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章县老农民把水上田变成亿万稻田
(Baonghean.vn)-从雨季和洪水季节过后出现在河中间的沙洲,冲积层沉积成肥沃的漂浮区,Thanh Chuong 县的 3 名农民懂得利用荒地,种植玉米、土豆、花生……每年赚取数亿越南盾。

阮文平先生(清仙乡美楹村)乘着近25年前买来用于耕种的自家摩托艇,带我们参观了他和村里另外两户人家辛勤劳作开垦出来的浮地。
他望着远方,环视着整片河岸,说道:“我们家就在河口,江河、昆河和林河的交汇处。每逢雨季,河水退却,河中央就会出现一条冲积土带,一年又一年,这条土带越来越宽、越来越长。芦苇茂密生长,形成一道坚固的墙,阻挡着肥沃的土壤被冲走。我意识到这片土地很适合种植庄稼。然而,没有人敢冒险在这条浩瀚的河中央种植庄稼,因为只要一场大雨,一切都会冲走……”

多少个不眠之夜后,平先生仍然不舍得让土地荒废。于是,从2000年开始,他赶着水牛,把犁扛上船,划到田地的另一边,开出第一道犁沟,清除芦苇和杂草,然后播下玉米、土豆、木薯等作物的种子。
“当时,每个人都想阻止我,说我疯了,鲁莽行事。陆地在漂浮,如果水涨起来,一切都会被淹没,我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但如果我不冒险,如果我不去尝试,我怎么知道最终是赢是输呢?” 平先生回忆道。
而正如很多人预料的那样,在第一茬作物中,由于种植较晚,品种又比较长,土豆和玉米还没有收获的时候,洪水就来了,他失去了一切。
但那段经历让他明白,在冲积土地上种植,一方面要设法避免被水淹没;另一方面,也要设法在每个雨季过后保留冲积土。因此,从阳历二月开始,他就开始整地,选择种植短期品种,以便在雨季前收获。在耕地周围,他种植了茂密的芦苇和芦苇,以保留冲积土,防止其被暴雨冲走。
“冲积地只能耕种一次,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收割。冲积土肥沃,只需翻耕、铺床、播种,无需施肥,也无需过多照料。此外,每个季节都会沉积一层新的冲积土,因此病虫害很少。尤其是农作物的产量一直很高。最初只有几亩地,现在我已经在那里开垦了3亩地。在高峰年份,种植玉米、土豆、豆类等也能从冲积地带来1.8亿至2亿越南盾的收入。” 平先生说。
除了平先生,在美蔡村,还有另外两户人家,陈文达先生和阮文王先生,也几十年来一直在这片冲积地上耕作。目前,每户人家耕种1.5至2公顷冲积地,主要种植杂交玉米、红薯、豆类和花生,每户人家每年收入1.5至2.5亿越南盾。

他们原本是渔民,生活在江边,上岸后,为了有更多的生产资料,大胆开垦土地,懂得把自然的劣势变成肥沃的土地,获得稳定的收入。
“这个季节河水高涨,汛期即将来临,所以我们让土地休耕。一月之后,我们就会开始整地播种。耕种冲积地非常悠闲,投资少,也不需要太多的照料和施肥,但收入却很高。难点在于路途遥远,要去冲积地必须乘摩托艇。”阮文王先生说道。
如今,冲积平原的农户们购置了摩托艇,投资了绞盘,每年收获后都会从冲积平原运走农产品。正是因为懂得如何挖掘冲积土地的潜力,这些农户们才得以脱贫致富,并养育了子女读书成才。

清仙乡农民协会主席杨达胜说:“美楹村的三户人家都是敢想敢干的。他们大胆开发荒地,把自然的劣势转化为有效的生产资料。每逢雨季,他们就多了一些冲积地,土地更加肥沃,玉米、土豆、豆类的产量更高,收入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