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安省一名老兵的“南方之心”

July 9, 2016 07:32

(Baonghean.vn)——多年来,范明心先生(荣市雄勇坊的一名老兵)一直在默默地做着一份工作——照顾聚集在 Dam Mu Nuoi 公墓的南方干部和士兵。他还向南方寄出了数百封信,希望找到那些仍然长眠在那里的亲人。

南方公墓

沿着墓地往前走,看到谭先生正在修剪垂在坟墓上方的茂密落叶。他停下来聊了聊:“墓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有近230座坟墓。我年老体弱,独自修剪清理这边,另一边却杂草丛生,树木繁茂,很难保持干净通风。”

1.Nghĩa trang cán bộ, chiến sỹ miền Nam tập kết tại phường Hưng Dũng (Thành phố Vinh)
位于荣市雄勇坊的南部公墓,安葬着近 230 名官兵。

67岁的范明心先生最近遭遇了一场意外,同时还在从事社会工作(目前担任该区退伍军人协会副主席),身体状况不佳,无法照料墓地里的坟墓。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工作完全是义务的,源于他对安息在这片土地上的南方干部和士兵的热爱和敬意。

6.Tập tư liệu về thông tin phần mộ cán bộ, chiến sỹ miền Nam tập kết
南方同胞联合会寄回的、明确记载南方干部、战士墓地情况的文件

谭先生翻阅着文件,说道,自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署以来,约有14万名南方干部士兵来到北方。乂安省是热情接待这些典型的南方子弟的地方,兴荣县设立了医院,专门照顾受伤的士兵和聚集的干部士兵。

我们原以为,这趟旅程只要两年左右就能回国,却不料日内瓦协议被破坏,美国占领了南方,并策划了永久分裂我国的阴谋。于是,北方军民不得不进行了近二十年的长征,才迎来了彻底胜利的那一天,将一带土地和河流连接起来。

2.Ông Phạm Minh Tâm trước tượng đài Nghĩa trang cán bộ, chiến sỹ miền Nam tập kết
每月的月圆日和农历初一,范明心先生都会到陵园为安息于此的南方官兵上香献花。

当时,许多人因伤势复发、体弱或年老,未能等到统一之日,留在了北方。在荣市,约有300人留在丹姆诺伊公墓。解放后,近70人的遗体被家人发现,并被运回家乡。剩下的人(其中有4位烈士的坟墓)处于“安息在北方,灵魂仍在南方”的境地。

一名士兵的旅程

范明心先生出生并成长于河静省甘川县,在艰苦卓绝的年代(1968年至1975年)参加了南部战场的战争。越南解放后,他随军赶走了入侵的波尔布特军队,保卫了西南边境,并随部队前往柬埔寨帮助邻国避免种族灭绝。

3.Ông Phạm Minh Tâm bên tấm bia khắc tên cán bộ, chiến sỹ miền Nam tập kết đang yên nghỉ tại nghĩa trang
范明心先生站在刻有安息在陵园的南方官兵姓名和家乡的石碑旁。

1988年,他退伍结婚,定居在荣市雄勇坊。听说乡下有一座南方公墓,如今却渐渐荒废,这位老兵顿时感到一阵心痛。20年的征战,让谭先生感同身受,体会到了战友们的痛苦、失去和牺牲,也感激南方人民的爱护和庇护。

他心里一直催促着自己做点什么来报答这份恩情,首先就是好好打理和修缮墓园,每月给墓地里的亲人上香。作为区退伍军人协会的干部,谭先生找到了南方协会寄来的墓地清单和墓地分布图。有了消息来源,他请求媒体刊登寻亲的消息,并筹集资金修缮升级墓园。2014年,交通建设第四公司承接了对聚集的南方干部士兵墓园的修缮升级工作,使其更加宽敞、整洁、美观。

Phần mộ liệt sỹ Nguyễn Đình Trung (Tam Kỳ- Quảng Nam) tại nghĩa trang cán bộ, chiến sỹ
位于南方官兵公墓的阮廷忠烈士(三岐 - 广南)之墓。

丹姆诺伊公墓的遗属遍布南部各省,从广治到东南地区。谭先生除了发布消息外,还根据名单上的地址写信给公社领导。他寄出了200多封信,但只接到了35个电话,而且到目前为止只有7个家庭来认领墓地。

原因在于,南方干部士兵进驻北方已经六十多年,相当于人一生的时间,他们的亲人大多已去世,即使还健在,也已年老体衰。随后,在乱世中,吴廷琰和阮文绍政府多次强制民众迁入小村庄,导致无数家庭离散。

一个收到信的公社打电话过来分享:“我们搜遍了整个公社,得知这名士兵的亲人已经不在人世了。因为吴庭艳政府在北上后,把他们一家人强行赶到一个战略要地,然后试图杀死他们。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请你们帮忙照看坟墓。”

5.Ông Tâm lo lắng trước tình trạng cây dại mọc quanh các phần mộ
范明心先生很担心坟墓周围长满杂草,但他的身体太虚弱,无力承担责任。

另一户人家喊道:“叔叔!请再帮我照看父亲的坟墓一段时间,等收获季节过后我就可以回荣市把他接回来了!”大多数来寻墓的家庭都住在他家,以增进感情。他也毫不犹豫地指导他们寻墓,并办理将遗体运回家乡或重建坟墓的必要手续。

范明心先生说:“我请求有关部门和部门派人来管理墓地。我身体虚弱,无法再忍受,而且坟墓周围长满了野草。我希望更多安息在这里的亡灵能够回到自己的祖国……”

丛健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乂安省一名老兵的“南方之心”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