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努力重夺科技领导者的地位,它采取了哪些措施?
日本曾是高科技强国,拥有机器人、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等突破性发明,如今正不懈努力,力图在国际舞台上重夺科技领导地位。
中国在利用产业政策扩大经济和资助绿色制造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这加剧了各国为发展和保护本国企业而展开的激烈竞争。
自西方最大的几个自由市场经济体首次开始担忧亚洲崛起可能带来的威胁并促使政府进行干预以来,已经过去了40年。但当时,焦虑的根源是日本,而不是像今天这样的中国。

1990年的一项调查发现,近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日本在美国的投资对其经济独立构成威胁。1991年日本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裂后,经济衰退的迹象开始显现,与此同时,人们对日本企业的担忧也达到了顶峰。
如今,在经历了日本经济省所称的“失去的三十年”的停滞期之后,东京政府正试图通过向现代产业投资数十亿美元来重振经济,以使日本恢复到昔日强劲的增长和技术领先地位。
努力促进与世界各国在技术领域的合作
日本过去很少与外国科技公司合作。但这一次,日本正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领先科技公司开展合作——这种合作方式在几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尽管日本努力扩大对外开放,但其收购美国最大钢铁生产商美国钢铁公司一事却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战争。这表明,即便日本有意加强合作,美国仍然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并誓死捍卫其核心产业。
日本目前正大力投资电池、太阳能等先进技术,尤其是半导体产业。过去三年,日本政府已向半导体产业投入超过270亿美元,旨在重夺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日本前经济产业大臣甘利明认为,未来各国之间将出现明显的分化。一方是能够自主生产芯片的国家,另一方则是完全依赖进口芯片的国家。甘利先生断言,这就是赢家和输家的分野。
“我们认识到,要在芯片领域取得成功,国际合作至关重要。因此,日本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从项目初期就积极与国际伙伴开展合作,”甘利彰先生说道。
当其他国家都在科技竞赛中投入数千亿美元时,日本却另辟蹊径。他们依靠的是二战后运用产业政策成功恢复经济的经验。
“日本不需要像其他国家那样从零开始,因为它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基础,”欧盟委员会经济学家阿莱西奥·特尔齐说。
日本半导体产业“复兴”计划:从一通电话到北海道巨型工地
在日本最北端的岛屿北海道,繁花似锦的田野和白雪皑皑的山峰之间,一座熙熙攘攘的建筑工地正在拔地而起。这并非普通的工地,而是日本最先进的半导体芯片工厂的所在地,也是日本重振曾经令其闻名遐迩的半导体产业计划的一部分。
这家工厂的构想始于2020年夏天的一通电话。IBM资深高管约翰·E·凯利三世联系了日本芯片初创公司Rapidus的总裁东哲郎。凯利向东哲郎介绍了IBM在其位于纽约州奥尔巴尼的实验室研发的一种全新的尖端2纳米芯片技术。他提议两家公司合作,在日本生产这种芯片。

对东信介而言,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他意识到,日本曾经是芯片制造强国,如今却正在逐渐失去其地位。如果错失良机,日本很可能在科技竞赛中落后于竞争对手。经过慎重考虑,东信介决定与IBM合作,在北海道兴建一座芯片制造厂。
为了将这个项目变为现实,东联系了负责产业政策的日本政府高级官员甘利彰。在政府的支持下,该项目迅速启动。这座耗资数十亿美元的新工厂将采用IBM先进的2纳米芯片技术,有望彻底改变日本的半导体产业。
在以自然美景闻名的北海道,一座现代化工厂正在逐渐成形,这清楚地表明了日本重振其在高科技领域地位的决心。
新政策旨在恢复日本作为全球技术领导者的地位
新冠疫情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严重缺陷,导致从计算机芯片等高科技零部件到是拉差辣椒酱等常见消费品等各种商品短缺。
此外,乌克兰冲突加剧了局势,推高了能源价格,并引发了其他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和世界各国政府都已明确认识到构建安全、稳定和可持续供应链的紧迫性。
2020年,日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国内企业生产半导体、风力涡轮机和医疗用品等必需品。这项政策的目标是减少对外国供应的依赖,特别是对中国的依赖,同时提高生产的自给自足能力。
面对全球经济日益严峻的挑战,日本在2021年对其产业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贸易省宣布了一系列积极主动的干预措施,以促进重点产业的发展。
根据新政策规划委员会的评估,日本过去多年经济停滞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奉行政府不干预经济的原则。这一转变表明,日本已明确认识到国家在塑造国家经济未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性。
日本商务省对美国、欧盟和中国等主要竞争对手的产业政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除了比较现行政策外,商务省还对日本过去采取的产业和经济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中汲取宝贵经验,以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委员会断言,这一“新方向”将与以往侧重于保护和扶持特定产业的产业政策截然不同。政府将运用所有政策工具,追求更广泛的目标,例如推广绿色技术和节能减排。这些项目预计将是大规模、长期且经过严格规划的。
本报告提出的观点反映了经济思维的重大转变,尤其受到意大利经济学家玛丽安娜·马祖卡托(Mariana Mazzucato)和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丹尼·罗德里克(Dani Rodrik)等杰出经济学家的影响。这些经济学家一直积极倡导政府在引导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动作用,尤其是在绿色转型和数字化等领域。他们的理念对新产业政策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25年前,面对芯片产业的衰落,日本决定进行大规模重组。他们将几家领先的芯片制造公司合并成一家名为尔必达存储器(Elpida Memory)的单一企业,希望打造一个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巨头”。日本政府向尔必达注入了大量投资资金和优惠贷款。然而,这些努力并未取得预期效果。2012年,尔必达被迫宣布破产,成为二战以来日本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案之一。
如今,半导体芯片并非单一国家的产物。例如,台湾企业可以利用来自荷兰和日本的精密制造设备,根据美国工程师的设计生产芯片。这表明,芯片的生产是众多国家复杂合作的成果,每个国家都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由日本政府大力支持的半导体初创公司Rapidus正在开展一项雄心勃勃的项目,旨在开发先进的半导体制造技术。该公司将从芯片行业巨头IBM那里引进技术,以生产高性能芯片。
为了确保项目成功,数百名日本工程师被派往美国奥尔巴尼的IBM研发中心,直接向顶尖专家学习和工作。日本政府不仅投资像Rapidus这样的大型项目,也支持规模较小的项目,旨在构建一个强大而全面的芯片制造生态系统。
日本成功吸引台湾世界领先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投资在菊叶市建设一座制造工厂。该项目标志着日本在振兴半导体产业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索尼等国内企业的参与和政府的财政支持下,该工厂于2月正式投产。各方合作打造了强大的产业联盟,助力日本重返半导体芯片生产领域的领先地位。
今年春天在布鲁金斯学会亚洲政策研究中心举行的一次会议指出,“如果没有政府干预,日本目前正在进行的许多项目可能无法实现。”
但日本国内仍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Rapidus工厂因其雄心勃勃的时间表和未能吸引到多少私营部门投资而备受诟病。不过,阿马里先生表示别无选择:“如果你现在不进入半导体行业,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日本绝不会选择这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