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灾区安置区民众的悲惨故事
(Baonghean.vn)——在Tuong Duong县Luong Minh乡,有两个紧急安置受山体滑坡影响居民的项目,但五年过去了,这两个项目都尚未完工。其中一个项目耗资超过110亿越南盾,但只有6户家庭仍需安置,因为其他家庭在等待安置期间已经自行寻找土地!
多年来,每次踏入祥阳县良明乡,映入眼帘的景象都是被洪水冲垮的坚固房屋,只剩下地基和破损的墙壁。此外,还有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在路边临时搭建的破旧棚屋,等待着抵达安置区。
这个公社已经实施了两个紧急安置项目,实施期为五个月。然而,近五年过去了,两个安置区都尚未完工。在等待期间,已有八人死于这些棚屋中。没有了家,葬礼只能在路边举行,许多狭窄的棚屋甚至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一个祭坛。
![]() |
2018年洪水摧毁的房屋。资料照片 |
2次选择滑坡点作为安置区
2018年8月下旬,破纪录的洪水过后,班韦水电站被迫泄洪,下游许多房屋严重受损。许多坚固的房屋被洪水冲垮,并被卷入河中。人们不得不搭建临时帐篷,在路边避难。
在梁明乡,水电站泄洪后,31户居民被迫紧急撤离。其中,拉村12户,明芳村12户,Xop Mat村和Coi村各7户。近两个月后,Tuong Duong县批准了一项紧急安置这些居民的安置项目。安置区选在Xop Mat村。由于害怕搬迁太远,Coi村的居民要求在离家较近的地方寻找土地安置,拉村的12户居民也申请搬迁到更近的另一个安置区。因此,该项目仅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安置了明芳村和Xop Mat村的17户居民。
这项安置项目总投资超过73亿越南盾,其中超过20亿越南盾用于场地清理,其余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该项目预计耗时5个月完成。然而,由于某种原因,选定的安置区位于陡峭的山坡上,曾发生过严重的山体滑坡。当地人至今仍将这片区域称为“溪公”(Khe Cong)。
![]() |
溪公安置区目前有6户需要安置的家庭,其中只有4户已经入住。图片来源:Tien Hung |
梁明乡领导介绍,十多年前,老乡马村地区地势开阔,泥石流频发。当地政府被迫将全村和乡政府迁往别处。最初选定的搬迁地是溪公村。然而,平整土地后,还没来得及搬进去,又出现了许多裂缝和泥石流。因此,尽管平整土地已投入20多亿越南盾,但最终还是不得不放弃这片土地。
2018年,祥阳县在对一系列地点进行勘察后,继续选定该地点作为明芳村和Xop Mat村17户居民的安置区。2019年12月,当项目完成约95%时,当局开始动员民众建房。然而,当只有1户居民建好房屋时,该安置区却不断发生坍塌。具体而言,在坡顶出现一条近100米长的滑坡,最宽的裂缝约0.5米,深约0.5至1米;保护坡底和排水沟的毛石堤基从原位移位,导致坡脚下的排水沟断裂损坏。由于担心影响民众生活,当局要求民众暂时不要建房,等待稳定性监测结果。
但直到两年多之后,这片区域才进行了地质勘测,结果显示“可以安全建房,生活稳定”。然而,由于等待时间过长,17户居民中,有11户不得不自行寻找土地建房,因此需要安置的只有6户。截至目前,根据记者的记录,该安置区只有2户居民稳定居住,另外2户正在搭建临时房屋。
祥阳县经济基础设施部部长罗文泰表示,在实施17户居民的安置项目时,县里先用完了资金,但随后资金到位缓慢,导致项目延期。由于山体滑坡,该项目正在申请额外资金用于修建堤坝,总额超过20亿越南盾。
因此,这项安置项目投入的总资金超过93.4亿越南盾,而截至目前,拟议的额外20亿越南盾用于修复的费用已超过110亿越南盾。巨额资金,却只能服务6户家庭,目前只有4户家庭入住。此外,没有人确定,在额外花费20亿越南盾修建堤坝后,这片安置区是否还会继续萎缩?
![]() |
安置区发生山体滑坡。图片:Tien Hung |
疲惫地等待
在梁明乡,除了溪公村17户居民的安置项目外,拉村34户居民的安置项目也受到拖延,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据良明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魏廷福先生介绍,2014年南农水电站投入运营后,湖床沿岸有34户居民面临随时可能发生山体滑坡的危险。“居民们多次抱怨,我们不得不直接与水电站联系,但他们却没有任何行动。直到2018年7月,许多房屋开始出现裂缝,并逐渐滑落到河面上,才制定了对这34户居民进行补偿和安置的计划。”魏廷福先生说道。
紧急搬迁危险滑坡区34户居民的项目总投资为148亿越南盾。安置区位于拉村良明乡人民委员会总部后面的一座小山上。在进行项目地理位置勘察时,2018年8月底,班韦水电站下游有31户居民受灾严重,一些房屋被水冲走、侵蚀……其中,拉村有12户居民。因此,这12户居民请求搬迁到拉村,而不是Xop Mat村的安置项目,因为那里距离太远。
在良明乡提议后,祥阳县同意对项目进行调整,增加了12块地块,安置区的家庭数量从34户增加到46户。“但调整后我们发现,地块太小了,有些家庭只有100多平方米。”2“按照当地习俗,这些钱不够建吊脚楼。因此,项目不得不再次调整,拉村的12户人家不得不搬迁。所以,这12户人家至今仍处于无助状态,不知道该搬到哪里去。”魏廷福先生补充道。
![]() |
拉村34户居民的安置区也尚未完工。图片:田雄 |
据记者了解,这项紧急安置项目实施五年后仍未完工。不过,由于等不及,一些家庭已经建房入住。此外,由于等待时间过长,14户家庭不得不自费寻找场地并租用机械平整地面建造房屋。因此,该安置区目前仅剩20户需要居住的家庭。
“我们不能再等了,我们十多年前就应该搬迁了。但项目直到2018年才完工,到现在还没完工。”已经搬进安置区的村民之一魏氏良(Vi Thi Luong)说道。
Luong女士的旧房子位于Ban La村吊桥旁,由于地处南农水电站的洪水位以下,因此需要搬迁。2018年,房屋彻底倒塌。全家人不得不在路边搭建临时帐篷。8000万越南盾的赔偿金也已花光。
![]() |
虽然安置区很多项目尚未完工,但由于等待时间过长,一些家庭仍然前往建造房屋。图片:田洪 |
“过去五年里,通过两个安置项目搬迁的八名居民在等待新家的过程中,死在了临时帐篷里。这令人心碎。葬礼只能在路边举行,直到今天,一些死者仍然没有祭坛,因为他们从未去过安置区。”梁明乡人民委员会主席说道。
据魏廷福先生介绍,拉村的安置项目已基本完工,但现在又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14户居民的权利。由于等待的时间太长,他们不得不自掏腰包寻找土地建房。“他们花了数亿越南盾挖新地建房。现在,虽然他们不用再去安置区了,但他们的权利仍然存在。因此,我们认为应该给予他们。”魏廷福先生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