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奉献精神,渴望让生活更美好
(Baonghean.vn)- 在2021年义安新闻奖评选中,义安报社有两部作品荣获一等奖,分别是唱片《弘扬团结精神,坚决战胜疫情》和报道《Pu Mat药草和潘文典的愿望》......两部作品都讲述了人们克服困难和逆境,为建设更美好生活而努力、意志、决心和努力的故事。
乘以绿色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切实履行编辑部交付的任务,义安报记者持续跟踪各疫情热点地区,及时报道和反思疫情形势、疫区人民生活、疫情防控工作的解决方案和经验教训。
![]() |
义安省的记者在荣市国际机场工作。图片来源:Thanh Chung |
乂安报社时政部记者阮青强讲述了疫情期间的工作经历: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为了保障自身、机构和社区的安全,跟踪报道疫情的记者们必须“隔离”。乂安报社创造条件,在单独的楼层安排了一间设施齐全的独立房间,供记者们在防疫抗疫工作结束后入住……哪里有新的社区感染病例,哪里就有乂安报社记者的身影。
“考虑到随时可能被感染的风险,在疫情热点地区工作时,每位记者也必须像医护人员一样穿戴全套防护服。病毒检测也定期进行……总的来说,在第四波新冠疫情中,报道疫情的记者必须接受‘远离家人’的生活方式,避免与熟人见面。”——记者阮清强分享道。
![]() |
从日本回国的公民中,有4人感染了新冠肺炎。图片:Thanh Chung |
如今,新冠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生活逐渐恢复正常,但抗击疫情的日子依然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噩梦”。报道新冠疫情的义安报记者至今仍记忆犹新:如果算上该省首例新冠感染病例,不得不提2021年4月14日晚从日本成田机场飞抵荣市国际机场的VJ7835号航班,该航班载有224名乘客。这些乘客在昆强县隔离后,发现了4例新冠感染病例。首例社区感染病例是2021年5月5日发生在黄梅县琼立乡的病例……这起社区感染病例发生后,义安省度过了一个多月的平静。然而,从2021年6月13日起,当地陆续出现感染病例。
不得不说,那段日子真是“黑暗”。当时,在义安省,接种1-2剂新冠疫苗的人数少之又少。疫情的风险来自多方面。尽管全省各项防疫计划都已准备就绪,但疫情真正来袭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义安省被迫对不同程度疫情的地区实施隔离、封锁和限制措施……生产停滞,人民生活面临诸多困难。
![]() |
记者Thanh Cuong在该省集中医疗隔离区工作。图片:Thanh Chung |
然而,在整体“灰蒙蒙”的景象中,依然有不少光明、乐观和充满希望的色彩。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全国上下、义安省党委和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和遏制。涌现出许多好人好事、好榜样、好方法,共同抗击疫情,共克时艰……这些光明正是胜利的信念,帮助大家坚定地战胜疫情。
负责报道义安报新冠疫情的记者裴公坚(义安报社会部)透露:“义安报记者去过很多地方,从跟随卫生部门采样队到河静,到演州、荣市;跟随公安官兵追踪;跟随军官兵进入隔离点;跟随志愿者队伍在封锁区运送食物……走过很多路,见证了很多,我们想用笔记的方式记录下这些‘所见所闻’。《义安报》刊登“弘扬团结一心、坚决战胜疫情的精神”。
![]() |
记者吴一兰前往该省集中隔离医疗点工作。图片:Thanh Cuong |
这些笔记讲述了爱国主义精神在干部、党员和每一位公民的每一个行动中闪耀的故事。其中,整个政治体系和职能部门都参与其中,特别是医疗队、医生、军队和警察,他们日夜奋战,抗击“新冠肺炎”,守护着人民的和平生活。
每一位义安人都挺身而出,与“新冠病毒敌人”抗争,始终对自己和社区的健康负责,严格遵守规定,积极宣传防控疫情,与全党、全民、全军团结一心,共同打造战胜疫情的民心阵地。记录还明确指出,疫情期间,物资共享、捐米送衣、互助互爱的精神已在人民心中广泛流传。每个人都相信,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牺牲,但有党和国家的领导,有人民的共识,“抗击新冠病毒”的战争终将胜利……
为了明天的发展
![]() |
记者 Nhat Lan 在 Nam Can 边境哨所。照片:Thanh Cuong |
如果义安报记者的报道《点亮团结精神,坚决战胜疫情》想谈论“抗击新冠肺炎竞赛运动”中受人喜爱的绿色地带,那么报道“Pu Mat 药草与 Phan Van Dien 的愿望”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故事,关于一个人,关于一片仍然日夜渴望发展的土地。义安省是一个贫穷的省份,迫切需要像潘文典一样敢想敢做的人来崛起。
乂安报社读者法律部记者吴一兰讲述了自己撰写报道的经过:“文章的主人公是潘春田先生。我大约十年前就认识他了。当时,潘春田是昆强县新农村办公室主任,经常带领知识青年到同福、茂德、甘林等乡去实践经济模式。2017年,知识青年们失业了,我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得知潘春田正带领知识青年们实施种植龙葵的药用植物项目。当时,我拍摄了一系列照片,发表在乂安报社。这大概是公众第一次了解潘春田的文章。”
![]() |
后来,潘春田的项目取得了成功,一些药品达到了四星级OCOP标准。当时,许多记者都报道了潘春田。2021年,记者吴日兰受乂安报社编辑部委托,撰写一些关于初创企业的故事,他报道了潘春田。记者吴日兰凭借自身的经历和视角,发现了潘春田性格中一些其他作者未能充分挖掘的差异……
记者吴日兰说:“正如许多其他文章提到的,潘春田在担任农业部副部长期间离开了国家机构,参与了这个项目。这本身就是一个特别之处。但我还看到了另一个更特别之处,那就是尽管潘春田离开了国家机构,但他与原机构的联系仍然非常紧密。潘春田是一个有能力、有意志、有勇气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从一开始就忠于自己的意愿。当该省有一个大型高地药用植物开发项目时,昆强县效仿了省里的项目,并建立了自己的项目,而潘春田正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潘春田出色地完成了省、昆强县以及他自己所制定的计划。在西部地区开发药用植物不仅是他个人创造品牌和个人利益的故事,也旨在为人民创造就业机会。在2018年至今的发展过程中,潘春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人民是成功的受益者。这就是潘春田的成就。”工作。到目前为止,迪恩仍在努力奋斗,这种艰辛让他更加明白自己的珍贵之处。
![]() |
为2021年义安新闻奖获奖作者颁发一等奖。照片:Duc Anh |
记者吴日兰回忆道:“潘春田离开国家机关那天,征求了我的意见。我建议他不要离开,因为在外面闯荡很危险,一旦失败,就什么都失去了。然而,潘春田努力证明自己,并致力于实现可持续的、长期的成果。”
在与科技部部长陈国青谈起潘春田时,陈国青先生说:“森林里不仅有老鹰,还有麻雀。发展药材产业不仅需要老鹰,还需要麻雀。像蒲末药材股份公司这样的本土企业就像麻雀一样,非常珍贵。因为只有本土企业才能与人民紧密联系,创造原料区,而国家无需征用土地……”科技部部长还表示,蒲末药材股份公司正在合作社中采用企业模式。在那里,企业发挥主导作用,负责提供种子、原料、肥料、技术,并向拥有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的农户提供产品。 “Pu Mat药材股份公司尚未度过初创阶段,仍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但我相信Dien一定会成功。”Thanh先生分享道。
《蒲麻药材与潘文典的抱负》这篇报道讲述了一位杰出的创业典范。作者通过潘文典的故事,向那些渴望在义安省创业的年轻人传递一个信息:要正视这个问题,要思考,要培养自己的抱负,要敢想,要敢做,要坚定不移,要下定决心……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