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富不老
如果你想找一张描绘疫情两年后工人们处境的图片,或许没有比社保局更合适的地方了。从2021年至今,这些机构总是有工人们彻夜排队,等待领取一次性社保。
大量取消社会保险
两年间(2020年和2021年),一次性退保人数首次超过参保人数,分别为76.1万人和86.3万人。算上2022年全年,2016-2022年期间一次性退保人数接近500万人。
按照规定,工人失业满1年后才能领取社保,这个数字肯定不会在今年停止,因为2022年下半年工业园区的裁员潮将急剧增加。
上述现象说明了很多问题。短期来看,尽管过去两年疫情期间出台了诸多政策措施,但社会保障体系未能在困难时期为劳动者提供支持。用一次性保险金支付,无异于用未来的收入来支付当前的开支。正如一些工人所说,如果现在连饭都吃不饱,谁还敢考虑未来?
从长远来看,随着越南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这将带来棘手的问题。
一方面,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社会保险如果继续按照现在的模式运行,将无力承担“老龄化”国家的福利成本。
另一方面,对于数百万刚刚脱离社会保障体系的劳动者来说,确保足够的收入来养老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对他们来说,这是20年后的事情,并非每个人都有精力去关心。
但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这是确保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的关键问题。
![]() |
包括2022年全年在内,2016年至2022年期间,共有近500万人一次性撤离。图片来源:Thanh Tung/VietNamNet |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的数据,在平均情况下,65岁及以上人口将从2014年的7.1%增加到2049年的18.1%,相当于2000万人。
鉴于目前65%的老年人没有养老金,国家和社会的社会保障负担将非常沉重。根据统计总局中期人口普查的数据,高达16.4%的80岁以上老人独居。如果考虑到其中三分之一的老人“生活条件差”,这个数字就更加令人担忧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越南将“未富先老”。简而言之,我们积累的资金不足以应对老龄化时期。老龄化时期,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开始减少,国家和家庭的社会保障成本迅速上升。
越南的老年抚养比在东盟国家中位居第三,2015年约为10%,预计未来20年将翻一番。劳动年龄人口自2014年以来持续下降,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到2042年,届时该群体将不再占总人口的最大比例。
这一前景要求政策制定者立即采取行动,为人口结构变化做好准备。但除了口头指示和一般性决议之外,我们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计划。
作为适应老龄化最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在多次修订后依然举步维艰,目前仅覆盖38%的劳动者,而近期疫情爆发后,申请退出的人数更是急剧增加。
紧急措施
劳动部认为,到2034年,当我们正式“老龄化”时,如果没有国家预算的缴款,社保基金将无力支付。对于一个缴款水平在亚洲最高、规模约为360亿美元的社保基金体系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
![]() |
令人担忧的是,越南将“未富先老”。插图:黄河 |
将劳动力结构转向生产率更高的行业仍然是纸上谈兵的梦想,而现行政策仍然忠于廉价劳动力。
这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力问题:在高附加值行业工作的高技能工人失业的可能性更小。对于低技能工人来说,在巅峰时期被企业“榨干后再抛弃”已不再是一个孤立现象。
统计总局的《劳动和就业报告》显示,35岁以上年龄组的非正式就业数量明显较高。24-35岁年龄组的非正式就业率为47%,而35-40岁年龄组的非正式就业率为53%,40-44岁年龄组的非正式就业率为59%,44-55岁年龄组的非正式就业率为63%。
亿人口与“未富先老”风险 越南即将迎来第1亿人口,正处于2007年至2039年的人口黄金期,“未富先老”的风险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命运吗?
对于“35岁失业者”来说,重新就业极其困难,他们不得不在收入较低的非正规经济部门谋生,而家庭“少靠父母,老靠儿女”的负担则不断加重。
如果没有其他公司接受,这些工人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一次性领取保险金也就不足为奇了。另一种选择,即等待25年领取养老金,但退休年龄不确定,这只存在于政策制定者的假设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退休时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积蓄。
进一步看,劳动力市场改革是整个经济改革的一部分,目的是帮助越南摆脱中等收入陷阱。
目前我国人均收入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远未达到中上收入水平,这样的收入水平不足以保障老龄化社会。
因此,“未富先老”的压力应该成为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开放营商环境、鼓励民营经济发展致富的动力之一。
随着“老龄化”战略的转变,需要更多地借鉴人口转变过程中比较成功的国家的经验。
在亚洲,日本就是最好的例子。该国65岁以上人口目前占总人口的25%,预计到2060年将达到40%。尽管存在诸多问题,日本仍然建立了老年友好型社会、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能够承受劳动力萎缩的经济。另一个例子是新加坡,其运作良好的社会保险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劳动者的福祉。
老龄化是每个国家都必须经历的宿命。但是否妥善应对老龄化则是一项政策选择。时间还很充裕,但如果我们今天不开始行动,不到20年,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老年时代就会在等着我们。
16/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