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抗击疫情前线志愿者
(Baonghean.vn)- 除了检查站的常规警察和军队外,还有青年联盟成员、退休官员和自由职业者愿意自愿前往检查站和疫区,与当局一起抗击 Covid-19 疫情。
学生志愿者站
一个无风的午后,博桥(Bo Bridge)上一个奇特的检查站出现在眼前。博桥是荣市兴禄乡德盛村(Duc Thinh)的最后一段,连接着义禄县义泰乡(Nghi Loc Country Nghi Thai Country)。闷热的空气仿佛在空气中弥漫,又吹到我们脸上,灼烧着我们。四个人——一名警察、一名民兵和两名年轻的志愿者——若有所思地坐在这个系着红白丝带的检查站旁。他们不时站起来,检查过往行人的证件,办理手续。
![]() |
荣市大学四年级学生阮氏香茶(Nguyen Thi Huong Tra)在检查站值班,为民众测量体温。图片:田东 |
在这个检查站,我们更加关注的是两位负责测量体温、引导民众办理健康申报、提供后勤保障和清水的姑娘。她们穿着绿色的志愿者衬衫,身材娇小,略显臃肿。口罩虽然很紧,却遮不住年轻的面容,但两位姑娘的眼神里却充满自信。经询问,我们得知,她们是荣市大学的学生,同时也是兴禄公社青年团支部书记。虽然正在放暑假,但她们没有考虑自己,而是主动请缨,奔赴抗击新冠疫情一线。
![]() |
民众健康申报指南。图片:Tien Dong |
现住五禄村的荣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旅游专业四年级学生阮氏香茶分享道:“新冠疫情爆发,荣市被迫实行社会隔离,我们既惊讶又担心,没想到有一天我们的城市也会被封城。后来通过小组的信息渠道,我们了解到需要动员力量参与检查站的后勤保障工作,于是就报名参加了这里的志愿者服务。”
家住雄禄乡13村的荣市大学数学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阮氏芳花表示,虽然我们无法像警察、民兵那样24小时值班,但我们希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早日战胜疫情贡献力量。
![]() |
每当没有路人经过时,这两个女孩就会整理好申报单,然后把它们放在一个单独的袋子里,等她们下班后交给当地政府。图片:Tien Dong |
虽然这是香茶和芳华第一次在疫情严重的城市工作,但他们配合默契。一个引导市民填写健康申报表,另一个测量体温,并在下班时整理出过往人员名单,交给地方当局。
“你们自愿来这里的时候,家人肯定很担心吧?”我问道。Huong Tra 和 Phuong Hoa 都掩着笑容说,一开始,父母很担心,总是提醒他们要小心。即使在检查站值完班回家的日子里,为了安全起见,他们也几乎不得不与家人隔离。
也许,当他们的孩子要去执行一项任务,与一个无人能看见或想象得到的“敌人”作战时,每个父母都会想到这一点。
社区街区
离开兴禄,我们沿着荣市与宜禄县交界处的土路前行。市政府在主要道路上设立的检查站之间,穿插着由乡镇安排的小型检查站。在金平村(宜安乡),我们遇到了两位在田地前执勤的年轻人。团委书记阮文峰和团委委员阮英德都来自金义村,他们是宜安乡众多团委委员中的两位,他们自愿参与支线公路、乡间公路,甚至连接宜安乡与宜禄县邻近乡镇的土路的管理工作。
![]() |
阮英德带我参观了连接宜安乡和宜风乡(宜禄乡)的土路。检查站关闭后,许多缺乏安全意识的民众仍试图穿过田野进出城市。图片:田东 |
义安地区面积广阔,几乎呈弧形环绕城市东北部,与义风乡、义长乡和义忠乡接壤,毗邻义禄县。这里可能是检查站最多的地方,公社设立了7个检查站,此外还有2个由市人民委员会在46B号公路和德切路上设立的检查站。全乡共有7名正式警员,其中1名女警员正在休产假,其余6名则在7个检查站定期执勤。因此,需要大量的志愿者。
阮英德分享道:听到社区发布招募志愿者加入岗亭后,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实际任务,在大家抗击疫情压力很大的背景下,作为当地人,我立即报名了。
![]() |
由于地域辽阔,Phong和Duc必须分散巡逻,因为一旦疏忽,人们就会想方设法越过检查站进入市区。图片:Tien Dong |
离德站着的地方不远,青年团书记阮文峰也坐在检查站。冯说:尽管公社采取了多种措施封锁检查站,但人们仍然试图穿过田野进城。有些路段的道路已经被挖掘机挖开,但他们仍然试图把车开过去。
义安风宝镇和义风镇相邻,我们认识那里的很多人。他们平时经常去城里做建筑工人。封锁期间,他们想方设法从土路进来。他们看到我们,不让他们通过,就骂骂咧咧、威胁我们。有时我们知道这样做很不愉快,但出于确保安全和防止疾病传播的责任,我们不得不坚决迫使他们返回。
志愿者申请
6月14日上午,荣市河辉塔坊报告首例社区感染新冠肺炎病例时,所有人的担忧都集中在这里。当全坊卫生站有5名医务人员确诊感染F1并被迫隔离时,人们的担忧更是加剧。在严峻形势下,医务人员短缺的担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面对这种情况,现已退休的河辉塔坊原卫生站站长陈廷坎医生,主动申请加入防疫队伍。
![]() |
陈廷灿医生正在调配药物,准备向检查站以及官员和指导委员会经常接触的地点喷洒消毒剂。 |
虽然当时Can医生的家也在8号街区的封锁区内,但由于距离F0的居住区较远,他还是要求该区政府昼夜与现场人员聚集在一起,不要回家。加入该区的防疫队伍后,Can医生建议当地政府购买消毒喷雾器,主动对所有检查站以及干部和指导委员会经常接触的场所进行消毒。尤其是当时有很多救援队来到Ha Huy Tap区,喷洒消毒剂对于防疫工作非常必要。
Can医生在病房卫生站工作多年,对当地情况非常了解,也知道哪些患有基础疾病的人在防疫方面需要注意。病房里的每个人都认识他,所以每当有关于健康申报的问题时,他总是会给出具体的指导。
![]() |
Can医生和Chung先生的抗疫志愿申请表已寄至Ha Huy Tap坊。图片:Tien Dong |
家人在封锁区,收拾行李留在病房抗疫的8天,对坎医生来说压力很大。但由于身负抗疫职责,他不得不放下家庭事务,向当地政府提供建议,指导隔离小组的部署,并留在当地,以便能够快速应对紧急情况。直到3天前,他家人居住的8号街区的封锁解除后,他才回到家中,但他仍然每天和当地官员一起上班。
![]() |
钟先生在病房卫生站区域喷洒消毒剂。图片:Tien Dong |
除了詹医生,在李子忠街卖衣服的阮达忠先生也自愿加入了河辉塔坊的防疫队伍。阮达忠先生每天都早早来到坊人民委员会,与防疫指导委员会的人员一起组织物资的调配,以便及时为封锁区域提供救援。
我见到郑先生时,他穿着全套防护服,扛着消毒喷雾器,装满水的喷雾器重30多公斤,但他动作很快。他说,疫情复杂的时候,作为这个病房的孩子,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家奋力奔波在疫区,所以他自愿加入防疫队伍,心想虽然自己没有专业知识,但只要指导委员会有需要,就能帮上很多忙。郑先生时而卷起袖子,把地方送来的物资卸到病房,时而像班车一样奔波,给检查站的官兵们送去食物,时而小心翼翼地扛着喷雾器,到处喷洒消毒液,这些画面,在河辉塔病房奋力抗击疫情的日子里,已经成为我们熟悉的画面。
下辉塔坊人民委员会主席邓氏花女士分享道,有詹医生、郑先生等众多同胞的鼎力支持,我们倍感鼓舞。只有在这种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同胞的团结,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彻底战胜新冠肺炎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