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营养丰富,但吃多少才算足够呢?
肠、肝、胃等动物内脏富含蛋白质,深受人们喜爱,但食用过多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据河内K医院内镜与功能探索科陈德景医生介绍,动物器官包括日常食用动物的心脏、肺、肝、胃、睾丸和肠。人们经常食用的动物器官包括牛、鸡、猪、羊、山羊等。
动物内脏(脑和骨髓除外)中的蛋白质约占体重的16-22%。内脏还富含脂肪、维生素A和铁,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增强抵抗力,维持肌肉质量,带来持久的饱腹感,并为身体提供胆碱。人们用它煮、炒、煮粥或其他各种菜肴。
然而,动物内脏也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饱和酸和胆固醇。当人体大量吸收这些物质时,就会引起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尤其是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等。因此,一些人群应该限制食用这类食物,例如老年人、肥胖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痛风患者等。

孕妇也是食用内脏时应谨慎的人群,尽管内脏富含维生素 A,尤其是肝脏。
在子宫内,胎儿需要额外的维生素A。然而,一些研究表明,当母亲每天摄入超过10,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时,婴儿出生缺陷的风险比摄入量低于5,000国际单位的母亲高出80%。因此,孕妇需要非常小心,尤其是在服用含维生素A的补充剂时。
阮景元医生指出,必须选择来源明确、无病害的动物器官。近期,当局多次查获由来源不明、无证件的动物器官制成的产品。消费者食用不安全食品可能会立即中毒,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患上其他疾病。
买来的内脏需要仔细处理,用盐和柠檬清洗,并在烹饪前用沸水焯一下。肝脏、睾丸和心脏需要切除所有坏死部分和脂肪膜。彻底煮熟,不要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内脏。如果剩下内脏,不要过夜,因为内脏富含蛋白质,很容易被微生物污染。
Canh医生建议不要每天都吃内脏。成人每周应吃动物内脏2-3次,每次50-70克。儿童每周应吃1-2次,每次30-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