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党员”
秉持着“哪里有人民就有党员”的理念,桂峰县各级党委和群众组织通过在基层建立示范和效仿运动,开展寻找人才、培训和引荐精英入党的工作。由此,发掘真正有识之士,并希望他们加入党的行列,“学习、实践、贡献、树立榜样……”。

Khanh Ly - Dang Cuong• 2024年9月29日
秉持“有群众就有党员”的理念,桂峰县各级党委和群众组织通过在基层建立示范和效仿运动,开展寻找人才、培训和选拔优秀人才入党的工作,从而发现真正有识之士,并愿意加入党内队伍,践行“学习、实践、贡献、树立榜样”的理念。

2024年9月5日,在周金乡莲芳村举行了一场新党员入党仪式,吸引了干部、党员和群众的关注。当天的入党仪式颇为特别,因为两位新入党的优秀人士是一对泰族青年夫妇,他们都毕业于河内文化大学。
他们是刘文泰先生和梁氏蒂女士,出生于1996年。新党员刘文泰分享道:“我们同一天入党,这不仅是一种荣誉,也是我和我丈夫继续努力实践、成为越南共产党合格党员的巨大动力。”

出生于河内市周金乡莲芳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泰族青年刘文泰凭借勤奋学习,高中毕业后考入河内文化大学,并在那里遇到了他的妻子罗氏蒂。罗氏蒂也是泰族人,来自祥阳县,后来搬到了清章县玉林乡的安置区。大学毕业后,两人结为夫妻。
起初,由于找不到工作,这对夫妇决定离开家乡,到广宁、兴安、北江等地的公司打工。后来,他们回到莲芳村,投资发展畜牧业,从那些远赴他乡打工种植优质水稻的村民手中租用废弃的田地。
幸运的是,党委和乡政府注意到了我,安排我在乡委办公室做兼职干部。我和丈夫也在莲芳村党支部的重要成员的指导下接受了入党培训。我们心怀感激,并承诺努力奋斗,积极进取,成为连接村里和乡镇里党的意志和人民心的桥梁。
Luu Van Tai 先生 - Chau Kim 公社 Lien Phuong 村

两名党员获得大学学历并被录取,不仅是家族的骄傲,也是莲芳村的共同喜悦。因为据村委书记罗春德说,“他们将成为村委传承和补充高质量资源的‘红色种子’”。
在周金乡杜村,也有一对夫妇正在努力加入党。他们是麦氏黄女士(1987年出生)和维文生先生(1985年出生)。尽管他们忙于经营建材生意,但这对夫妇仍然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活动,热情支持村里的运动。因此,他们被党支部“选中”接受入党培训。

“起初,我和丈夫有些犹豫,因为我们担心这会影响我们的生意,让我们被束缚住。但在党组党员的鼓励和激励下,我和丈夫决心加入党,努力成为好公民,在遵守地方政策法规方面树立榜样。”黄女士坦言道。
参加党的意识培训班的有70多人,主要是干部和教师,但课程结束时,我是获得优秀成绩的五人之一。这也激励我下定决心加入党的队伍。
Mac Thi Hoang 女士 - Do 村,Chau Kim 公社
目前,麦氏黄女士在杜村党支部的支持下完成了入党申请,而维文生先生刚刚完成了党的知识培训课程,决心努力尽快成为越南共产党的党员。


认识到加入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荣誉,也是一个贡献力量和成长的机会,桂峰县的许多工会成员和青年一直在各个方面努力加入党的行列。
对于来自通树乡昂杜阿村的梁氏黄女士来说,“在入党仪式上,举手向国旗、党旗和胡志明主席画像宣誓的那一刻,是她一生中难忘的回忆,既激动又自豪……”。
此前,年轻的梁氏黄从法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积极参与村里的各种活动,并在昂杜村党支部接受入党培训。2023年11月22日,黄正式入党,这成为全家人的骄傲。

“黄女士入党的前一天晚上,我整夜没睡,只盼着天快点亮,好去文化馆见证我孩子的入党仪式。我感到无比幸福和自豪,”黄女士的母亲光氏惠说道。
目前,黄女士已被北江省歌尔泰克公司(一家电子产品公司)录用,担任仓库会计一职。“我始终铭记,作为一名党员,无论我做什么,无论我在哪里,我都必须成为先锋和模范榜样。”黄女士说道。
努力加入党,接受训练,为党做出贡献,不断成长,也是桂峰中学许多学生的愿望。瓦义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是苗族人,住在芒龙村——该村位于距离赤乐边境公社中心约30公里处,沿着一条蜿蜒曲折、依山而建的独特道路。

这里人们的生活依然艰辛,习俗落后,村里的苗族妇女白天只知道下地干活,晚上就待在家里,很少出门。很多妇女不懂通用语,不得不参加边防部队组织的扫盲班。正因如此,年轻的瓦伊雄才能在高中时期就加入党,成为村里的骄傲和年轻一代的榜样。

学生Y Xong的班主任阮廷海老师说:Y Xong来自贫困农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总是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不仅学习刻苦,而且在班级和学校的活动中都表现得非常出色、积极热情。他是12A4班一名勤奋上进的学习干部。Y Xong完全有资格成为党的一份子。
Y Xong表示:“在老师们的培养、引导和帮助下,18岁就加入党,这既是我人生中的一件幸福事,也是一段难忘的回忆。这既是对我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的鼓励,也是对我的保障。”


如果年轻人努力加入党是为了接受训练、做出贡献和走向成熟,那么对于像维文祥先生这样的“老年人”来说,加入党就是“为子孙后代树立榜样”。维文祥先生是泰国人,1967 年出生于杜村(周金乡)。
维文祥先生在与我们交谈时坦诚地说道:“过去,我也曾有志于学习党的同情心,但由于经济困难,妻子遭遇重伤,之后又经常生病,三个孩子也还在上学,所以我没有条件实现这个愿望。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我也担任了村组长,所以我想加入党,为我的子孙后代树立榜样,而不是为了追求名利。”

在都党支部的帮助下,维文祥先生于2023年1月荣幸地加入党。都党支部书记梁天维先生表示:在当前党员队伍建设和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维文祥同志的加入对党支部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他不仅在道德、生活方式上堪称楷模,而且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勤奋努力,对党支部来说更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因素,能够激励年轻一代学习、奋斗,并以他为榜样。
对于洪峰农民协会(金山镇)会长罗文华先生来说,2023 年 9 月 8 日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59 岁的他荣幸地加入了党。

当华先生申请加入党时,有人劝他年纪大了就别干了……然而,华先生心想:“过去,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放弃早早读书的梦想,想方设法摆脱贫困。现在家境稳定了,如果他能成为一名党员,积极参与党务活动,充分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方针,就能更好地胜任集团农民协会会长一职。”
另一方面,通过扩大会议,华先生了解到,目前农村地区的党务发展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因为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而留在当地的年轻人则忙于经济活动,对村镇事务漠不关心。因此,他认为,像他这样的老年人如果加入党,就能为年轻人树立奋斗的榜样。
党支部用于党务发展的资源并不充裕,因此当听到罗文华先生表达入党意愿时,党委非常高兴。在征询了上级党委的意见后,党支部指派党员协助罗文华先生办理入党手续。
罗文成同志——金山镇洪峰区党支部书记

金山镇党委书记黄忠通陪同我们参观了党员罗文华位于山香山区的农场。他介绍说:罗文华同志是发展家庭经济的典型代表。从饲养当地的水牛、奶牛、鸡,到种植甘蔗、相思树、果树、蔬菜……他在各个方面都是开拓者。目前,他家的农场年均收入为1.5亿至2亿越南盾。
此外,作为罗文和农民协会会长,他还积极宣传和动员街区民众拓宽通往生产区的道路;将低效的稻田改种甘蔗;参加养猪养牛小组、种植相思树小组等,交流和分享生产养殖经验,为当地的减贫和新农村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
多亏了这一点,拉文华同志被桂峰区认定为一名优秀的农民和商人;这是执行第05号指令的典型例子,也是巧妙动员群众的典型例子。

桂峰县委组织委员会主任张氏雪梅同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像罗文华同志这样渴望加入党,以便更好地了解党的政策,并为人民工作和村务做出更多贡献的人,这种精神非常令人钦佩。这证明,对于任何有正当志向、有决心、有奉献精神的人来说,争取加入党永远不会太晚……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