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友远老师在武烈镇及其对革命的积极贡献
阮友远同志(别名连虎、光远)于1896年8月21日出生于义安省清章县武烈乡武烈村(现武烈乡)。阮友远很快受到共产主义理想的启蒙,并决定走上民族解放的革命道路。
阮友远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众多,没有土地。他的父亲阮友珠曾参与潘廷峰发起的反法起义。他的母亲陈氏华是一名织工,勤劳能干,一心照顾丈夫和孩子。
尽管家境贫寒,阮友远的父母仍然允许他学习中文和越南语。在他读法越学校二年级时,父亲去世,阮友远不得不辍学打工补贴家用。

1923年,阮友源带着所学知识来到华泉村当老师谋生。此时,封建殖民者及其爪牙日益猖獗。他们侵占了村里所有的公有土地,征收重税,强迫村民守卫村署,打扫村公所,并无故殴打村民,手段极其残忍。
目睹了这种情况,阮友远和他的一些兄弟、同学,如黄唐平、黄述、黄雪……选择花泉公社作为组织学生阅读进步书籍和报纸、讨论时事、讲述中国辛亥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共产主义等故事的场所。也是在这里,阮友远受到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启蒙,并决定走上民族解放革命的道路。
在华泉村,阮友源和一些当地兄弟,如陶廷灵、阮图文、黎巴俊一起教书。阮图坚……动员民众反对高税收,散发传单,手持火把、灯笼……
1930年5月5日,阮友源投身人民斗争,积极参与了青章郡的示威游行。其中一场游行导致郡长潘清奇的酒铺被毁。士兵企图镇压示威,但潘清奇阻止了他们。同时,他接受了人民的诉求,并承诺会向上级汇报。
1930年5月6日,阮友远加入越南共产党。随后,他立即被青章郡委派负责华官地区的宣传工作和基层建设。回到家乡后,他立即与华官地区的群众精英接触,制定宣传计划,揭露殖民主义者、封建主义者及其走狗的罪行,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在此基础上,他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反对地方走狗政府压迫和剥削的斗争。
1930年7月15日,阮友远同志和阮子云同志作为清章县委员会的宣传干部,奉县委员会政策,带领和指挥花官村村民游行到县政府参加示威活动。然而,由于消息走漏,示威活动很快遭到镇压。
1930年8月初,在阮子家教堂(现位于清香乡1村),在清章县委主席的主持下,成立了和官党支部,代号“总部”。该支部有8名党员,包括:阮子文(书记)、阮子坚(副书记)、斗廷灵、丁文添、黎如美、阮春峰、阮友远和阮氏仙同志。其中,阮友远同志负责宣传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阮友远同志在他的课堂上积极融入宣传内容,谴责殖民政府和封建政府及其走狗的罪行,从而有效地动员了各阶层人民参与革命。
1930年8月10日,花关党支部带领花关、清切、东化以及清瓜车站周围村庄的村民举行示威游行,抗议法国士兵到村里抢劫。
在党支部的领导和阮友远同志的积极参与下,华官人民的斗争运动不断发展壮大。秉持着这种精神,华官党支部带领群众参加了抢劫区政府的示威游行。
1930年8月31日夜,华泉村的鼓被抬到松波山顶等待命令。村里的民兵封锁了所有道路,切断了敌人通往清章县的补给线,并保护和引导了示威活动。
1930年9月1日凌晨1点,按照计划,随着指挥鼓声此起彼伏,人群挥舞着红旗,手持锤子、镰刀、长矛、棍棒等武器,向区政府大楼进发。势不可挡的人群令区政府的士兵和爪牙惊慌失措,仓皇逃窜。示威游行最终以胜利告终。敌对政府垮台,苏维埃政府取而代之。
1930年9月1日,清章示威游行取得胜利,阮友远功不可没。他以共产主义热情推动革命运动的发展,为1930-1931年义静苏维埃的成立做出了贡献。
阮友源同志和华官村共产党员的活动令当地的殖民者和反动分子感到恐惧。1931年初,面对群众的力量,村长潘伯渊、团长黎伯勇、副村长阮子敦等无力反抗,便请求驻扎在大定站的西方士兵镇压,同时增派搬运工。他们的目的是搜捕领导人,镇压共产党党员家属和革命群众。
他们知道阮友远是和军党支部的重要干部之一,便将他列为极度危险人物,派出秘密人员四处搜查。他们烧毁了阮友远、阮子文、阮子坚等同志的房屋……
敌人的残暴行径给和军党支部造成了巨大损失,使其行动举步维艰。支部同志们始终保持坚定和冷静,想方设法与恐怖主义作斗争。在镇压和追捕行动中,党员和革命群众接连被敌人抓获,例如杜廷灵先生、黎伯俊先生等。
阮友远、阮子云、潘端二、阮国河等忠诚的群众党员同志以及其他一些同志暂时躲入山林中开展秘密活动。华官革命运动暂时平息。敌人一方面实施戒严,增设哨所,逮捕夜间返回村庄散发传单、领取食物的干部……
1931年初,阮友远同志被任命为青章县执行委员会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并担任支援委员会主席,帮助东銮、玉山和安乐等党支部稳定局势,并找到在困难时期开展工作的办法。
阮友远同志在秘密地与群众密切接触的同时,巧妙地蒙蔽了敌人,一方面继续推进革命运动,另一方面恢复基层党组织,组织对敌斗争。
凭借这些积极的活动,1931年3月下旬至4月初,清章县委员会继续动员阮友源同志参与收复玉林、华官、清罗地区的计划。在寻找收复这些地区的方法的同时,他还利用红色自卫队镇压暴君和恶霸,巩固党组织,极大地鼓舞了群众,增强了他们的信心。
自1931年中期起,清章革命运动暂时偃旗息鼓。殖民者及其爪牙集中兵力进攻清章的苏维埃占领区。区委与省委沟通困难重重,村乡党支部屡遭破坏。区委退守玉林,准备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1931年8月,由于河江省委(广社)两名叛徒的情报,省委办公楼遭到包围,多名干部落入敌手。清章的共产党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继续战斗。省委无法与民众取得联系,因此省委办公楼被迫迁往洛昆(玉林山)。
士兵和匪帮深入山林,搜捕总委员会机关,切断干部的补给线。大米和食盐即将耗尽。阮友远同志和阮子云、潘端二、阮国河等其他干部党员露宿街头,频繁迁徙,忍受着饥饿、寒冷和疾病的折磨。但每个人都努力奋斗,坚守岗位,确保党与人民之间的沟通畅通无阻。
尽管局势极其紧张艰难,遭到殖民政府的无情追捕,但在群众的保护下,阮友远同志和党员们依然坚持不懈地开展活动,想方设法重建基层,重新建立联系,决心不让运动陷入瘫痪。在此背景下,阮友远同志受到区委的信任,被派往安山县的维村,与村民们建立联系,巩固党的基层力量,并参加了安城县党支部执行委员会的工作。
1931年12月底,邦上校清章和英山派兵追捕并枪杀了多名同志。局势十分危急,但阮友远同志和一些党员坚持抵抗。1932年2月21日,阮友远同志与阮国河商议前往福山寻找逃脱的办法。然而,由于被包围,两位同志于1932年2月22日被敌军俘虏,押往英山,随后被关押在清章监狱。
阮友远在他的自传中这样描述他在青章监狱的日子:
“哦,天哪,真是太痛苦了!我被紧紧地铐着,想翻身,附近的弟兄们也得跟着翻,我只能侧躺,不能仰卧。不到两个小时,蛞蝓就爬满了我的全身。三天后,他们要我认罪,如果我不认罪,他们就用竹筒把我绑起来,强迫我从早上7点跪到11点,偶尔还会派士兵来打我。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星期,他们拿出了一叠文件,是华泉乡弟兄们的来信……”
法国殖民者及其爪牙使尽浑身解数,企图逼迫阮友远同志招供。然而,三个多月过去了,他们始终未能从他口中得到任何情报。这位共产党员战士阮友远始终保持着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无计可施之下,他们只好将他押往荣市监狱,关押在2号牢房。在那里,阮友远同志遭受了秘密警察的残酷折磨,但一切努力都徒劳无功。所有关于党组织和革命基地的信息都被严密地保密了下来。
1932年7月9日,义安省南部法院以身为共产党战俘、参与暗杀敌人等罪名,判处阮友远同志无期徒刑,判决书编号172。在狱中,秘密警察继续使用各种手段搜集情报,但面对阮友远同志的坚韧不拔,他们再次束手无策。
1933年1月12日,他被流放到广治省老宝监狱,囚犯编号603。1936年,他的刑期被减为20年苦役。在老宝,他和共产党员们积极与帝国主义监狱政权作斗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老宝五年多的时间里,参加了多次斗争,监狱制度有所改善,解除镣铐的斗争取得了胜利。”
1938年,阮友远同志被流放到多乐省邦美蜀监狱,囚犯编号为2719。那里的监狱制度极其残酷,法国殖民者当着其他同志的面,对他们进行残酷的殴打和酷刑,以此来威胁、恐吓、摧毁阮友远同志和其他政治犯的斗争和抵抗意志。
然而,多年的狱中苦难并没有让他屈服,反而加深了他对敌人的仇恨和斗争意志。狱中艰苦卓绝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一切阴谋诡计,为维护党和组织的秘密做出了贡献,推动了斗争运动的发展,也磨砺了阮友远同志坚定的政治意志。
1945年7月30日,日本发动政变推翻法国统治后,阮友远同志和来自义安省的约20名同志,如裴俊、陈友权、阮思德等获释。他们回到家乡后,阮友远同志和阮友源同志立即参与了1945年8月23日在清章县发生的夺权事件。
随后,他与阮文恭共同领导和指挥了华关公社的成功夺取政权,并成立了临时革命人民委员会。1945年八月革命后,阮友远同志当选为人民教育委员会主任,主管文化事务,并参加了华关公社农民协会常务委员会。
1946年10月,清罗公社与华权公社、东渡公社、清杰公社合并,组成东城公社。阮友远同志当选为东城公社越盟阵线副主席。自1947年起,他先后担任公社公安局长(1947年)、公社行政抗战委员会副主席(1949年)、东城公社党支部副书记(1950年)、东城公社行政抗战委员会主席(1951年)等职务。
凭借其能力和实践经验,阮友远同志在任何岗位上都出色地完成了分配的任务,为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4年5月,阮友远同志被区委派担任敌军宣传员,后来成为党组书记和42号堤坝建设委员会主任。
1956年11月,阮友远同志当选为清章县劳动党委执行委员会委员,担任县祖国阵线副主席,主管宗教事务。
1958年3月8日,义安省委印发第42/QN-TU号决议,关于在各区设立军事试验站党组。据此,清东医务站党组成立,由阮友远、阮友峰和何廷潭三名党员组成。阮友远同志被任命为党组书记。他上任后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带领党组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1963年8月12日,阮友远同志按政权规定退役。退役后,他继续担任清章县祖国阵线委员会委员,为祖国服务,直至1973年10月。因年老体衰,他于1985年1月5日(即甲年12月15日)逝世,享年89岁。
阮友远同志是越共党员,是一位忠诚的资深革命干部,在抗法抗美两战中为越共及越共革命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始终发挥先锋和榜样作用,在他所服务的组织和单位留下了极其重要的印记。为表彰他的贡献,越共及越共授予阮友远同志多项荣誉称号:抗法抗美一等和三等勋章、救国勋章,并追授三等独立勋章。
近90岁高龄,自党成立之初便加入党,从事革命活动75余年,被判处无期徒刑,在5所帝国主义监狱被捕监禁13年,但无论境遇如何,阮友远同志始终展现出模范、真诚的共产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党和国家服务;深受同志、朋友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