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分享如何应对校园暴力
(Baonghean.vn)- 所有校园暴力案件都必须坚决处理、训诫并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产生恐惧感。这样,他们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校园暴力问题在多所学校频频发生,敲响了警钟,引发了众多家长、学生和教师的担忧。因此,需要特别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引导、支持和心理疏导,避免不幸和不必要的事件发生。
不要让它拖下去,不要让小事变成大事。
4月17日,河辉塔中学一间教室里发生了十年级学生斗殴事件。随后,社交媒体上立即发布了这条信息,并配上了一张脸上满是红肿的男学生的照片,以及许多令人担忧和愤慨的文字……
河辉塔中学这所拥有近2000名学生的学校也曾发生过类似事件。收到信息后,当天下午早些时候,学校董事会要求涉事学生写一份报告,并邀请他们的家人见面。通过沟通,问题得到了解决,因为事件发生在教室里,只是学生之间的小冲突。会谈结束后,学生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彼此和解,并为自己的失控行为道歉。家长们也理解了学校的处理方式。
![]() |
河辉塔中学举办预防暴力宣传活动。图片来源:NTCC |
河辉塔中学校长高青宝老师表示:在目前的学校环境下,校园暴力随时可能发生
此前,根据学校规定,如果发生校园暴力,学生将受到最高级别的纪律处分,即开除学籍。
然而,在多年担任教师、班主任以及后来担任学校管理者的经历中,曹青宝老师认为:“开除学生只是少数情况。相反,如果学校不幸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必须及早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及时处理,避免事态扩大,避免小事化大,加剧冲突。即使是两三个学生之间的冲突,也可能演变成群体冲突。而且,在他们这个年纪,由于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事情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最终导致不幸的后果。”
为了遏制校园暴力,河辉塔中学也同时采取了多项措施。例如,在走廊、校门口和一些教室等多个区域安装摄像头,进行定期监控。同时,每天上课和放学时,保安人员和突击队都会在校门口驻守,掌握情况,进行检查,防止陌生人进入学校制造麻烦。学校还会定期与有关部门,尤其是黎利坊警察局联系,以便在发生任何异常事件时进行协调。
目前,河辉塔中学的领导也表示,校园暴力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此,为了及时预防,班主任的作用至关重要:其实,所有学校都有学校心理咨询小组,但学生往往不敢去找咨询小组。通常情况下,学生还是会先去找班主任,提出问题、表达愿望,班主任作为老师,必须懂得倾听和分享。如果事情难以解决或超出了学校的范畴,必须及时向学校董事会汇报,共同解决。
在预防校园暴力的过程中,家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陪伴学校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校外的人际关系,并给予有益的建议。如果发生不愉快的事件,家长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对所有校园暴力案件,都要坚决处理、严惩不贷、正确引导,让学生知错能改,让学生知错能改,从而自觉承担责任。
构建安全健康的教育环境
4月20日上午,雄东中学(宜禄县)9D班班主任陈氏越夏老师在课堂上用大量时间讨论了校园暴力问题。这也是她和许多同事最近一直在持续开展的教学内容,不仅在课堂上,还在课外活动、国旗敬礼、课间休息时在走廊里,或者有时在小组讨论中。
陈氏越夏老师也表示:“溺水事故和校园暴力是我们目前最担心的事情,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精力旺盛,尚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引导学生时,我们必须进行宣传,让他们认识到危险程度、后果以及其他负面影响,不仅会对他们自己,还会对他们的家庭和社会产生影响。”
![]() |
兴东中学(Nghi Loc)的校园暴力宣传。图片:MH |
这位女老师还补充说,学生之间的争吵大多不是长期的,只是暂时的。因此,一旦发现,如果没有班主任介入,其他力量也会及时处理。如果事情长期拖延,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家长会执行委员会的协调。如果这种关系不好,就会影响学校环境。
对于班主任来说,虽然工作压力很大,责任也越来越重,但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必须时刻努力,用心,把心思放在学生身上,在每一项活动中都密切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并和学生一起解决遇到的问题。
![]() |
有必要在学校中发挥学校辅导小组的作用。图为:阮景灿高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学龄问题。图片:MH |
谈到校园暴力问题,宜禄县教育培训局局长阮文统先生也承认,校园暴力是现实,以言语冲突、嫉妒等形式发生。在信息技术爆炸式增长的背景下,学生比较敏感,尤其是心理稳定性和应对能力不稳定,很容易引发很多问题。因此,及时获取信息,包括通过社交网络获取的信息至关重要。
近期,宜禄县教育局还与青年联盟、警方等其他部门和机构协调,以多种形式开展校园暴力宣传。学校还被要求加强学校安全委员会和学校心理工作组的建设,以便及时发现校园暴力事件,防止形成群体性暴力。
阮文统先生还表示,如今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压力很大,因为除了专业职责外,教师还要承担许多其他任务。此外,如今的学生也存在差异,“既现代又非常脆弱”。如今的学生模仿行为的速度非常快,许多人甚至无法区分好坏。
因此,教师、班主任、学校心理学家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心理暴力,增强学校团结,构建安全健康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