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庭都有“多用途垃圾桶”
(Baonghean.vn)——花费约 50 万越南盾,义安省义丹县每户家庭就拥有了一个非常有效的环保垃圾处理坑。
这一模式也为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保障社区健康、建设绿色、清洁、美丽的新农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
Nghia Mai 公社(Nghia Dan)7B 村 Nguyen The Vang 先生一家的垃圾处理模型。照片:明泰 |
此前,义丹县一些偏远乡镇的居民有在公共场所、道路两旁、沟渠等处乱扔垃圾的习惯,导致当地自发形成垃圾填埋场,造成环境污染,破坏乡村美丽。
2014年至2015年,义丹县选择义麦乡、义山乡作为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试点。
模式开展实施后,群众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对自身健康和生活的影响,从室内到村道、巷道,乃至田间地头,家家户户都积极维护环境卫生。
![]() |
每周六,义山乡的村民都会收集垃圾,并在村里的垃圾坑焚烧。图片来源:明泰 |
义梅乡7B村的阮世旺先生说:“以前,村民乱扔垃圾,污染环境。自从开展‘家家有垃圾坑’活动以来,村里的环境卫生得到了保障。村民们每3-4天就把垃圾捡起来焚烧,确保了村里的环境卫生。”
在义山乡,家庭垃圾处理模式刚推行时,由于许多人有乱扔垃圾的习惯,遇到很多困难。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不懈的宣传动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带头推行,目前,每家每户都建起了垃圾坑,自发倾倒垃圾的场所已被杜绝。
义山乡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阮世陆表示,该模式已在9个村庄推广,每周由村民定期清理居民区的卫生设施和垃圾。
随着上述模式的成功,义丹地区许多乡镇纷纷复制该公共垃圾处理模式。
在义梅乡,还修建了垃圾坑,用于处理农药包装、瓶子和罐子。图片:明泰 |
明泰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