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村的Pho Bang先生故居——胡志明主席家族人格魅力的体现

黎哈(金莲遗址) May 17, 2022 15:00

(Baonghean.vn) - “这里是胡伯伯的家乡,森村/胡伯伯曾经走过的老路/芙蓉树依然翠绿/茅草屋顶上挂着简陋的竹帘”。

保存和弘扬胡志明主席家族人格的地方

映入眼帘的是一栋茅草屋顶的小房子,在翠竹掩映下若隐若现。“校长府”——一个承载着许多青春岁月痕迹的地方。胡志明主席这座故居深深地印在越南人民和国际友人的心中,承载着许多神圣的情感。谁能想到,一位国家领导人、一位世界文化名人,竟然在如此简朴的家中长大,过着简朴的生活。这里完整地保存并闪耀着胡志明主席家族的个性,体现了越南人的灵魂和性格。

五月,人们前往胡伯伯的家乡。照片由丁选县提供

低矮的小房子是越南乡村房屋的典型特征。来到这里,游客可以更充分地感受到越南乡村——义安的乡村。罗马尼亚作家尼古拉斯曾评论道:“小村庄里简陋的茅草屋是故乡,是全体越南人民的灵魂。” 所有这些遗迹都重现了我们祖先昔日乡村生活。

一位英国历史学家饶有兴致地写道:“来到金莲,我感到更加奇特。我从未见过一座博物馆,能听到鸡鸣鸟唱。” 来到这里,给人留下难忘印象、深刻而神奇的吸引力,并非雄伟的建筑、热闹的娱乐场所,而是茅草屋顶、竹画,以及那些简朴、朴素、历经岁月的纪念品和文物,它们与胡志明主席的童年息息相关。那座茅草屋闪耀着阮生色先生的个性光辉,滋养和熏陶着胡志明主席的灵魂。

Toàn cảnh Di tích Làng Sen- quê nội Bác Hồ
森村遗址全景——胡伯伯的故乡。摄影:Le Ha

胡伯伯的父亲阮生色虽然考中了丞相,却没有从政,生活俭朴。家中的家具十分简朴。第一间屋子里的木凳是用来接待客人的。当时,阮生宫经常被父亲允许站在他身旁取水取药。正是在这里,他聆听儒家学者和官员们讨论时事,了解当时越南的社会状况。当时学者们的文学和政治讨论对他的人格形成、爱国思想、解放民族的意志以及救国之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间屋子是胡志明主席家人的祭坛,也是竹子做的,没有上漆,也没有贴金箔。回到家乡后,胡伯伯动情地说:“以前我家穷,祭坛也是竹子做的,没有腿,只有两块木头钉在柱子两边支撑着,骨架是用竹子做的,上面铺着垫子。”

Nhà bếp của gia đình Bác Hồ ở Di tích Làng Sen. Ảnh Lê Hà
森村遗迹的胡伯伯家厨房。摄影:Le Ha

胡伯伯的姐姐阮氏清的墓地是一张小木床,挂着竹帘。剩下的两间屋子是阮生色和他的两个儿子的墓地。家具不多。一个储米的箱子,一个亲戚们用来吊唁父亲的橱柜。厨房下面有一个竹橱柜,里面只有几口简单的锅碗瓢盆。一个用来招待客人的木托盘,一个用来盛放日常餐食的竹盘。这就是阮生色先生家的全部“资产”,陪伴胡伯伯度过了童年。

阮生色在金莲森村的朴邦先生的家,以及胡伯伯在主席府的吊脚楼,都非常简朴。他们家只使用真正需要的东西。因为朴邦先生和他的孩子们都明白,我们的国家依然贫穷,我们的人民依然在受苦。胡伯伯的亲人们始终把自己的生命与人民的生命联系在一起。

Mái nhà tranh đơn sơ, mộc mạc tại Di tích Làng Sen. Ảnh Lê Hà
森村遗址的茅草屋顶,古朴质朴。摄影:Le Ha

正如一位瑞典记者评论道:“胡志明主席一家人不仅为自己而活,也为社会而活。” 可以说,胡志明主席的家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他们朴实、亲民的生活方式,也映照出这个清贫儒家子弟爱国爱民的灵魂和品格。当时的功臣之一——富邦先生,家境也正是如此简朴。阮生色先生回到富邦时,没有接受盛大的接待,展现了他不愿让百姓辛苦劳作的高尚心胸。他将赏赐的田地分给了穷人。

Bộ phản ông Nguyễn Sắc- thân sinh Chủ tịch Hồ Chí Minh tiếp khách.
胡志明主席的父亲阮生色先生在宣传部接待来宾。摄影:Le Ha

他常告诫孩子们:“不要把官府的作风当成自己的作风。”他和孩子们生活简朴,与劳动人民和谐相处,同甘共苦,一壶绿茶、一锅煮土豆,其乐融融。他的妹妹阮氏清和弟弟阮生谦,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经历了牢狱之灾。

胡伯伯一家人都是具有伟大人性的人们。这种人性,是越南人民“爱人如己”的人道主义传统所传承和发扬的,也是贯穿胡志明主席一家人一生的红线。站在这栋简朴的小房子前,每个人都深受感动。

森村成为“共同家园”

值此回访胡伯伯故里之际,人民保安总局局长阮文香少将被胡伯伯及其家人留下的朴实纪念品深深感动:“胡伯伯生前留下的纪念品让我们铭记无限的爱,因为他在那里诞生了一位儿子,一位伟大的民族领袖,也从那里迎来了我们的今天。我们誓言要努力践行胡伯伯逝世前的遗言。”

Chiếc giường nơi nghỉ của cô Nguyễn Thị Thanh, chị gái Bác Hồ
胡伯伯的妹妹阮氏清女士休息的床。摄影:Le Ha

前江省人民代表阮氏水女士一边擦泪一边吐露心声:“来到胡伯伯家,感觉像回到家一样亲切。胡伯伯家是那么的朴实、普通。来到这里,我更加敬重胡伯伯。我要把这些故事讲给我的子孙后代听,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胡伯伯的朴实和对国家的伟大贡献。”水女士的感受也是全体越南人民对敬爱的胡伯伯的共同感受。1957年和1961年,胡伯伯在阔别半个多世纪之后,再次来到这座历史悠久的胡伯伯家,心中充满了神圣的情感:“祖国很重要,很深情。这五十年,有多少深情。”

他与家乡人民亲切交谈:“我离开祖国五十年了。通常,人们在外奔波,回来时总会感到喜忧参半。但我既不悲伤,也不难过。我非常高兴。高兴是因为我离开的时候,人民还是奴隶,被封建帝国主义者压迫。现在我回来了,国家解放了,人民自由了。”

Mâm gỗ tiếp khách của gia đình Bác Hồ.
胡伯伯一家招待客人的木托盘。摄影:Le Ha

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周围的景色和房屋的布局。叔叔说:“以前,我家的小巷是沿着这条路走的,一边种着蔓蒿茶,另一边种着芙蓉花。” 花园里,干部们请假种花,叔叔却想种庄稼:“红薯花还是很美的”,改善民生,这番话让大家哽咽不已。多年来,“坡邦先生家”——叔叔童年居住的家——已成为越南人民和世界各地朋友的聚会场所。森村已成为大家的“共同家园”。

每年,这里都会迎来数百万游客,其中包括许多国家元首和高级代表团。人们来到这里,表达对一位伟人、一位高尚道德典范、一位纯洁朴素的生活、一位饱含民族精神的爱国人士的感激和敬仰。

游客参观胡伯伯的故乡。图片:Huy Thu

日本嘉宾山田先生说:“在日本,我只知道胡志明是越南国家主席,一位受世人敬仰的伟人。来到这里,我才意识到,只有这片土地才能孕育出这位伟人。也正是这位伟人,让这片土地熠熠生辉。我会像今天一样,轮流带同事们参观这片遗迹群。” 没错!在故乡,他的家人和简朴的茅草屋,共同塑造了胡志明主席的伟大人格。

时至今日,“副总理府”已保存完好,并经过精心维护,已达121年之久。茅草屋顶每年都会重新铺设,木材和茅草也经过防霉处理。花园、芙蓉篱笆以及入口处的茶树都经过精心照料和修剪。参观者仿佛找到了胡伯伯童年的温暖。已故阮德中将在金色纪念册上感慨万千地写道:“感谢金莲故乡博物馆的同志们,你们保存了这些珍贵的文物,教育子孙后代永远以胡伯伯为榜样。” 同胞和访客的来信、诗歌、倾诉和分享,将为在金莲故居工作过的一代又一代干部带来巨大的快乐和鼓舞,金莲故居是保存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地方。

五月,朝圣者漫步于胡伯伯故乡的莲花芬芳之中。图片提供:Nguyen Book

历史性的五一劳动节期间,全国上下欢庆胡志明主席诞辰132周年。游客和后人重回金莲遗迹,参观“副医官故居”,见证了历经岁月沧桑、饱含深情的文物,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胡伯伯一家淳朴朴实的生活方式所散发出的伟大思想、爱国情操和高尚道德品质。走进胡伯伯童年居住的故居,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一句话:“胡志明就像他的祖国,就像他居住的故居。亲近而高贵,朴实而伟大神圣。”

简朴的茅草屋、家庭、故土,孕育了这位20世纪伟人饱含故土精神的心灵、气概、文化风采,形成了“民族解放英雄”的爱国精神和伟大思想。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森村的Pho Bang先生故居——胡志明主席家族人格魅力的体现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