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继续教育中心每年招收3名学生
(Baonghean)——该地区的许多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中心都面临入学率低的局面,有些年份他们招不到任何学生。
运行效率低下
合并前,义安省有 35 个公共中心,其中包括 12 个职业培训中心、2 个一般技术职业指导中心和 21 个继续教育中心。
其中,12所职业培训中心隶属于县级人民委员会,21所继续教育中心隶属于教育培训厅。至于普通技术职业指导中心,仅有1所隶属于清章县,1所隶属于荣市,隶属于教育培训厅。
事实上,多年来,该省继续教育中心和职业培训中心的运行效果并不理想。例如,在昆强县,2016-2017学年,该县继续教育中心仅招收了3名10年级学生。
类似的情况很多年前也发生过,因为到现在为止,整个中心10、11、12年级的学生总数只有21人。中心主任阮氏贵女士说:
由于该地区高中生人数大幅减少,继续教育的入学难度越来越大。那些没有继续读高中的学生正在转学到职业学校,因为他们既拥有职业证书,又能获得文化水平认证。
![]() |
安山县继续教育中心学生上课时间。图片来源:My Ha |
招生难也是其他许多继续教育中心的普遍情况。例如,贵州县继续教育中心在2016-2017学年仅招收了6名十年级学生;桂风县继续教育中心仅招收了8名学生;而祥阳县继续教育中心则连一名学生都没招收!
中心的教育培训质量也不高,在2017年全国高中毕业考试中,中心的毕业率在全省垫底。其中,毕业率最低的是太和继续教育中心,毕业率为64%。
在职业培训方面,虽然区级职业培训中心投资了数百亿越南盾,设施也十分宽敞,但都处于“求生”状态,大部分培训机构每年只能培养几百名“滴水不漏”的学生,进行基础的短期培训。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心合并是必然趋势。越南劳动荣军社会部职业培训处副处长黄义选先生表示:
“单位合并将带来诸多期待,以满足提高中心质量和运营效率、促进投资资源效率、减少管理机构和节省国家预算的要求。
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既能学文化,又能学一门手艺,提高劳动技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在某些特定地区“受困”
对于既有区属职业院校又有继续教育中心,或者既有省属职业院校又有继续教育中心的地方,合并还是保留,仍是一个难题。
具体而言,安城、宜禄、荣市等县市均设有县级继续教育中心和职业中学。昆强、太和镇、杜良、琼吕等地的继续教育中心隶属于县级,而职业中学则隶属于劳动荣军与社会部。
如果按照39号文执行,职业中学目前不属于合并范围。不过,根据省政府的指示,这些单位过去也开展过项目,但总体思路是保留原有的办学机构,并增加相应的功能。
例如,在义禄县,根据项目规定,该县的继续教育中心将更名为“义禄县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心”,并移交给县政府管理。县继续教育中心主任陈文安先生对此解释道:“根据新规定,继续教育中心的职能将得到增强,即使‘独立’,中心仍可开展培训合作,拓展培训专业。”
在安城县,安城工农职业学院校长陈文俊表示:“当地的观点是,如果已经有职业学院,就不应该在继续教育中心增加职业教育职能,也不应该按照39号文的精神进行合并。
同时,如果合并,学校将承担相当庞大的仪器设备,而未来一段时间,学校将实行自主管理,如果教职工人数增加,学校将无力支付教职工的工资。
![]() |
安城农业工业技术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在学习缝纫。图片来源:My Ha |
针对上述矛盾意见,内务部组织人事局副局长 Ngo Xuan Vinh 先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对于同时拥有继续教育中心和职业中学的地区,即使职业中学不受第39/2015号通知的约束,也有必要合并这两个单位。因为,如果将初级职业培训的功能添加到继续教育中心,形成一个“职业教育中心-继续教育”的机构,而该地区本身就拥有一所单独的职业中学,这既浪费资源,又效率低下。”。
Vinh先生还表示,各单位合并后最大的担忧是人员问题。不过,内政部已考虑到这个问题,并认为可以将文化教师调往县内学校,以确保教师的权利,只保留那些能够承担职能和任务的教师。
我的哈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