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沿海地区的农民将大葱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以避开洪水
连日暴雨过后,琼英乡和琼梅坊的许多菜地被洪水淹没,面临受损风险。面对紧急情况,尽管面临诸多额外成本,农民们还是迅速将洋葱田迁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以保住作物。
.jpg)
今天(8月18日)清晨,在琼英乡的田里,数百名农民冒着细雨忙着搬运洋葱。一捆捆尚未成熟的嫩葱被匆匆拔起,捆扎好,运到地势较高的地方。整片田地弥漫着匆忙的气氛,农民们被迫与暴雨和快速上涨的水位赛跑。
琼英乡五村的胡文台先生说,他家种了近3亩洋葱,已经种了一个多月了。如果天气好的话,至少还要20天才能收获。然而,由于8月16日至17日持续的强降雨,洋葱田被严重淹浸,整片洋葱田被淹的风险很高。
.jpg)
“今天早上,我又调了5个工人,把被水淹的洋葱全部拔出来,搬到地势较高的地方临时种植。虽然这会增加人工和肥料的成本,但也没办法。如果继续淹下去,洋葱会烂掉,根部也会腐烂,那就损失惨重了。”戴先生叹了口气。
他表示,过早采收洋葱会导致产量低、价格低,经济价值大幅下降,甚至难以出售。因此,将洋葱移至地势较高的地方,等水退后再种植才是最佳解决方案。
.jpg)
在琼梅坊的沿海地区,人们也紧急将低洼地里的洋葱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莲海村的黄氏明女士说,从昨晚开始,她家已有2棵以上的洋葱被水淹没。
“洋葱被水淹了,再放一两天就会烂掉。我们得把它们拔起来,搬到地势较高的地方,暂时种上一些,这样可以保住一部分。但这种搬迁会产生很多费用,包括重新种植的费用、肥料费用和运输费用。” 明女士分享道。
.jpg)
这是洪涝灾害后为控制风险、保障蔬菜供应而采取的临时措施,但补种会增加成本,并增加病虫害风险。
加之高地资源有限,并非每户都能找到合适的土地进行补种,很多农户不得不向其他农户借地种植。
.jpg)
与此同时,投入成本上涨,农产品价格下跌,导致农民利润缩水。“补种很费劲,但如果放任不管,我们就会失去一切。农民只能盼着即将到来的晴天,盼着洋葱能够恢复生长,准备收获,”琼梅坊居民胡氏红说道。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