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

“长子谦”——胡志明主席的哥哥

金莲遗迹遗址 DNUM_AJZAGZCACE 16:01

“长子谦”是人们对胡伯伯哥哥的亲切称呼——他是与胡伯伯一起长大的朋友、哥哥,彼此深爱着。

1901年,阮达达回到森村居住,在为孩子们登记村籍时,父亲希望孩子们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并给他们兄弟俩取了新名字,分别为“阮达达”和“阮达清”。

阮达达本名阮生谦,1888年戊戌年出生于义安省南阳县林盛乡忠古乡黄柱村(现义安省南丹县金莲乡)。他自幼深受父系家族和母系家族爱国爱乡传统的影响。他尤其精通民间文学和传统医学,精通地理,并通晓汉语。

bna_1(1).jpg
胡志明主席的故乡。照片:Dinh Tuyen

凭借书本知识以及跟随父亲游历各地的经历,阮生谦深知在法国殖民统治和封建王朝统治下越南人民的苦难生活。从此,他燃起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人民的爱。成长过程中,阮生谦积极参与各种斗争,旨在唤醒人民群众,奋起反抗封建殖民统治。

1908年,他与弟阮必清(Nguyen Tat Thanh)一起参加了越南中部的反赋税运动(两兄弟因此受到斥责,并被顺化国立学校开除)。回国后,他与妹妹阮氏清(Nguyen Thi Thanh)参加了学者潘佩珠(Phan Boi Chau)的爱国运动。1910年,应越南大使吴吉(O-gie)之邀,他收集并编纂了义静(Nghe Tinh)的民歌、谚语和民谣。他借此机会撰写了许多批评封建殖民统治的文章。

1.jpg
阮信谦先生。照片:档案

1912年,他向印度支那总督安倍沙路提交了一份请愿书,要求保护国扩大民主自由、减税和扩大教育。

1913年,他被人民选入村委会,负责村务。他大胆推行改革,消除迷信、酗酒、赌博,并按照维新主义开化民众,收回36公顷土地分配给穷人。他秘密参与组织阮权、潘两军抗法,此事于1914年4月1日败露,他被殖民和封建当局逮捕。1914年9月25日,南方法院以谋反罪判处阮达达三年苦役。三个月后,他参与越狱,但未遂。他的刑期被加长至九年,并于1915年被流放到芽庄的巴邑。

bna_3(2).jpg
游客们聆听关于胡伯伯家人及亲属的介绍。图片:丁选

五年后,1920年3月17日,法国殖民者将他押回顺化拘留。他住在泽浦村(今承天顺化省丰田县丰和乡)。他在这里当医生救人,并开办了汉字班,教劳动人民子弟学习汉字。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心地善良,慷慨大方,总是愿意与穷人分享食物和衣服。1922年,他和妹妹阮氏清在顺化知识分子组织秘密从事反法工作。1929年,他搬到富黎村(今承天顺化省广田县光富乡),继续行医救人。

阮达达性格刚直,多次与叛徒斗争。敌人时刻监视他的爱国活动,限制他与人交往,阻挠他的人际关系。他们巧妙地用酒精毒害他,试图摧毁他的个性。

1940年2月6日,敌军允许他返回家乡。回到家乡后,他继续参加文化活动,演出爱国戏剧,教授武术,鼓励当地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操。由于这些活动,1940年7月28日,傀儡政府判处他两个月监禁,罚款20印度支那皮阿斯特,并将刑期延长至一年。出狱后,他继续社交,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同志。1942年,他在大顺山脉(南丹)的同镇山上找到了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将他挚爱的母亲黄氏嫄女士的遗体安葬于此。

Khu mộ bà Hoàng Thị Loan. Ảnh: Thành Cường
Hoang Thi Loan 夫人的坟墓位于 Dai Hue 山脉(南丹)的 Dong Tranh 山上。照片:Thanh Cuong

1946年,得知弟弟是胡志明主席后,他前往河内拜会。这次会面令人动容。他担心弟弟认不出自己,便托卫兵送了一张小纸条给胡伯伯,上面只有三个字:“达探望清”。胡伯伯捧着那张纸条哽咽了。兄弟俩阔别30多年后,只见了一个多小时。那是胡伯伯和弟弟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

随后他回到森村,在亲人和南连乡人民的爱戴中过着简朴、纯洁的生活。

1950年底,他病倒了。尽管政府和当地人民给予他照顾和药物,但他的病情仍然严重,最终于1950年8月23日去世,享年62岁。

当时,胡伯伯和党中央因国家事务忙于指挥1950年秋冬边界战役,未能返回故地吊唁兄长。胡伯伯从越北的深山老林中,向他的亲属和宗族发来一封感人至深的电报:

“听到大哥去世的消息,我非常难过。因为国家事务繁重,路途遥远,他生病的时候我无法照顾他,他去世的时候我也无法照顾他。

我在他的灵魂面前认罪,并请求宽恕一个为了国家而牺牲家庭的儿子。

签名:胡志明

阮达达-阮生谦的一生永远是我们的榜样,他爱国热情,为救国事业不懈奋斗;他是一位乐于助人、扶危济困的模范公民;他性格纯洁、正直、宽厚,淡泊名利,生活朴实、淳朴,富有爱心。

bna_4.jpg
忠山寺——胡志明主席祖先的祭祀之地。图片:黎孟胜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长子谦”——胡志明主席的哥哥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