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有人的地方就有党员”
秉承“有人的地方就有党员”的方针,桂风县各政治体系党委、群众组织通过在基层树立榜样、开展竞赛运动,为党寻找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优秀人才。从而发现真正有思想、愿意加入党的队伍、“学习、实践、贡献、树立榜样……”的因素。

庆利-当强• 2024 年 9 月 29 日
秉承“有人的地方就有党员”的方针,桂风县政治体系各党委、各群众组织通过在基层树立榜样、开展竞赛运动,为党寻找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优秀人才。从而发现真正有思想、愿意加入党的队伍、“学习、实践、贡献、树立榜样……”的因素。

2024年9月5日,珠金乡莲芳村举行了新党员入党仪式,吸引了干部、党员和群众的关注。当天的入党仪式颇具特殊意义,因为入党的两位优秀青年是一对泰族青年夫妇,他们都毕业于河内文化大学。
他们是1996年出生的刘文泰先生和梁氏娣女士。“同一天入党,不仅是一种荣誉,也对我和我丈夫继续努力践行党的宗旨、做一名不愧为越南共产党员的党员是一种莫大的激励。”新入党党员刘文泰分享道。

泰裔少年刘文泰出生于周金乡莲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凭借刻苦学习,高中毕业后考入河内文化大学,结识了同样来自祥阳县的泰裔妻子卢氏娣,后者搬到了青章乡玉林乡安置区。毕业后,两人结为夫妻。
起初,由于找不到工作,夫妻俩决定离开家乡,到广宁、兴安、北江等省的公司上班。后来,他们回到莲芳村投资发展畜牧业模式,租用外出打工的人的荒地种植优质水稻。
幸运的是,党委和公社政府注意到了我,安排我在公社党委办公室兼职做干部。我和丈夫也接受了莲芳村党支部骨干党员的入党培训。我们心怀感激,承诺要努力学习、锻炼自己,成为村里村里沟通党的意志和民心的桥梁。
吕文泰先生 - 周金公社连芳村

培养并吸纳两名拥有大学学历的党员,不仅是家人的骄傲,更是莲芳村的共同喜悦。因为据村支部书记罗春德所说,“他们将成为传承和补充村支部优质资源的‘红色种子’”。
在周金乡都村,也有一对夫妇正在努力争取入党。他们是莫氏黄女士(1987年生)和魏文生先生(1985年生)。尽管忙于建筑材料生意,这对夫妇仍然积极参与活动,热情支持村里的运动。因此,他们被党支部“选中”,接受入党培训。

“起初,我和丈夫有些犹豫,担心会影响生意,受束缚,但在党支部党员的鼓励和激励下,我和丈夫决心入党,接受党的培养,努力成为好公民,以身作则,遵守当地的政策法规。”黄女士透露。
参加党性培训班的有70多人,主要是干部和老师,但课程结束时,我是五个获得优秀成绩的人之一。这也激励了我下定决心加入党的队伍。
Mac Thi Hoang 女士 - Chau Kim 公社 Do 村
目前,莫氏黄女士已在都村党支部的帮助下完成入党申请,魏文生先生刚刚完成党的知识培训,决心争取早日成为一名越南共产党员。


桂风县许多工会会员和青年认识到入党是每个人的光荣,也是贡献力量和成长的机会,因此不断在各方面努力争取加入党的队伍。
对于通秋乡安都村梁氏黄女士来说,“入党典礼上面对国旗、党旗、胡志明主席画像举手宣誓的那一刻,是她一生中难以忘怀的记忆,既激动又自豪……”。
此前,年轻女孩梁氏黄从法律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后,积极参加村里的活动,并被安都村党支部培养入党。2023年11月22日,梁氏黄正式入党,这让全家人都感到自豪。

“黄入党前一天晚上,我一夜没睡,只希望天快点亮,这样我就能去文化馆见证孩子的入党仪式了。我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梁氏黄的母亲光氏惠说道。
目前,黄女士已被录用为北江省歌尔电子有限公司的工人,担任仓库会计。梁氏黄女士分享道:“我始终明白,作为一名党员,无论做什么,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当先锋模范,树立榜样。”
争取入党,锻炼身体,贡献力量,不断成长,也是桂风中学许多学生的愿望。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芒龙村的苗族学生瓦依雄。芒龙村距离三乐县边境乡中心约30公里,沿着一条蜿蜒曲折、依山而建的独特公路而来。

这里民生依然艰苦,风俗习惯落后,村里的苗族妇女只知道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就待在家里,很少出村。许多妇女不懂通用语言,只能去边防部队组织的扫盲班。因此,年轻女孩瓦伊雄高中时就入了党,成为村里年轻一代的骄傲和榜样。

Y Xong同学的班主任、阮廷海老师说道:“Y Xong同学出身于贫困农村的农民家庭,他总是努力克服困难,刻苦学习,在班级和学校活动中树立榜样,充满热情。他是12A4班勤奋敬业、充满热情的学习干部。Y Xong同学完全配得上加入党的队伍。”
YXong表示:“18岁在老师的培养、引导和帮助下入党,是我人生中一段幸福、难忘的回忆,也是对我将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公民的鼓励和保障。”


如果说年轻人入党是为了锻炼、贡献、成长,那么对于像1967年出生在周金乡都村的泰族老魏文尚先生这样的“老人”来说,入党则是为了“给子孙后代做榜样”。
谈起这事,魏文尚先生诚恳地吐露心声:“我以前也有这个愿望,去学习党的同情心,但经济条件不好,妻子出过一次大事故,经常生病,三个孩子还在上学,没有条件实现这个愿望。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我又担任了村组长,我想入党,是为了给子孙后代树立一个榜样,不是为了名利。”

在各党支部的帮助下,魏文尚同志于2023年1月荣幸地入党。各党支部书记梁进维表示:“在当前党员队伍建设和发展困难的形势下,能有一位像魏文尚同志这样品行端正、作风优良、勤奋敬业、积极参与经济建设的党员加入,对党支部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同时也是激励年轻一代学习、奋斗、效仿的动力。
对于洪峰农民协会主席罗文和先生(金山镇)来说,2023年9月8日是他一生中的重要事件,59岁的他很荣幸地入党。

当何先生写入党申请书时,有人劝他年纪大了,还是休息吧……然而,何先生心想:“以前因为家里条件艰苦,他不得不放弃早日读书的梦想,想办法摆脱贫困。现在家里经济稳定了,如果他成为一名党员,参加党的活动,全面掌握党和国家的政策路线,一定能更好地做好这个区农民协会的主席。”
另一方面,通过扩大会议,何先生了解到,目前农村党建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因为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而留在当地的年轻人则忙于经济活动,对村里的事情漠不关心。因此,他想,如果像他这样的老人入党,就能为年轻人树立奋斗的榜样。
党支部党建资源不多,听到罗文和先生提出入党意向后,党委非常高兴。在征求上级党委意见后,党支部派出党员支持并帮助罗文和先生办理入党手续。
罗文清同志——金山镇红风街道党支部书记

金山镇党委书记黄忠通与我们一起参观了位于山香山区的党员罗文华的农场。他分享道:“罗文华同志是发展家庭经济的典型代表。从饲养本地水牛、奶牛、鸡,到种植甘蔗、金合欢树、果树、蔬菜……他无所不能,勇于开拓。目前,他的家庭农场年均收入达1.5亿至2亿越南盾。”
此外,作为罗文和农民协会主席,他还积极宣传和动员街区人民拓宽通往生产区的道路;将低效水稻田改为甘蔗田,参加养猪养牛小组、相思树种植小组等,交流分享生产养殖经验,为当地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事业作出贡献。
由此,罗文和同志被桂风县评为优秀农民和商人、执行05号指示的典型、熟练群众动员的典型。

桂风县委组织部部长张氏雪梅同志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像罗文和同志这样渴望入党,以便更好地理解党的政策,为人民群众和农村工作做出更多贡献的人们,令人钦佩。事实证明,只要有志向、决心和奉献精神,争取入党永远不会太晚……哪里有人的地方,哪里就有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