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章“石岸小学(Con Cuong):希望早日拥有一口水井”

DNUM_BAZAFZCABD 15:17

(Baonghean)-2013年2月5日《义安报》刊登了作者冯文梅的文章《石岸乡(Con Cuong)第二小学:希望早日拥有一口水井》。

2013年4月9日,昆强县委向乂安报社发出第119-BC/HU号公函,内容如下:

根据省委常委会2013年2月18日第1760-CV/TU号批示,关于《石岸乡(昆强)第二小学:祝早日康复》一文的检查处理情况。县委常委会已签发第376-QD/HU号决定,成立检查组,对文章内容进行审查核实。县委常委会与县人民委员会、相关部门、石岸乡党委常委会、石岸第二小学董事会、工会主席以及文章作者举行工作会议,听取检查核实结果,并与文章作者进行座谈。

会后,区委常委会同意如下:

干旱和生产生活用水短缺是该地区普遍存在的情况,学校(尤其是左岸地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然而,文章中所述的困难程度并不准确,甚至有些夸大。尤其是,只有石岸乡第二小学(Ke Gia)的校本部是最困难的,其他学校的困难程度都不算太高。

面对上述情况,昆强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出台多项计划和项目,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用水。然而,目前,许多乡镇和学校仍然因缺水而面临用水困难。此外,学校和家长也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昆强县的教育质量总体上取得了良好成绩。

确实,有些老师(家住在城里)每天会从家里带“干净水”来上课,用于做饭和饮用(送水工具是矿泉水瓶)。在他们无法回家的日子里,就用溪水(目前,由于干旱,溪水也干涸了,不卫生;洪水过后,Ke Gia 和 Thach Son 两处自流水工程受损)。

- 文章部分内容不正确:

文章称,世界上只有一种活花,那就是“仙人掌”,这是错误的。教师仍然可以种植观赏花卉。

“大多数教师被派到这里工作时,都会想方设法拒绝或要求无薪休假,因为道路崎岖,交通不便,而且他们不得不忍受日常活动缺水带来的口渴。”文章指出,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虽然路途遥远,但当时文章称通往巴哈的道路是铺好的,雨季出行不便,旱季缺水。教育培训部、学校董事会以及多位教师均确认:教职工的思想观念稳定,没有教师拒绝接受任务或要求无薪休假。

2007年,学校曾向行业工会提出1000万越南盾的挖井建议,并获得了该工会的资金支持。这些井都有效,但2012年水位干涸,学校组织挖了更多井,但仍然没有水(Ke Gia点)。2007年之后,学校没有向区或公社提出任何挖井建议……因此,文章中提到的“董事会和学校理事会已提出向公社和区提供挖井资金的建议,但费用超过4000万至5000万越南盾,因此区和公社无法支持”是不正确的。

学校缺乏清洁用水,但“学校预算不足以支付文具和业务费用,因此师生不得不忍受口渴”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根据政府第61号法令,教师可以获得清洁用水,而且这笔费用已包含在教师月薪中,所以师生无需忍受口渴。

“20多名教师,300多名学生”这个数字并不准确。实际上,该校有30名教师,24个班级,171名学生,其中主校区有16名教师,5个班级,42名学生。

学校和公社对文章内容的看法:“学校缺水是事实,但作者提到的一些内容完全不准确。”

——区委常委要求区委宣传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于文章作者来说,在收集信息和撰写文章时,必须做到准确无误,避免读者对现实产生误解。

区人民委员会和教育局应尽可能重视寻找解决当前缺水问题的办法。

首先,乂安报社衷心感谢昆强县委对作者冯文梅所写文章《石岸(昆强)二小学:盼早日有水井》内容的审阅、核实和回复函。

乂安报社想进一步探讨以下问题:乂安报社及作者发表上述文章的目的是反思石岸乡学校日常生活中缺乏清洁水的现状,事实也确实如此。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文章发表后,昆强县人民委员会制定了应对措施,并开展了一项调查,旨在制定一个项目,为当地师生和居民寻找清洁水源。目前,缺水现象已经得到解决,并且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义安报社承认上述错误,并已组织讨论,以吸取作者、编辑和新闻审核团队的经验教训。义安报社希望继续及时收到读者以及昆强县党委的反馈。


昆强县委 - 义安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关于文章“石岸小学(Con Cuong):希望早日拥有一口水井”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