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学招生:考生需要注意的要点

May 16, 2016 09:28

除网上申请大学入学外,考生还可通过邮寄或大学规定的其他方式申请。

今年,教育与培训部为考生推出了更便捷的大学入学注册方式——网上注册。通过这种方式,考生只需在家中或学校,只要有网络连接,即可完成入学注册。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教育培训部考试与教育质量评估司副司长陈文义副教授。

xet tuyen dai hoc nam 2016: nhung diem quan trong thi sinh can luu y hinh 0
陈文义副教授

光伏:您能否告诉我们教育培训部如何指导教育培训部门和大学准备 2016 年全国高中考试?

陈文义先生:目前,全国高中统考的准备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教育培训部已出台了完善的考试规章制度和相关文件,指导各教育培训部门和高校组织考试。

2016年,考试有一个新特点,就是各地统一组织高考,考生不必跨省参加考试,而是可以在本省参加考试。这也是为了给考生更便捷的考试创造条件。不过,高校必须到各省组织考试。教育部指定承办考试的高校,都是经过教育部精心挑选的。

截至目前,考生已报名参加高中考试,教育和培训部门正在审核数据,以便在 5 月 20 日之前将其传送给举办考试的大学。

教育培训部门和各高校也相互配合制定考试组组计划,并提交各省/直辖市人民委员会,在各省成立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织好考试。

各高校也已向教育培训部报告,勘察各省考点位置,并安排教师赴各省监考。

考生只能获得一份考试成绩证明,提交给大学。

光伏:请问先生,今年大学录取有哪些新亮点需要考生关注?

陈文义先生:申请大学时,考生需注意,高中毕业考试成绩公布后,将立即收到一份考试成绩证明。考生无需凭此成绩证明注册入学,而是将其提交给学校进行入学申请。

报考入学时,考生无需像2015年那样提交包含所有必需文件的申请表,而只需填写申请表并通过网上报名、邮寄或学校指定的其他方式提交至想就读的学院即可。

第一轮最多可报考2所大学,每所大学最多可报考2个专业(专业组),专业优先级从1到2。增录取最多可报考3所大学,每所大学最多可报考2个专业(专业组),专业优先级从1到2。

每轮招生中,考生报名后将无法再调整入学意愿。因此,请务必在报名前仔细阅读。

由于从第一轮开始,考生最多只能报考两所大学,因此许多考生可能同时被两所大学录取。这将导致“虚报考生”现象,给大学招生带来困难。因此,教育部出台了一项规定:各大学公布录取结果后,考生必须向该大学提交考试成绩证明原件,以确认最终就读哪所大学。未提交成绩证明的考生将被视为放弃入学资格,大学将不会通知该考生入学。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被两所学校录取的考生,就连被其中一所学校录取的考生也必须提交大学入学考试成绩证明。此举也是为了帮助大学准确了解有多少考生将在本校学习,以及新增招生名额的剩余数量。

考生在申请入学时必须勾选第二所大学。

光伏:为减少“虚拟”考生,为学校报名创造有利条件,教育培训部提出了哪些解决方案?

陈文义先生:大学招生流程吸取了2015年弊端的教训。2015年第一轮招生受挫的主要原因是考生可以撤回或更改申请。因此,在2016年的大学招生流程中,教育与培训部规定考生不得更改申请。

为保障考生权益,教育培训部于2016年允许考生报考2所大学(第一轮)及3所学校(额外招生轮次),而2015年则允许考生报考1所大学。

然而,当考生被允许同时报考2至3所学校时,大学就不得不面对“虚拟考生”的问题。为了帮助学校解决“虚拟考生”问题,教育培训部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教育部要求考生在申请表中填写其申请的第二所大学的名称。根据这一登记,大学可以预测考生最终会在本校还是第二所大学就读。这是学校筛选“假”考生的重要依据。

其次,教育培训部也允许学校组建招生小组,原则上,参与招生小组的大学数量越多,越容易筛选出“假”考生。

网上报名将于截止日期前 1 天关闭。

光伏:先生,很多人担心教育与培训部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不够顺畅,导致网络拥堵,影响大学录取流程。您能更详细地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吗?

陈文义先生:今年,教育与培训部为考生推出了更便捷的大学入学注册方式——网上注册。通过这种方式,考生只需在家中或学校,只要有网络连接,即可完成入学注册。

为确保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教育培训部将与电信公司及其他企业协调,确保互联网连接顺畅,并最大程度地减少网络拥堵。此外,除了在线注册大学入学外,考生仍可通过邮寄或大学规定的其他方式注册入学。

为降低无法在线注册的考生的风险,预计在线注册将于申请截止日期前1天结束。因此,如果考生无法在线注册,仍可通过其他方式注册。

光伏:谢谢你!。/。

据VOV报道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2016年大学招生:考生需要注意的要点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