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抑郁症病例激增,令人担忧
(宝贤)——近年来,抑郁症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尤其是在知识分子和年轻人中。与此同时,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和治疗面临诸多困难,部分原因是患者自身的一些障碍。
![]() |
| 图片插图互联网 |
青少年压力
“高中生抑郁症”是两名学生——来自天才高中的陈明玉-黎黄林-潘佩珠——为参加省级转化医学科技竞赛而提出的项目。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课题,旨在探讨当前校园生活中学生因生活压力(尤其是学习压力)而患抑郁症的比例不断上升的现状。在项目实施前,这组学生还对荣市及其周边地区的32名10-12年级学生进行了一项小型调查。结果显示,出现抑郁症状的学生比例高达20%,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其中,50%的学生偶尔会出现抑郁情绪,13%的学生经常有自杀念头或自杀/自残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患抑郁症的比例远高于男性,平均约为2:1。
![]() |
| 抑郁症患者需要得到家人的关爱。图片:My Ha |
在实施过程中,学生黎黄林也表示:“学生抑郁症是真实存在的,我自己每次备考或过度担心学业成绩时都会陷入这种状态。令人担忧的是,尽管抑郁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学校目前并未重视这个问题。调查显示,目前许多教师对抑郁症的兴趣和基本知识有限。其中,在接受调查的40名教师中,有54%的教师对抑郁症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存在错误的认知和理解。”
![]() |
| 图片插图互联网 |
作为老年儿科主任,拥有多年青少年治疗经验的潘伯翠医生(Nghe An精神病医院)表示:“治疗实践表明,青少年抑郁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承受着来自家庭的巨大压力,例如父母离异、丧亲或频繁的冲突。近年来,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和其他冲突等因素也导致青少年抑郁的发生率升高……一项研究还表明,97.1%的抑郁青少年在学业上受到严重影响。”
青春期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稳定,心理状态容易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下。这些迹象不难识别,例如轻微的食欲不振、疲劳和对学习缺乏兴趣。更严重的症状包括情绪失控、害怕与人交流、辍学,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现代社会的弊病
近年来,义安精神病医院接诊的抑郁症患者人数增加了30%以上,令人担忧的是,复发患者人数也在增加。抑郁症患者群体构成复杂,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学生、上班族或知识分子。
在康复科,患者陈氏恩(Tran Thi N)——一位曾在安城郡某学校担任职员的病人——是该科的“老熟人”,她曾因同样的焦虑症症状住院至少6次。最近一次住院是在2月初,当时她连续多日严重失眠,并伴有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此外,她还出现了妄想症状,害怕受到他人伤害。在接受治疗时,她表现出抗拒,因害怕中毒而拒绝服药。
这位患者此前在30岁左右就患上了这种疾病,是在生完第二个孩子后出现的。治疗期间,患者病情一度好转,但后来由于家人疏于照料、丈夫远在他乡工作、孩子年幼,以及患者经常漏服药物、不遵医嘱,病情逐渐加重,每次住院的病情都比前一次更加严重。
![]() |
| 在义安精神病院为抑郁症患者提供咨询和治疗。照片:My Ha |
近期入院的另一例患者是32岁的陈氏翠凤女士。入院前,她本人意识清醒,但在与家人交谈中,她也透露:“我最初的症状是持续失眠,躺下后感到疲惫、焦虑,浑身像着了火一样,吃不下也喝不下。” 患者家属表示,陈女士在老挝从事销售工作,之前身体健康,行动敏捷。然而,自从得知丈夫出轨后,她变得更加忧虑,并由此患上了抑郁症。半年多来,由于病情严重复发,她被迫辞职回越南接受治疗。这位患者曾辗转多家医院,尝试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但都无济于事。
作为直接治疗患者的医生,康复科的Vy Thi Hai博士也表示:“大多数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病情都很严重,而且多次复发。这给治疗带来了很多困难,因为要有效治疗抑郁症,患者必须坚持不懈,严格遵守治疗方案,保持健康的心态,并得到家人的定期关注。”
抑郁症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疾病,而且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这种疾病往往悄无声息地发生,难以察觉,却会对患者及其周围的人造成严重的后果。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抑郁症患者会选择隐瞒病情,或者因为害怕受到他人的指责而不敢去医院就诊。因此,等到需要治疗时,病情往往已经相当复杂,如果治疗不够坚持,就很难治愈。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但社会大众对抑郁症的认知不足。在抑郁症患者中,高达60%的人未被诊断,25%的人没有去看精神科医生。此外,30%至50%的抑郁症患者没有接受医疗护理。目前,只有不到40%的人有抑郁症病史并接受过治疗,而过去12个月内接受过治疗的人不到20%。抑郁症在25至40岁年龄段最为常见,这个年龄段的人往往承受着来自学习、工作和家庭的多重压力……
![]() |
| 图片插图互联网 |
过去,抑郁症仅出现在具有分裂情感性障碍等症状的典型抑郁症群体中,且多见于特定人群(如精神分裂症患者或绝症患者)。然而,据阮景雄博士所述,随着社会发展趋势,抑郁症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导致其疾病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也是抑郁症患者复发率居高不下(超过60%)的原因之一,约15%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倾向,且自杀成功率往往较高,因为患者往往具有主动性(由于悲观、消极或精神病性、妄想等心理因素)。
目前,抑郁症患者的发病趋势主要源于心理创伤。因此,医生建议,为了预防抑郁症,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培养坚强的意志力,以应对环境带来的冲击。此外,还应在家庭和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根据自身情况和能力,合理安排努力方向,避免压力和负面情绪。尤其要注意的是,一旦出现抑郁症状,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以防止病情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