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风县三乐乡南托村位于帕卡屯山顶,是蒙族人的聚居地。这里没有电,没有电话信号,没有互联网,没有市场……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摄影:德英
此外,南托村也被认为是交通特别困难的村庄之一。天气好的时候,从公社中心骑摩托车到村子要花近3个小时。雨季,这里常常与外界完全隔绝。图片:Duc Anh
目前,南托幼儿园和三乐幼儿园共有23名学生。来到这所分校,老师们总是要面对许多潜在的危险。然而,怀着对学生的爱,怀着对“育人”事业的热爱,老师们仍然不畏艰难困苦,每天把爱心带给孩子们。图:德英
在南托学校,由于只有23名3至5岁的孩子,三乐幼儿园不得不安排混合班。每天听到孩子们天真的笑声,对两位老师魏氏静和嘉怡霞来说,是一种幸福。图片:德英
除了按规定授课外,两位老师还经常增加交流和分享,帮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共同语言。图:Duc Anh
南托学校(Nam Tot school)的学龄前儿童体育课。图片:Duc Anh
贾依夏老师分享道:“南托村是一个特别艰苦的村庄。为了生计,孩子们的父母经常不得不离开家乡和村庄,到很远的地方工作。孩子们不得不和祖父母住在一起。因此,他们的沟通能力非常有限,只会说蒙语。不过,上课后,他们现在更加自信,掌握了更多技能。通过上课,他们可以照顾自己了。” 图片:德英
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普通话,也是他们继续深造的重要前提。图片:Duc Anh
南托学校是一所寄宿学校。孩子们带到教室的午餐盒里,大多只有米饭配煮南瓜、佛手瓜或竹笋,以及用油煸炒的茄子;很少有肉、鸡蛋或凤尾鱼。老师们出于对学生的同情,经常会把自己那份微薄的食物分享给他们。照片:Duc Anh
老师们的爱心帮助孩子们减少与朋友相比的孤独感,也让他们的日常饮食更加营养。图片:Duc Anh
南托村没有市场,为了获得足够一周工作所需的食物,老师们不得不从家里带食物到学校。然而,在雨季,学校被孤立,为了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老师们不得不向村民借米和蔬菜。图片:Duc Anh
在南托,两位老师不得不把孩子留给丈夫和祖父母照顾……在偏远山区的傍晚,思念孩子和家的心情无比煎熬。这种习惯已经成为一种本能,两位老师笨拙地打开电量所剩无几的手机,翻看孩子的照片、视频,等待着清晨的到来,缓解悲伤,希望时间能快点过去,直到周末的星期五……摄影:Duc Anh
10月20日,孩子们送给老师的这些简单的礼物,激励着他们继续热爱这片土地,并努力克服每天遇到的困难。图片:Duc Anh
老师们的付出让孩子们一天天成长,为他们美好的未来奠定了基础。图片:Duc A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