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池塘里撒上米糠,巨型虎虾就会迅速生长。
这种前所未有的奇怪方法带来了令人惊讶的结果:巨型虎虾生长迅速且健康,收获时,所有的虾都很大。
许多农民研究、学习并应用新的生产方法,从而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金瓯省南坎县达特莫乡翁忠村的黄孟先生,他成功地运用静水虾养殖模式。
![]() |
| 自从在虾塘里撒米糠后,黄孟先生一家每年扣除各项开支后,从养虾中能赚到约 4 亿越南盾,是以前的 4 倍。 |
此前,曼先生的家族一直采用传统的粗放式虾类养殖模式。然而,由于气候条件日益恶劣、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传统的虾类养殖变得越来越困难。2014年,曼先生开始转向静水虾类养殖。
然而,要成功实施这一模式,突破性因素在于曼先生的创造力,即向虾塘中撒入米糠。
他做出这个大胆决定的原因,可谓独树一帜,甚至有些古怪。他曾考察过一些地区,发现虾塘里种植水稻可以提高养殖效率。然而,由于南干县地处海边,海水盐度很高,不适合在虾塘里种植水稻。他想到,如果在虾塘里铺上稻草,也能提高养殖效率;但如果铺上米糠,效果会更好,因为米糠比稻草含有更多营养物质。于是,他开始尝试这种方法。
![]()
黄孟先生正在捕捞池塘里养殖的巨型虎虾。在投放虎虾之前,黄孟先生先在池塘里撒了一层米糠。
曼先生分享道:“为了实施这种模式,我通常每年农历三四月份对虾塘进行翻新。翻新后,我会用米糠处理水源,每公顷30公斤米糠。水源原本是深绿色的,添加米糠三天后会变成淡茶色,然后我就放养虾苗。”
为了避免虾苗和虾糠漂入河中,在前三个月,他每月只放水一次,每次放出虾塘约20%的水量,然后再将水接回。他一直这样养到虾苗四个月大,然后才开始逐步捕捞。此时,虾的平均重量为每公斤25-30只。值得注意的是,他每年只放虾两次,每次放虾40万只。
以前,曼先生一家采用传统的粗放式虾类养殖模式,每年收入仅约1亿越南盾。自从采用米糠静水虾类养殖模式后,扣除各项开支后,他们家每年平均收入可达4亿越南盾。与此同时,他还间作了一种水产品——螃蟹。每年,他们家仅靠螃蟹就能额外获得约2亿越南盾的收入。
虽然业界尚未证实向虾塘撒麸皮的有效性,但曼先生五年来的实际应用证明,这种方法效率很高。因此,曼先生的方法值得推广,有助于人们发展可持续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