成立了苏维埃政府。这次抗议活动被视为义静苏维埃政府诞生的起点,是1930-1931年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潮。
捣毁县公所示威游行结束后,运动轰轰烈烈,群众性很强,党员干部的威信在群众中根深蒂固。阮诗德同志加入大青党支部执行委员会。
1930年11月,大青党支部书记阮公辉同志调任新职务。阮诗德同志被推选为大青党支部书记。
大青党支部在阮诗德同志的领导下,注重发展党和大力建设群众组织,以满足新形势的要求。截至1930年12月27日,春阳村有20个农民协会小组(成员200人)、40名共青团员、2个妇女解放小组(成员50人)和70名红色救济员。党支部开展了许多重要斗争。
1930年12月,人民正遭受饥荒。大青党支部在阮诗德同志的领导下,发动群众到富人家去取米,分给穷人,共计得了30公担米。
1931年初,封建殖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阴险的政策,建立帮派和公社制度。帮派通常住在农村里,因此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逮捕了革命的干部、党员和核心群众,给党的根据地造成了重大损失。[3]
1931年3月,阮诗德同志被任命为春林县总委员会书记。当时,饥荒肆虐,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进一步蚕食。面对这种情况,县委主张没收地主的粮食,借用地主的粮食,帮助人民免于饥荒,镇压和消灭反动派,解除被压迫村庄的围困,并继续动员群众进行斗争。
1931年3月27日,在清章县委和南丹县委的指挥下,两县数千名农民在自卫队的支援下,进入长亭教区的公所“借”米救济饥民。在春林公社,在阮诗德同志的指挥下,全社群众参与闯入米仓,借出数百吨大米分发给贫民。
1931年4月19日,春林总委员会在阮诗德同志的领导下,配合大同总委员会,发动人民保卫自己,惩治反动暴君,恢复迪峦(今同文公社)的革命运动。
以阮诗德同志为首的春林总委员会和共产党在春林的活动,使当地殖民主义者和反动派感到恐惧。
为了镇压革命运动,敌人实施了极其残酷的恐怖统治。他们在村庄和公社推行所谓的“乡村改革”。除了村长、副村长、邦达和端富的制度外,还设立了“五村委员会”。春林总委员会遭到严厉镇压,敌人到处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1931年6月,春林总委员会派阮文草和潘文忠去县委送文件。途中,他们被敌人俘虏。春林总委员会在阮诗德同志的指挥下,调集了春祥、丰南和月峰三个支部的自卫队,成功解救了两位同志。结果,敌军被迫撤退,两位同志也得以获救。
1931年6月10日,月峰村的土匪强行抢走那些没钱交税的村民的牛,廉价卖给商贩。总委员会派出春祥、方南和月峰三个支部的赤卫队前去拦截,没收了卖牛所得的170钱,全部归还给村民,并杀死了一名反对自卫军的人员。第二天,赤卫队又前往方南杀死了一名反动分子。
1931年中期以来,清昌的革命运动遭遇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反动地方当局趁机抬头,极其嚣张跋扈,粗暴无礼,通报、搜查、逮捕。帝国主义及其走狗集中兵力,向清昌苏维埃区进攻。区党委与省党委的联络遭遇重重困难,许多党的根据地和农村公社基地不断遭到破坏。区党委撤至玉林口岸,准备与敌人展开激烈斗争。总委员会和党支部不得不辗转多地:从昆定经笃溪到奇罗……
秘密警察得知阮诗德同志是总委员会书记后,四处搜捕,许多干部、党员、革命群众被敌人俘虏牺牲,如:潘氏璧女士(总委员会联络员春林)、阮友心同志……
1931年7月,阮诗德同志正商议前往安山(Veu,意为“映山”)与上级联络的计划时,被敌军俘虏,多名同志被枪杀。春林总委员会解散,运动被镇压。
敌人把他押送到了Tu Vien车站。第二天早上,Bang Hung、Doi Toan和5名身穿绿色制服的士兵把他押送到了Thanh Chuong监狱。
他在回忆录中说道:“我被绑在身后,带到了区里。范玉碧县长一见我,就问:共产党将军被抓了,其他人呢?我回答说不知道。他说不知道,你是总书记不知道,你最好说实话,不然我现在就枪毙你。我说,我是总书记,你昨天就枪毙我了,你还要我说什么。然后他们就逼着我跪在竹竿上,然后就把我打,打得我浑身是伤……吃饭每天只给我两把拌着稻壳的米饭,咸的就给我一小撮芝麻盐或者几根拌着盐的煮竹笋。他们只调查县、省机关。
他问:“你是总书记,肯定知道哪些是区里的,哪些是省里的,现在在哪儿?”我说:“不知道。”他叫士兵把我打了一顿,然后把我押到监狱,戴上镣铐。第二天早上,士兵又把我抬上去了……”。
敌人虽然用尽各种极其残酷的酷刑,却无法磨灭阮诗德同志的意志。不久,他们就把阮诗德同志关进了青瓜监狱。
1931年11月,阮时德同志被关押在荣市监狱。在这里,阮时德同志与狱友们多次组织喊口号的斗争。“必须给无骨肉、每年两套衣服和被褥、抗议残酷殴打、给书报阅读……”
他回忆道:“过了几天,士兵们就给我戴上手铐,把我带到办公桌前,拍了照,然后把我带到了法庭。到了法庭,他们什么都没问我,宣读判决书后,就强迫我签字。我没有签,他们还威胁我。然后我就签了‘上诉’两个字,阮思德。”
1932年6月2日,乂安省南朝法院判处阮诗德终身监禁,判决号148。
1933年2月18日,他被送入劳保监狱,在监禁期间,秘密警察不断用各种卑鄙的手段盘剥情报,但无能为力。
1936年,阮时德继续被流放到多乐省邦美蜀监狱。在这里,他遭受了法国殖民者的残酷毒打,但他没有灰心丧气,始终保持乐观,鼓励兄弟和同志们保持战斗精神。在狱中,阮时德和他的狱友们组织了多次斗争,要求解除镣铐,并给予政治犯特殊待遇。闲暇时,他利用时间阅读书籍、小说,学习文化、政治、法语和汉语。
日本反法政变后,大多数政治犯获释。然而,一些因共产主义和暗杀罪名被判处的政治犯未能获释。一些提前获释的同志向政府提交了一份请愿书,要求释放所有被关押的政治犯。1945年7月30日,阮时德同志获释。
回到家乡后,他继续参加1945年8月23日的县级起义,夺取政权。起义获得成功,成立了春阳村临时革命人民委员会,由7名同志组成,阮诗德同志任主席[4]。
1946年初,春阳村与慈园村合并,成立明新公社。1946年3月24日,阮诗德同志当选为明新公社人民委员会主席,任期至1950年12月。
1951年至1969年,他继续在各机关、县、乡政府担任各种职务[5]。1969年,阮诗德同志按规定退休。
阮诗德同志因年老、健康不佳,于1984年3月26日(农历二月二十四)逝世,享年79岁。


阮诗德同志是一位忠诚的党员和老革命干部,为党和越南革命运动做出了许多贡献。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党和国家授予他许多荣誉称号,例如:一级抗战勋章;追授三级独立勋章;其家人荣获政府总理范文同于1964年1月28日签发的第19/CP号决定颁发的国家功绩奖状。
------
笔记:
[1] 根据阮时德先生1970年7月1日撰写的回忆录和自传。
[2]《清阳公社党委史》,上文第 44 页。
[3] 据中共青章县委编,《青章县委史(1930-1975)》,国家政治出版社,第81页。
[4] 据清阳公社党委编,《清阳公社党委史(1930-1975)》,乂安出版社,2015 年,第 8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