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中的祖国之爱

清娥 August 31, 2019 09:56

(Baonghean.vn)民歌陪伴着乂安人民走过了无数风风雨雨,也展现了我军和人民在两次漫长抗战中炽热的爱国情怀。尤其是对敬爱的领袖——胡志明主席的主题刻画得淋漓尽致,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欣赏和喜爱。

源自经典歌剧

义静民间歌剧初具规模,当时的义静民间歌剧院成功地将剧作家阮忠风的歌剧《林河姑娘》改编成义静民间音乐。音乐家青琉和剧院编剧们根据改编的剧本,以古代民间音乐为背景,创作了31首歌曲,刻画了剧中人物的情绪和对白。最令人称奇的是,这部歌剧虽然是为“Cheo”剧目创作的,曾获多项奖项,在当时是一部名剧,曾让无数观众潸然泪下,但改编成义静民间音乐的歌剧后,它却以标准的戏剧旋律和场景打动人心,将人物的戏剧性推向高潮,成为义静民间歌剧中最经典的剧目。

乂安省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中心主任、人民艺术家洪吕表示:“我们倾注大量精力,精心演绎每一部改编自民歌和越南古老民歌的作品,歌颂光荣的党,描绘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我们尤其要演绎那些我们最熟悉、最容易接受的作品。” 近年来,乂安省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中心上演了许多在全国性专业艺术节上荣获大奖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人民艺术家洪吕执导、根据《安宁》剧本改编、由武海创作的戏剧《人民的话——国家的话语》;以及由陈友忠创作的戏剧《歌头》。这些作品将乂静省民间戏剧乃至乂安省民间音乐提升到全新的、现代化和当代的水平。


在《人民的话——国家的话语》一剧中,作者运用昙木旋律,以叙事手法刻画了胡伯伯的姐姐阮氏清夫人来看望弟弟的情节,准确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姐姐对挚爱的弟弟在阔别数十年后的思念、离别和特殊的爱意。可以说,这是中心最成功的戏剧之一,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地区演出,观众都会在胡伯伯的形象前感动落泪。该剧也是中心一代演员的骄傲,他们曾无数次演出,从未让观众流泪。

“在剧中,观众感受到敬爱的胡志明主席的伟大,感受到胡伯伯的亲切和伟大。乂静民歌在剧中被巧妙地融入、改编和运用,让观众感受到,除了乂静民歌,没有其他形式能够传达这种情感。”

纵观历史

谈到热爱祖国的主题,不能不提到陈友忠创作的戏剧《源头》。这是一部史诗剧,对1930-1931年义静苏维埃运动时期我国先辈的革命斗争传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音乐家、义静民歌剧院前院长清琉表示:“虽然这是一部义静民歌戏剧的开端,但它已成为一代又一代义静军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看完戏后,我们每次哼唱剧中的‘vi’、‘cau giam’、‘xam’等歌词,都会深受感动,仿佛身临其境。”

可以看出,乂河民歌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肩负着不同的使命,但始终蕴含着乂河军民对祖国的热爱、炽热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些剧目都是在乂河民歌的基础上精心改编的,由音乐家们创作的歌段和组曲在各个演出场所演出,受到热烈欢迎,确保了其传承和大力弘扬。

人民艺术家洪流表示:“每逢六军节,我们都能欣赏到许多优秀的歌曲和组曲,它们表达了乂安人民热爱祖国、爱国热情。任何一个演出单位如果能选择一些包含这些内容的短剧,都会在观众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因此,要使《六与戒》流传下去,首先在传承中要肩负时代使命,要传递革命的气息。例如,刚刚公演的阮世琪作家的《长盆花开》(安宁新社会主义大学戏剧学院改编)让观众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青年志愿者在长盆前线的巨大牺牲和不屈不挠的意志。“有些晚上我们在县级演出,哭得眼睛都肿了,尽管我们昨天或前天才刚演出过。因为,在《六与戒》的告别场景中,只有几句台词,看着观众,很多人就哭了。”——人民艺术家洪吕分享道。

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乂河民歌不仅是乂河故乡珍贵的文化特产,而且蕴含着国家的灵魂、对祖国的热爱、乂河人民历经风雨的认同和意志。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民歌中的祖国之爱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