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失言”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公务员的无保留言论,使得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舆论对近期一些官员不当言论的报道记忆犹新。
针对这一问题,原文化发展系(新闻与传播学院)主任、副教授范玉忠博士表示,一些国家官员和公务员发表不合格言论的原因首先在于他们的意识。
此外,培训发展过程缺乏标准和体系,特别是人员日常培训缺乏规律性,人员生活、工作和工作的基地管理领导不够严格有效。
公务员在与民众接触、向民众讲话时,代表着国家的公共权力和国家的法律,因此具有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地位。部分公务员的上述事件,不仅是其言论言论上的漏洞,也表明一批公务员的观点、视角、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非常令人担忧。
![]() |
副教授、范玉忠博士 |
如果一个官员,几百、几千个民众,都这样专制、傲慢地对待民众,那么官员与政府、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就会越来越少。
也有观点认为,这些公务员之所以在行为上自以为“高人一等”,是有原因的。虽然政治学校或培训体系总是引导和提醒国家未来的公务员或已经是公务员的人要谦虚、礼貌、规范地行事,但有些人有时会自以为身居要职,从而产生奉承他人的心态、权力心态和傲慢心态。
这也是一个非常令人遗憾的现实,公务员不应该有这样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如果每个公务员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自我修养、培训,同时没有得到组织和单位的重视,就很难避免这种现实。
范玉忠副教授介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公务员和公职人员与人交往都有具体的规定。声音要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笑的时候嘴巴不能张得太开,也不能微笑;伸手接文件的时候手要握紧,不能伸手去拿或抢别人手里的文件……每一个动作都有非常具体的规定,每个干部和公务员在执行接待任务之前都必须熟练地做到。
当感觉到自己对民众的态度、言语、手势或行为不当时,向民众道歉是非常正常的,这也能增进国家官员与民众之间的友好和亲密关系。然而,道歉是为了纠正、克服,必须有意识地、熟练地运用道歉技巧,以便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找到方法妥善处理民众的问题,这才是公共权力的正确职能。
公务员是公共机构和人民的代表,但如果行为不当,将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不贴近、不理解、不帮助民众实现他们的想法和愿望,会导致政府与民众——即使政府本身只是一个代表——之间的关系失去信任。更何况,如果他们以傲慢的态度对待民众,民众的距离感会越来越远,矛盾会逐渐积累,最终爆发。
在不久前召开的越共六大上,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强调:“如果人民失去信任,就会失去一切。因此,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肩负起在人民中建立信任的责任,加强国家官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全民大团结的力量。”
据VOV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