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诗人黄猫:永垂不朽的诗歌
有一天,我和诗人黄吉坐在库阿罗海滩的咖啡馆里,他说:“诗歌必须用心和灵魂去写,带着无尽的痛苦去写。这种心和灵魂的痛苦是由情感引起的,情感达到顶峰时,可以用来写诗句、诗歌。”

有一天,我和诗人黄猫 (Hoang Cat) 坐在 Cua Lo 海滩的一家咖啡馆里,他说:“诗歌必须用心去写, ...“……”
和著名的《三根香》一起,收录在第一本诗集《漫长的一月》(文化出版社,1991年)中的《我的心是一座坟墓》一诗,足以向我们展示出残疾诗人黄猫的肖像、烙印。
这首诗结构奇特,诗题也奇特。奇特的是,诗人突然拿出胸前的那颗红色心脏,筑起一座坟墓,为阵亡的战友们“安葬”。一种神圣的感觉,从压抑的诗意思绪中升起,从诗意的灵魂中涌现,却又不禁更加痛苦。

如果诗人水平不够,就很难在诗歌中找到奇特的元素。这种奇特正是诗歌的一大特色。正是这种特色成就了诗人黄猫的名字。有人会认为这种特色遥不可及,但事实并非如此,它就蕴藏在这首诗的23行诗中。只需读一遍或听一遍,你就能彻底理解,无需任何解释:
我的心是一座坟墓
我埋葬了被炸弹炸死的母亲。
我埋葬了我的兄弟,但是他的尸体没有被找到。
在南方战场上。
我的心是一座坟墓
我埋葬了清化省静嘉人田先生。
出差一趟,再也不回来。
我整个月都在寻找并找到了橡胶凉鞋。
我的心是一座坟墓
我埋葬并缅怀了我挚爱的兄弟。
(义静省安城省灵)
我失去了一条腿,Linh 用担架抬着我
敌人猛烈射击,杀死了所有人。
飞机载着部队降落,把 Linh 压成了两截。
我埋葬了那么多朋友
在我心中,在我的青春里
启示、秘密、请求、保留、纠缠、和平
不记得每个人
因为生活还得继续
我让坟墓保持温暖
在我胸口之间。

前几天,我和诗人黄吉坐在库阿罗海滩的一家咖啡馆里,听他热泪盈眶地朗读这首诗。他说:“我非常爱安城的灵。我欠灵很多。灵代替我死了。但灵的死法非常罪恶。只有我知道。” 在战争年代,在枪林弹雨的黑暗森林中,出现了如此悲惨的一幕……
诗人黄吉讲述了这个故事的起源,1966年他离开结拜兄弟、诗人春耀位于河内古古24号的家,去参军。1969年春节的第二天,他作为小队长被派去执行一项特殊任务,在广达工兵车间学习制造飞行地雷。学成后,他试射了几枚炸弹,效果还不错,可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一枚B52炸弹击中了工兵车间。炸弹的压力压碎了他的左腿。他痛苦地解开腰带,绑上止血带,用棉线包扎好身体,然后救护车就来把他从密集的炸弹现场送到广达医院。手术三个月后,他的左腿被截肢了。救护车继续送他出去。一天下午5点,两个战友用担架抬着他。一个名叫灵的士兵从后面把他抬了出来。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达沃族的战友。突然,一架美国直升机空投士兵扫荡森林。一群敌军士兵跳下,撞上了抬着他的担架。就在这时,敌人开枪打死了担架上的灵。他的达沃族战友突然消失了。他本能地闭上眼睛,像穿山甲一样蜷缩起来,钻进森林,在一条小溪边等死。
说到这儿,黄猫说:“可是老天爷还没让我死呢。” 因为那天深夜,他突然听到“狗叫”的声音:抓!抓!他知道,这是找到……的密码。

解放军的。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剥狗皮”回去:吱!吱!不一会儿,下午不见踪影的打呼兵爬了过来,转身把他扛在了密林夜色中。
关于灵的牺牲,“敌人用机枪扫射,灵被压扁/飞机降落,灵被砍成两截”,还有一些细节,本文作者不忍心写出来。或许,正是这份伤痛,让诗人黄吉在鲜血淋漓的心中,写下了一首诗,为灵以及众多英勇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们,筑起一座坟墓。
在黄吉的“宏大”诗集《人间》(海牙出版社,2023年8月)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毫不掩饰地称自己是一位充满自嘲情绪的诗人。他曾说:“诗歌必须用心和灵魂去写,带着无尽的痛苦。这种心和灵魂的痛苦是由情感所引发的,而情感达到顶峰时,便能用来创作诗句。”
或许,正是这种理念,在“翁兰苹果树事件”——一场文学事故之后——帮助黄猫写出了令人难忘的诗歌,这些诗歌讲述了17种咸淡无味的工作,包括在河内的街头和跳蚤市场卖茶、卖菊花谋生。奇怪的是,黄猫总是用清澈的蓝眼睛看待生活。在1000首诗中,只能看到一个如沙粒般清澈的灵魂:

我想尖叫,我想大声尖叫
亲爱的生命——如此美丽
是吗——我们永远告别
所以无论你看向哪里,都是美丽的。
(浪漫的)
清楚到他必须躲起来骗乞丐,因为听到外面乞丐的叫喊声,他就进屋想找点东西施舍,可是翻遍了垃圾桶,没有米;翻遍了抽屉,一分钱也没有;打开电饭锅,锅里已经没有冷饭了,只有蚊子嗡嗡的声音。于是:
“不情愿地不说出来
去厨房坐好。
假装房子是空的。
躲起来,骗乞丐”。
(躲起来,骗乞丐)
诗人黄吉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偶尔从河内回到家乡,即兴仙县福池乡的家乡。南丹。18岁那年,他离开这里,前往河内,就读于河内第一技术学院,后在河内陈兴道机械厂担任技术官员。1960年,他的第一首诗《400》在这里发表在《劳动报》上:“四百扇窗的楼宇/骄傲的胸膛如同墙壁,迎风而立/与云朵为友,与月亮星星交谈”……黄吉欣喜地把这首诗拿给春耀看,但春耀读完后沉默不语。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辉灿欣慰地称赞道:“诗写得不错,意境优美;他还没称赞,是因为他嫉妒你。”
诗人黄吉于1942年出生于义安省南丹县雄仙乡。他于1965年参军,参加过三军作战。
1969年之前,他一直居住在顺化省广南省;受伤并失去了一条腿。诗人黄吉于2024年7月1日下午在河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