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如何努力重新夺回其技术领先地位?
日本曾是高科技国家的象征,拥有机器人、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等突破性的发明,现在正不懈努力,以重新夺回国际技术领导地位。
中国在利用产业政策扩大经济和资助绿色制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这加剧了各国在发展和保护国内企业方面的激烈竞争。
40年前,西方国家对亚洲崛起潜力的担忧首次促使政府干预西方最大的自由市场经济体。但当时,焦虑的根源是日本,而不是像今天这样是中国。

1990年的一项调查发现,近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日本在美国的投资对他们的经济独立构成了威胁。1991年日本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裂后,经济衰退的迹象浮现,对日本企业的担忧也随之达到顶峰。
如今,在经历了日本经济产业省称之为“失去的三十年”的经济停滞期后,东京政府正试图通过投资数十亿美元发展现代工业来实现复苏,以让日本恢复昔日的强劲增长和技术领先地位。
努力促进与世界各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
日本过去很少与外国科技公司合作。但这一次,日本与美国及其他国家的领先科技公司携手合作——这种合作方式在几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尽管日本努力扩大开放,但其对美国最大钢铁生产商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的收购案却备受争议,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战的焦点。这表明,即使日本更加合作,美国仍然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并愿意保护其核心产业。
日本目前正大力发展电池、太阳能等先进技术,尤其是半导体产业。过去三年,日本政府已向半导体产业投入超过270亿美元,旨在重夺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日本前经济产业大臣甘利明认为,未来国家之间将出现明显的分化。一边是能够自主生产芯片的国家,另一边是完全依赖外国芯片供应的国家。甘利明断言,这就是赢家与输家的分野。
“我们意识到,要想在芯片行业取得成功,国际合作至关重要。因此,日本从项目初期就积极与国际合作伙伴开展合作,并借鉴以往的经验教训。”甘利明先生表示。
当其他国家投入数千亿美元参与科技竞赛时,日本却以不同的方式脱颖而出。它依靠二战后运用产业政策振兴经济的成功经验。
欧盟委员会经济学家阿莱西奥·特尔齐表示:“日本不需要像其他国家一样从零开始,因为它已经有了自己的基础。”
日本半导体产业“复兴”项目:从一通电话到北海道的巨型建筑工地
在日本最北端的岛屿北海道,繁花似锦的田野和皑皑白雪的群山之间,一片繁忙的建筑工地正在成形。这可不是普通的工地,而是日本最先进的半导体芯片工厂所在地,也是振兴曾经让日本闻名的半导体产业的举措之一。
建立工厂的想法始于2020年夏天的一通电话。IBM资深高管约翰·E·凯利三世(John E. Kelly III)联系了日本芯片初创公司Rapidus的总裁东哲郎(Tetsuro Higashi)。凯利向东哲郎介绍了IBM在其位于纽约州奥尔巴尼的实验室开发的一种全新尖端2纳米芯片技术。他提议两家公司合作,在日本生产这些芯片。

对东志来说,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他意识到,曾经的芯片制造强国日本正在失去其地位。如果日本未能抓住这一机遇,就可能在科技竞赛中落后于竞争对手。经过仔细讨论,东志决定与IBM合作,在北海道建造一座芯片工厂。
为了将项目付诸实践,东桥联系了日本政府负责产业政策的高级官员甘利明。在政府的支持下,项目迅速落地。这家耗资数十亿美元的新工厂将采用IBM先进的2纳米芯片技术,有望彻底改变日本的半导体产业。
一座现代化工厂在以自然风光闻名的北海道拔地而起的景象,清楚地表明了日本重塑其在高科技领域地位的决心。
新政策旨在恢复日本全球科技领先地位
新冠疫情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严重缺陷,导致从计算机芯片等高科技部件到拉差辣酱等常见消费品等各种商品出现短缺。
此外,乌克兰冲突加剧了局势,推高了能源价格并引发其他不确定因素。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以及世界各国政府都清楚地认识到构建安全、稳定和可持续的供应链的紧迫重要性。
2020年,日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国内企业生产半导体、风力涡轮机和医疗用品等必需品。该政策的目标是减少对外国供应(尤其是来自中国的供应)的依赖,并提高生产自给自足能力。
面对全球经济日益严峻的挑战,日本在2021年对产业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贸易部宣布了一系列积极干预措施,以促进重点产业的发展。
新政策企划委员会评估认为,日本过去多年经济停滞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推行“政府不干预经济”的原则。这一转变表明,日本已清晰认识到国家在塑造国家经济未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性。
商务部对美国、欧盟、中国等主要竞争对手的产业政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除了比较现行政策外,还对日本以往的产业和经济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汲取宝贵经验,为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委员会声称,这一“新方向”将彻底告别以往侧重于保护和促进特定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相反,政府将运用整套政策工具来追求更广泛的目标,例如推广绿色技术和节能减排。预计这些项目规模庞大、周期长,且经过精心规划。
本报告中提出的观点反映了经济思维的重大转变,尤其受到意大利经济学家玛丽安娜·马祖卡托和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达尼·罗德里克等杰出经济学家的影响。这些经济学家一直积极倡导政府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尤其是在绿色转型和数字化等领域。他们的理念对这一新产业政策的制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25年前,面对芯片产业的衰落,日本决定进行大规模重组。他们将几家领先的芯片公司合并为一家名为尔必达存储器(Elpida Memory)的企业集团,希望打造一个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巨头”。日本政府向尔必达投入了大量的投资资金和优惠贷款。然而,这些努力并未带来预期的效果。2012年,尔必达不得不宣布破产,成为二战以来日本经济史上最大的破产案之一。
如今,半导体芯片已不再仅仅是某个国家的产品。例如,台湾企业能够根据美国工程师的设计,使用来自荷兰和日本的尖端制造设备来生产芯片。这表明,芯片的生产是多个国家之间复杂协作的结果,每个国家都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受到日本政府大力支持的半导体初创公司 Rapidus 正在开展一项雄心勃勃的项目,旨在开发先进的半导体制造技术。该公司将从芯片行业巨头之一 IBM 转移技术,以生产高性能芯片。
为了确保项目成功,数百名日本工程师被派往IBM位于美国奥尔巴尼的研究机构,与顶尖专家直接学习和合作。日本政府不仅投资了Rapidus这样的大型项目,也支持一些小型项目,旨在在日本构建强大而全面的芯片制造生态系统。
日本成功吸引台湾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在菊阳町投资建设制造厂。该项目标志着日本振兴半导体产业的努力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索尼等国内企业的参与和政府的资金支持下,该工厂于今年2月正式投产。双方的合作构建了强大的产业联盟,为日本重回半导体芯片生产领域的领先地位做出了贡献。
布鲁金斯学会亚洲政策研究中心今年春天举行的一次会议指出,“如果没有政府干预,日本目前正在进行的许多项目可能无法取得成果。”
但日本国内仍有疑虑。Rapidus工厂因其雄心勃勃的时间表以及未能吸引大量私营部门投资而受到批评。不过,甘利明表示别无选择:“如果你现在不进军半导体行业,那么你从一开始就会是个失败者。日本永远不会选择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