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如祺同志在义静苏维埃运动中成长起来,为革命作出了许多贡献。
在义静苏维埃运动中,阮如祺同志做出了许多积极贡献。在随后的几年中,他被赋予了许多重要任务并出色地完成。
阮如祺同志1909年出生于义安省青章县大同乡(现青章县青文乡)上龙村。他出生于一个具有深厚革命传统的家庭,父亲是阮如景,是青章县抗法文坛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之一;母亲是阮氏娟,是一位勤劳务农的女性。

阮如祺幼年时,父亲送他去学习汉字。1926年,阮如祺出国暹罗的计划失败后,黄唐平同志在阮如祺的指导下,培养了他的革命意识,并让他组织足球队、农民互助协会、阅读进步书籍和报纸、报道时事……以此向当地人民传播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阮如祺积极活跃,因此于1928年加入新越党。
越南共产党诞生后,在越南中部党中央支部的领导下,1930年3月20日,在清章县武烈公社(现清龙公社)仙山寺召开清章县共产党支部代表会议。会议决定将全县印度支那共产党支部改为越南共产党支部。会议选举了清章县委临时执行委员会,其成员为:孙嘉静同志(书记);黄水、孙氏桂同志(交通主管);陈泽、阮廷寿、阮如祺同志(宣传鼓动主管)……
青章临时县委成立后,中部县委派阮友平同志前往春林和吉岸地区,联系优秀青年建立党支部。很快,各乡党支部和农民协会就相继成立。阮如祺同志被任命为大同党支部书记,并受孙家静同志委托,负责县委资金的管理,用于购买纸张和油墨,印制文件和传单。
1930年4月24日,乂安省委召开会议,总结党建工作,并商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方案。随后,青章临时区委也召开会议,决定在全区悬挂镰刀锤子红旗,散发传单。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党组织举行集会、发表演讲,表达诉求。党的印刷机构紧急印制更多文件和传单,分发到全区各地。
1930年5月1日上午,来自罗莫、幸福、润泽、安乐和德润等村的近3000名农民手持长矛,来到上村集体农庄,聆听区委代表讲解“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意义。随后,群众纷纷上前围攻并破坏了奇远种植园。同一天,在黄水同志和丁春捷同志的领导下,大批清昌法越学校学生聚集在五福村(武烈公社)餐馆,举行集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些斗争如同清昌苏维埃运动的号角。
随后,为了贯彻县委的方针,1930年9月1日,近两万名清昌人民在陈友营、阮如祺、阮兰燕等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奋起战斗。1930年9月1日凌晨1点起,整个清昌锣鼓齐鸣,木鱼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吉岸公社的示威游行队伍渡过江河和特拉河,来到清雅,与武列游行队伍汇合。大同公社的示威游行队伍在阮如祺同志的带领下,从荣寺出发。
春林代表团的一部分从孔市场(Con market)来到春长代表团……戴同(Dai Dong)和春林(Xuan Lam)两支代表团在月峰渡口(Nguyet Bong fock)会合。由于没有渡口(因为敌人把所有渡口都转移到了罗渡口),抗议者涌向河岸。尽管敌人不断威胁和控制,一些人仍然勇敢地划着渡口渡河,迎接代表团。惊慌失措的县长潘世邦(Phan Sy Bang)和站长孔多米纳(Congdo Minat)命令士兵向林河左岸射击,击中了阮公尚(Nguyen Cong Thuong)同志。群众怒火中烧,立即渡河。县长和他的官员及士兵被群众的战斗精神所震惊,逃往清夸站(Thanh Qua station),群众捣毁了酒类经销处,烧毁了县公所……
清昌镇的历史性示威游行被视为义静苏维埃政府诞生的起点。《新旧约》报写道:“清章和南丹,没人缴纳市税,也没人敢收。没人巡逻,也没士兵驻守。帝国主义抓捕、消灭,却无人执法……兄弟们可以自由结社、示威游行。”(1)。
1930年9月1日示威游行结束后,许多村庄的敌政府被解散。公社农业委员会接管了村庄管理,并领导群众贯彻党的口号。苏维埃没收了土地和大米,向贫民发放工资,消除迷信,组织学习班向民众传授国语,成立了妇女协会、青年军、自卫队……以保护示威游行,维护村庄的秩序和安全。
工作期间,阮如祺同志把大定村阮如家教堂作为聚会场所、印制党的文件、传单的场所,以及党员干部每次回工作岗位时吃饭住宿的地方。
面对盛昌县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敌政府试图恐吓革命运动,将其淹没在血泊之中。法国殖民者增派军队进驻盛昌县和郎县,并设立了大强、春祥、碧氏、大定等哨所……当时,整个盛昌县共有36个哨所和700多名士兵,并建立了从公社到村庄的脚夫和搬运工制度。
1931年底,阮如祺同志在根据地访问期间落入敌人手中。他被捕入狱,关押在清果站,随后被转押至荣市监狱。尽管遭受残酷的拷打,敌人依然无法摧毁这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意志。因此,法国殖民者和南方法院判处阮如祺同志七年劳役和六年软禁。(2)被流放到库阿饶,后转至金仁驻地。1933年,阮如祺同志刑期减为三年。1934年2月22日,阮如祺获释。
出狱回到家乡后,他努力与组织重新建立联系,继续参加革命活动。当时,党的根据地大部分遭到破坏,党员大多被关押在荣市监狱、老堡监狱、昆嵩监狱等帝国主义监狱。阮如祺同志与刚获释的丁春捷、黎明泰、孙氏贵等党员一起商讨恢复青章县委的途径。
1935年底,党的根基暴露,阮如祺和县委其他多名同志再次被捕。这一次,乂安省南部法院未经审判就判处他15年劳役和15年软禁。(3)被关押在荣市监狱。在这里,他继续积极参与荣市监狱党支部发起的反对严酷监狱制度的斗争,例如:暴动、绝食、呼喊口号……
1938年底,阮如祺四次减刑后获释,并被软禁在当地。回国后,他与黎明台、范欢等同志一起溯江而上,重建革命根据地。
1945年5月,义静跨省越盟阵线成立。动员委员会派武梅同志和阮如球同志前往清昌建立联系。阮如琪同志再次与越盟建立联系,收到越盟文件,并被指派与黎明台同志合作,负责吉岸地区的越盟工作。
八月革命胜利后,阮如祺同志被赋予了许多重要任务,例如:组建并担任平阳公社临时委员会主席;大同公社主席兼书记;第四区党委组织干事……直至1971年,他根据制度退休。由于年老体弱,阮如祺同志于1997年逝世,享年88岁。
由于阮如祺同志对革命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党和国家授予他三级抗战勋章、一级抗美援朝勋章、追授三级独立勋章、追授65年党员勋章等多项荣誉称号。
笔记
(1)摘录自《新老科报》1930年9月6日特刊第4页
(2)根据 1932 年 1 月 14 日南方法院第 13 号判决书 - 文件保存于义静苏维埃博物馆
(3)根据1935年11月28日第203号判决书,文件保存于义静苏维埃博物馆
参考
- 《越南共产党在清章县的历史》,第一卷草稿(1930-1945)。义静出版社,1985年
- 义安共产主义榜样。第五卷。义安出版社,2015年
- 义静苏维埃。义安出版社,2000
- 乂安省委史。第一卷(1930-1954)。国家政治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