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OP产品一定要走品牌、品质的方向。
(Baonghean.vn)- 乂安省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冯青荣在第 18 届省人民议会第 14 次会议上回答有关开发 OCOP 产品的问题时强调了这一点。
7月6日下午,乂安省第十八届人民议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问答会,就当前支持农业发展、农作物和牲畜结构调整以及OCOP产品生产和消费政策的实施现状、原因及措施进行答疑。农业与农村发展厅、科学技术厅、工业贸易厅等厅长参加了问答会。

同志们:中央委员、省委书记、省人民议会主席、省国会代表团团长泰成贵;省委常委、省人民议会常务副主席阮南定;省委执行委员会委员、省人民议会副主席阮如魁主持会议。
参加问答会的有:省委常务副书记阮文统,省委副书记、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阮德忠,省委副书记黄义孝,省委常委、乂安省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武氏明生,省委常委、省委执行委员会的同志,来自21个代表团和应邀代表的省人民议会代表。
地方政府在选择关键的 OCOP 产品时仍然感到困惑
在问答环节,省人民议会15名代表提出了23个问题。代表们基本按照提问内容提问,提问简洁明了,确保时间,其中许多代表集中提问有关OCOP产品建设、开发和创造成果的内容。

目前,义安省共有403种产品获得OCOP三星级及以上认证,其中1种产品获得五星认证,43种产品获得四星认证,359种产品获得三星认证,其中11种产品出口到国外。义安省是全国获得星级认证产品数量第二多的省份(仅次于河内市)。
OCOP计划参与者已为约2,300名工人和1,800-2,000名季节工创造就业机会,平均收入为每人每月400-440万越南盾,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目前义安省OCOP产品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尽管OCOP产品众多,但根据省人民议会多位代表的意见,其成效并未达到预期。

太和市代表团 - 范俊荣代表:从分析数据中,确定仍有许多 OCOP 产品没有原材料计划,并要求领导人提出解决方案以克服这些问题。
另一方面,太和市代表也表示,鼓励发展结合生态旅游和体验的农业政策在规划、土地、建设投资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
义安省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冯青荣在回答与会代表的问题时表示:“OCOP”是“一乡一产品”计划,但实际上,有些乡拥有多种产品。这些产品具有独特的特点、特色、地区文化、气候和土壤条件,因此可以称之为特产。

OCOP产品的发展方向是从农业生产转向农业经济,提高产品价值,稳定农村经济资源。然而,义安省农业厅厅长表示,当前最重要的是,OCOP产品的发展必须朝着确保可持续安全生产、提高质量和打造品牌的方向发展。因此,如果可能的话,有必要根据地区、次区域、气候和土壤重新规划,以发展原材料供应。
另一方面,农业和农村发展部主任表示,除了100%支持的培训、指导和技术转让政策外,国家对OCOP产品发展的支持率仅占20%至30%。因此,OCOP产品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找到企业进行投资,生产经营户自身也必须拥有实施的资源。
关于结合生态旅游、体验以及与国家新农村建设目标计划和OCOP产品相结合的农业发展问题,冯清荣表示,省人民委员会已出台实施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发展计划的计划。

具体来说,要制定解决方案,并将任务落实到各部门、行业、领域和地方,以便具体部署和实施。首先,在2021-2030年全省规划的基础上,着眼于2050年,组织对可参与农业旅游类型的产品进行审查;在此基础上,配合旅游厅,向省人民委员会提供建议,制定合理、科学、绿色、可持续的乡村旅游规划。
阮志咏还表示,未来一段时间,义安省将继续完善信贷和土地政策;根据《森林法》在特种用途林和防护林中发展生态旅游、度假和娱乐活动;组织对农业旅游试点模式建设进行审查和具体统计,评估每个模式的成果、不足和局限性,然后进行复制。

针对此内容,归州县代表团代表Que Thi Tram Ngoc要求农业部门领导进行评估和评论:OCOP计划的目标是开发具有地方优势的产品,但目前OCOP产品仍是自发的,因此产量不稳定,经济价值不高,而且在各个地方之间不统一。
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在回应代表们的意见时肯定道:OCOP产品的开发和认可不是自发的,必须遵循从基层开始的选拔程序,符合标准和条件才能获得认可,例如,按照规定,3星级以上的OCOP产品必须进入市场。
但产量不稳定的问题,在于各地在选择县乡重点种植的有机肥产品进行开发、提升品牌、质量、对接市场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惑。

义安省农业与农村发展厅厅长认识到上述局限性,并强调“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大家一起走”的座右铭。他指出,在不久的将来,OCOP产品必须走品牌化、质量化的道路,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开发产品。即使是OCOP产品的主体也必须关注自己的产品,并进行质量管理。“没有快速、数量多、质量好、价格便宜这种说法,”阮先生说。
在问答环节中,与会代表还提出了许多其他问题,例如: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发展的解决方案、注册农产品商标保护、提高合作社运营效率、发展林业经济;……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农业和农村发展司司长的解答和澄清。
迈向高质量、可持续的商品农业生产
乂安省省委书记、人民议会主席泰清贵代表主席总结有关内容的质询并评价道:农业与农村发展厅厅长虽然任职时间不长,但对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回答问题全面、清楚,提出了一系列当前和长期的解决方案,以克服局限性和不足,正确履行行业的职能和任务。
在质询环节,工业贸易厅厅长和科技厅副厅长针对各自职责领域回答了提问,并解答了省人民议会代表和选民关心的问题。

通过问答环节的内容,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省人民议会主席强调:义安省是农业优势省份,农业是经济支柱;然而,农业部门已经并正在受到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
义安省省委书记、人民议会主席泰成贵表示:“我省出台了多项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并已将正确有效的政策付诸实施,提高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效益,转变和创新了生产方式,转变了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应用了科学、技术和工艺进步。特别是,打造‘一带一路’产品的运动已在全省范围内展开。农村面貌日益改善,农村人民的生活也日益改善。”

然而,省委书记兼省人民议会主席指出,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即政策向偏远地区民众普及缓慢、效率低下。一些机制和政策力度不够、碎片化、重点不明确、力度不够、不贴近实际;出台了政策但拨付的预算不足,甚至拨付缓慢,因此没有鼓励对农业发展、生产规模转换、土地整理、地块交换和土地积累的投资。
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调整规模普遍较小且不稳定,没有形成大量的商品生产区和应用高新技术、实现机械化的集中生产区。
省人民议会主席还表示,科技成果转化仅在一些地方、项目和领域开展,没有同步推进,许多好模式、好做法没有得到推广,生产环节衔接不够紧密,产品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合作、产品开发、市场、贸易、产品推广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不够扎实……
针对上述情况,乂安省省委书记、人民议会主席泰成贵要求省人民委员会、各部门、地方继续有效开展宣传、推广和落实现有政策;转变认识和生产思维,朝着高质量、可持续的商品农业生产方向发展;衔接生产,实现高效。
对中央和省的机制和政策进行审查,对省属的不足内容进行调整补充,对中央属的向中央提出建议;审查政策执行情况,克服程序繁琐、不便之处;同时,通过审查,提出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有力政策建议。
省委书记、省人民议会主席还要求继续引导土地积累,发展适合有机、生态、可持续种植业和畜牧业的集中区域,应用高科技和先进技术。为此,必须推动社会化,调动资源,吸引企业投资科技研究、应用和转让。

同时,同步投资建设专业化区域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确保高效生产,支持机械化生产;在各集约化区域形成核心集群;鼓励建立农业生产联动机制:各行为体(家庭经济、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之间的横向联动,从生产投入到市场产出的纵向联动。
省人民议会主席还要求加强对主要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预测、评估和预警工作,以便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建立和完善农业农村数据库,确保管理工作有效实施,连接从生产到市场供求、追溯原产地、控制食品安全的信息和数据,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开发与乡村旅游相关的OCOP产品,保护土著文化价值。
省委书记、省人民议会主席要求省人民委员会指示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落实上述措施。省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省人民议会委员会、省人民议会代表团和省人民议会代表要监督和督促质询会的结束,承诺在质询会上接受、解释和履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