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德同志对义静苏维埃运动的贡献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勒德同志始终保持正直、顽强、忠诚,不愧为英雄的苏联故土的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黎德同志(又名黎德德),1893年出生于越南义安省演州县安里乡安里毅村仙安村一个具有爱国传统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是黎德泽先生,母亲是胡氏政夫人。
黎德同志原是儒生,考取乡试并考中进士;学习越南语并考中进士,担任三司,并在村文学协会任职。他受到抗法爱国运动的影响,并通过叔父黎德章接受革命启蒙。
1925年,黎德同志参与了当地革命青年运动,在田安成立了读书会,如黎章先生(九吉先生)、黎康先生(孟昆先生)、黎如先生等。他们利用并传播了许多文件进行宣传,如:潘珠贞在启定去法国时送给启定的诗《That dieu tran》、潘佩珠用中文写的歌颂在沙田(中国广州)刺杀梅兰总督的范鸿泰英雄气概的书《Tinh than bat tu》等。
各小组按地区划分,频繁变换聚会地点,重点关注有条件、热心参与运动的家庭,并动员当地干部、村长等前来聆听。参与聆听和阅读报纸的人数不断增加,有的甚至花钱购买一些书籍和报纸,如:《实验人民报》、《中北新文报》……,丰富了向群众传递文献和信息的来源。
此外,读书报社还借阅《忠志》和《忠义》的剧本,供黄、凡地区各村戏班练习演出;此外,还收集、创作并广泛传播了鼓舞人民爱国主义的摇篮曲。1926年,革命青年协会和新越革命党等组织活跃于演州、安城和杜良(义安)等县。
受到新革命运动的影响,奠安青年们不畏艰难险阻,积极寻求出国救国之路。1926年7月24日,黎德、黎和、黎曼、黎如、黎康、黎业、阮风行(阮桂)、阮伟……等一批青年被选拔出来,聚集在荣市顺德药局,准备前往泰国暹罗。阮南图先生(宜禄)是一位思想进步的人士,他建立了联系,组织了向导,准备派人出国留学,参加革命活动。然而,行程被耽搁,同志们只好回国继续活动,等待时机成熟。
此后,黎德在黎富(又名黎海)同志的带领下前往中国。1927年1月12日,黎德被法国殖民者逮捕,判处一年徒刑,并被关押在河内火炉监狱。在被关押和殴打期间,当局无法从他口中得到任何消息,最终不得不将他释放。回到祖国后,他与阮桂(又名风行)、黎康、黎曼、黎业、黎勤、黎良、张德合、黎德章和黎如(在安利站(又名台)开设中药铺)等同志一起开展革命活动。
勒德同志一边扮演着给孩子们讲越南语的老师,有时又扮演着给人们治病救人的中医医生,一边去很多地方,见很多人,进行宣传,动员人们参加散发传单、举行集会、示威游行……
越南共产党成立后,1930年6月,乂安省委派朱文边、潘乐和阮德彪同志前往演州,成立了安黎党支部,成员包括黎德、阮风行、黎如、黎曼、黎灿、黎涅……等同志,阮德彪同志任书记。党支部明确指出,首要任务是通过阮爱国在《革命道路》一书中的讲稿,向人民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此同时,党支部扩大、建设和发展了党的根据地和群众组织,例如共产主义青年团、红色农民协会、红色自卫军……,并建立了许多印刷文件、传单、海报的设施……

在此期间,黎德同志的家被选为印制传单和党的文件的场所,内容是号召群众支持义静苏维埃,支持清章和南丹人民围攻县公所。这些传单被秘密地送到根据地。
1930年9月12日,兴原人民的示威游行遭到法国殖民政府血腥镇压后,乂安省委在全省范围内发起了声援俄国十月革命纪念日(11月7日)的大规模斗争。为了贯彻省委的政策,在支部书记阮德标同志的领导下,黎德、阮风行、黎如、黎孟、黎詹、黎业……等同志积极准备文件、传单、横幅、标语、武器……并秘密运往各根据地开展示威游行。
1930年11月7日上午,各村集体宿舍传来阵阵鼓声,号召大家集合。田安、万潘两社的群众聚集在安里车站。在党支部、黎德同志等党员的带领下,各村群众按集体单位集合,高举旗帜和标语,齐声高喊“拥护苏维埃政府”。示威队伍向政府机关逼近,沿途各村群众欢呼雀跃,纷纷加入到游行队伍中。
为了震慑示威者,演州站站长调集了身穿蓝军制服的士兵和军团士兵,将枪口对准示威者。在黎德、黎德标、黎念等同志的带领下,民众依然无所畏惧,高举着绘有锤子和镰刀的红旗,高呼口号,继续前进。面对民众的斗志,敌人向人群开火,造成3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面对这种情况,黎德同志和民众决定暂时撤退以保存力量。
1930年12月30日,勒德同志和党支部与广大群众聚集在一起,听取发言,组织悼念阵亡将士和革命群众,鼓励和帮助在这场斗争中牺牲的亲属。
经过上述斗争,殖民主义者及其走狗的恐怖镇压愈演愈烈,但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群众的斗志日益高涨,斗争、集会、示威不断爆发,群众的力量日益壮大。此时,农村的气氛比以往更加热闹,白天生产,晚上进行政治文化学习。通过这些学习班,爱国革命诗歌得到了广泛传播,并被群众深深吸收。
面对义静省,尤其是演州省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法国殖民者集中兵力“镇压共产党叛乱”,派遣军团士兵、蓝衣士兵、搬运工、中尉和特工前往演州进行跟踪和逮捕,导致许多革命根据地瓦解,党员人数所剩无几。
1931年初,黎德同志在美关田野上向群众发表演讲时被敌人发现,并突然派出军队包围逮捕他。1931年2月2日,乂安省南朝法院开庭审理,以共产主义宣传罪名判处他三年劳役和两年软禁。他被流放到昆嵩。在这里,他遭受了敌人的残酷拷打,但他始终坚定地回答“我不知道”。在昆嵩监狱被关押一年后,由于无法获得任何消息,他于1932年1月25日获释,返回祖国,并与黎曼、黎康、黎如等同志一起立即开始恢复活动,重建联系、发展运动并重建党的支部……
1936年7月,中央会议确定并提出了新时期组织革命斗争的路线和方法。安李党支部在黎德同志的书记下,继续开展基础建设工作;同时,吸收上级政策,向群众宣传,成立友好协会、互助会,帮助贫困群众;组织合同,筹集资金建立革命基金;动员群众征集签名,要求释放政治犯等等。
1939年10月11日,陈焕同志想立功,便带领县兵和演州县长到黎德同志家搜查,搜出大量禁书禁报,遂将其逮捕,连同其弟黎迈一起关押在演州监狱。约五个月后,他们开庭审理,依据1940年3月4日第326号判决,以持有禁书禁报罪判处黎德同志3年有期徒刑和3年软禁,并关押在荣市监狱。
1942年9月13日,黎德同志刑满释放后返回家乡,迅速投入越盟革命活动……其间,他配合县军参加了在安李毅公社抓捕法国殖民者——阮岛种植园主贡贝尔和两名越狱的法国飞行员的战斗,并在吕巷抓捕了帝国主义走狗——安李毅……
1945年8月,勒德同志任起义委员会委员,领导地方政府。
1945年10月,勒德同志任区红色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主任。
1946年任该县越盟阵线常委。
1959年,他在帝国主义监狱中连年受囚和酷刑,伤势复发,加之心脏衰竭,于1959年逝世,享年67岁,留给他的亲属、朋友、战友、队友和人民极大的悲痛。
黎德同志坚定信仰党的领导,为家族子孙参加革命活动树立了光辉榜样,女儿黎氏迎是一位英雄的越南母亲(有两个儿子,裴海良、裴文达,抗美救国烈士,1972年牺牲);女婿裴文拜同志,抗美救国前革命干部;儿子黎鸿英,抗法救国烈士,1953年牺牲。
勒德同志的一生和革命生涯,从1925年到1947年,是革命活动蓬勃开展的时期,曾被关押在荣市监狱、昆嵩监狱等多所殖民和封建政府臭名昭著的残酷监狱中……无论在何种境遇下,他始终保持正直、不屈不挠、坚定不移,不愧为英雄的苏联祖国的共产主义战士。
-----
参考:
- 据义静苏维埃博物馆收藏的黎德同志家属文物。
- 黎德同志的囚犯档案保存在义静苏维埃博物馆的储藏室。
——根据乐德同志家人提供的信息。
- 《1930 - 2007 年奠安公社党委史》一书 - 文化信息出版社,河内市 Lo Duc 街 43 号。
- 《1930 - 2005 年演州区委史》一书 - 劳动出版社 - 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