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义举,光辉典范

December 3, 2015 18:09

(Baonghean)——在越南封建制度特别是黎朝初期的众多功臣中,国公阮熙太傅是越南电视台认定的第一位两度建国功臣。在《越南名人》节目中。

第一次是作为蓝山起义的伟大将领,从起义开始直至胜利,从明朝侵略者手中收复了祖国。第二次是作为反政变的领导者,剿灭了潘班和范敦两大叛军,废黜了黎义丹,拥立黎嗣清为黎圣宗国王,在位38年,使国家繁荣昌盛,堪比当时周边地区的强国。

Lễ rước trong Lễ hội đền Nguyễn Xí
阮熙庙会游行
黎圣宗国王墓志铭:试想(阮熙):其风度端庄英武,品行端正。曹操开国时,他辅佐曹操,历经千难万险。前朝守城时,他辅佐前朝,一心救敌。文武百官,他出入无所不包。前后始终忠贞不渝,为人忠厚,为人纯洁如玉,从不张扬。朝中面容严肃,威风凛凛,犹如新出鞘的宝剑。群臣无不敬佩他的风采。四海皆仰慕他的威风……”

凭借如此辉煌的功绩,国公太傅在黎初四朝都位居高位。他不仅是一位名人,死后更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官员。他被奉为“国祖”和“国祭”的神庙,并被封为“上上党圣王”。此后,历朝历代都尊崇他。阮朝在顺化都城建造了一座大德王庙,供奉他和许多历史上的杰出官员,例如苏宪成、李常杰、陈兴道……都曾被供奉。全国各地都建有他的庙宇,载誉无数。在君臣关系中,或许没有人像先贤黎圣宗那样,通过圣旨之言、墓志铭、对句、指派状元撰写碑文祭祀阮熙,得到过某种超乎寻常的待遇。

Lãnh đạo tỉnh dâng hương tại Lễ hội đền Nguyễn Xí năm 2011
省领导出席2011年阮熙庙会并上香

太傅姜国公的一生,从一个盐农之子,九岁时父母双亡,最终成为一名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从此,他开启了中世纪南丰地区一个声名显赫的家族:59位公爵、179位侯爵、141位伯爵、7位子爵和37位男爵。拥有高贵的地位,自然会带来丰厚的福利。

但如果仅此而已,历史未必会给予它应有的尊重。因为头衔和利益在各个时代都存在,但要在所有情况下都尊重它们并非易事。更重要的是,更关键的是传承家风。国公太傅的后代一代又一代都为这位伟大而受人尊敬的祖先感到自豪,并无比感激,因为他将神圣的遗嘱中的家风和道德传承给了后代。这才是真正珍贵的遗产。

今年恰逢阿梅逝世550周年(1465-2015),农历十月三十日,阅读他的《遗言》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点。我们这些后人,重读《遗言》中的这些文字,谁不会感到欣慰、自豪、深思,甚至自问呢?

“……如今你们看见美好的房屋、肥沃的田地、丰饶的财富,就要想起我当年辛劳的岁月,砍荆棘、摧枯拉朽;看见歌舞升平的景象,就要想起我当年饱尝苦难,露宿雪地、睡棉花的情景。我看唐朝李静是位名将,他的两个儿子景、毅却犯了逆天之罪,你们要以此为鉴,谨防其后患。宋朝曹般也是位名将,他的两个儿子贤、尉却都做了将军,你们要以他为榜样。你们子孙要谨守家法,以孝立功,这才是我的好子孙。反之,若有人惹事,就要上书告状,说他不孝。你们要共同记念我的教诲,不可忘记!”

这里的“孝”字,不仅指子孙对祖先的道德,也指带领子孙战胜外敌、收复国家、为国家立下大功的对朝廷的道德。这样的孝,不仅指对祖先的孝,也指对祖国和人民的孝。阮熙国公大族虽成为显赫的世家,但其“孝”字与“忠”字、“义”字相通,将道德与功德和谐地融为一体。

Giáo sư - NGND Nguyễn Đình Chú (bên trái) giới thiệu công trình Đại hồng chung
人民教师阮廷柱教授(左)介绍大钟项目

史书上明确记载,这本遗嘱写于1462年,即他去世前三年。完成后,呈交国王审批,并获得了御赐印章。一些研究人员称,这不仅是家族遗产,更是国家遗产。

这是一个案例,它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过去封建制度的积极一面,尽管它多少被时间所掩盖。它曾是封建制度,但却是一场英勇而坚定的反抗侵略者、解放祖国的斗争。它曾是封建制度,但却是一种道德的封建制度,它与民族共同为中世纪的国家创造了强大的道德精神。可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精神逐渐被稀释。

正如前文所述,我们的祖先阮熙出身贫苦的工人家庭,早年丧父,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清化为黎利公的侍从,那时他已是贵族,哪里还有像富家子弟那样学习的条件呢?然而,最终,他作为一位伟大的官吏,不仅为子孙留下了遗志,也为国家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至今乃至永远。我衷心感谢敬爱的祖国,在当时培养了“名将名臣”阮熙国公这位德高望重的人物,让他的子孙永远为他感到骄傲、敬佩和效仿。

阮廷柱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忠孝义举,光辉典范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