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村欢度新年
(Baonghean.vn)——建社13年来,在建设新生活的进程中,清章安置区各族人民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各村子里洋溢着喜悦和希望。
每年年末,玉林乡新玉村的陆氏江和卡文勇夫妇依然抽出时间,沿着溪流去茶园犁地施肥。陆氏江高兴地说,她家有16棵茶树,已经采摘多年了。
![]() |
玉林乡新玉村的陆氏江和丈夫正在照料自家的茶园。图片:Huy Thu |
虽然茶叶收入不多,但仍然为她家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除了茶叶,她家还有1.5公顷的金合欢树,今年刚收成1亿多越南盾。
除了务农,她家还积极饲养牲畜,棚里常年饲养着4-5头水牛和许多其他家禽。据了解,江女士一家是公社劳动者的典型代表之一。
回想起刚来这里定居的日子,她家也面临不少困难,但凭借着勤劳的劳动和当地经济发展政策的落实,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好转,过上了舒适稳定的生活。
伴随着这份喜悦,新玉村梁春耀先生也兴奋不已,因为他圆满完成了自治组长的职责,家里有了3名党员,“有田地挣的钱,有家里挣的钱,里温暖外安”。
![]() |
玉林公社新玉村的梁春迪先生家里买了一辆拖拉机。照片:Huy Thu |
他家目前有3公顷相思树和11棵茶树,已经采收和正在采收。在远在日本打工的儿子的支持下,他买了一台拖拉机,服务于家里和村民的生产。
近年来,除了酿酒推广养猪,他还积极饲养山羊、蜜蜂等。一瓶瓶金黄色的蜂蜜,带着山林的甘甜,让他的勤劳和匠心得到了认可。一家人计划等儿子回家后,重建一栋宽敞的房子。
谈到新年的喜悦,迪厄先生激动地说道:“去年我很兴奋,因为全家人身体都很好,生意也不错,家庭生活比较稳定,我和妻子不用像以前那样为物质方面的事情操心了。”
![]() |
通往安置村的路上挂满了党旗和国旗。图片:Huy Thu |
新的一年,安置区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温暖和希望。有熙熙攘攘的新市场,有锣鼓喧天的锣鼓声,有热闹的“润”、“雪”、“兰”等民谣,有拖拉机碾压田野的声音,有卡车载着货物的声音……有苍茫的槐树山的翠绿,有含苞待放的茶山的红艳,有新建的屋顶的红艳,有水泥路面上飘扬的党旗和国旗……
记得16年前,为了在南农河上进行班韦水电站建设的清理工作,Luan Mai、Huu Duong、Huu Khuong、Kim Tien、Kim Da和Tuong Duong县5个乡的泰族、Kho Mu族和O Du族人民不得不进行大规模迁移。
全国各族人民怀着对党和国家的坚定信念,一心一意为祖国的未来电力,舍小家、舍田地,艰苦卓绝地迁往陌生的土地。
![]() |
安置区的茶园正值茶花盛开的季节。图片:Huy Thu |
玉林新乡和青山新乡自2009年成立以来,经过13年的发展,在省各级政府、部门、分支机构的关心下,在青章县干部群众的关心支持下,在班韦水电项目管理委员会的帮助下,安置区干部群众不断努力创造新生活。
玉林乡和青山乡努力发挥一切资源和潜力,包括各民族团结、克服困难的精神,开展建设工作,兼顾整合与创新,创造全面发展,在各个领域取得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 |
临时市场是安置点居民交换物品的地方。图片:Huy Thu |
人均收入日益增长。2022年,玉林乡人均收入超过2700万越南盾,清山乡人均收入达到2800万越南盾。得益于科技应用和积极投资,各乡已建立起许多行之有效的经济模式,年均收入达数亿越南盾。
种植经济作物、植树造林、饲养牲畜……是安置区正在挖掘的潜力。说到种植茶叶和柑橘的模式,我们必须提到像梁清宣先生、吕阳静先生、裴公祺先生、魏庆和先生这样的典型家庭(青山乡);或者像梁文怀先生、卡文俊先生、魏大阳先生这样的农牧结合模式(玉林乡)。
服务业和专业业(贸易、摩托车维修、美容美发等)得到拓展。许多家庭送子女出国务工。贫困率下降,许多家庭有能力购买轿车和卡车。政治体系不断巩固发展,社会保障得到保障,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不断改善。
安置区普及了中小学教育,涌现出一批典型的好学家庭,开展了文化体育活动……
![]() |
新年第一天,安置区居民的喜悦之情。图片:Huy Thu |
值得赞赏的是,无论在何种境遇下,移民安置区人民依然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美好,同时又不断吸收、学习、选择和增添好的东西,丰富着人民的文化生活。
虽然还有很多困难和愿望需要帮助(土地问题、修建烈士纪念馆、巩固传统市场、升级改造部分道路……),但安置公社干部群众所取得的成绩是值得关注的。
![]() |
安置村里的一些家庭仍在保留着传统的锣鼓。图片:Huy Thu |
玉林乡党委书记魏文选先生表示:“经过13年的建设,玉林乡特别是安置区的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安置区社会经济比较稳定,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政治安全、社会保障、扶贫、政策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希望新的一年里,安置区人民继续团结互助,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建设更加富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