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59岁入党的泰裔男子的故事
(Baonghean.vn)- 59 岁时入党的泰国裔人士罗文和先生来自金山市(Que Phong)洪峰街道汉村,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对于有意愿做出贡献的人来说,入党永远不会太晚。
入党决心
2023年9月8日对于罗文和先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59岁的他荣幸地加入党的队伍。
“能加入党的队伍是我一生最大的骄傲。我努力入党不是为了任何目的,而是为了给子孙后代树立榜样,为人民和村里的事情提供便利。我想,只要有决心,什么时候都不晚……”,何先生坦言。

当他写入党申请书时,有人劝他年纪大了,还是休息吧……然而,华先生却认为,由于家庭条件太困难,他必须放弃早日读书的梦想,去寻找一条谋生之道,摆脱贫困。
现在家里经济稳定了,如果我成为一名党员,参加党的活动,定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政策,就能更好地履行好大队农民协会主席的职责。
另一方面,通过扩大会议,何先生了解到,目前农村山区党的建设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因为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而留在当地的年轻人则忙于经济活动,对村里的事情不感兴趣。因此,他想,如果像他这样的老人入党,就能为年轻人树立一个努力奋斗的榜样……

洪峰街道党支部书记罗文成介绍说:洪峰街道共有340户人家,1464人,党支部有党员63人。由于洪峰街道党支部党员来源不多,所以当听到罗文和先生表示想入党时,党委非常高兴,因为他在当地是很有威望的人物。
“党支部已派出党员支持和帮助何先生申请入学。拥有一位像何先生这样品行端正、生活作风优良、引领经济发展的党员,对党支部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也激励着年轻一代以他为榜样,学习、实践、奋斗。” 青先生说道。
桂风县委组织部部长张氏雪梅同志谈及罗文和先生的案例时表示:“通过讨论和研究,我们发现罗文和同志希望加入党的队伍,更好地了解党的政策,为人民和村庄的事务做出更多贡献的愿望非常可贵。”

在新党员罗文和家宽敞的棚屋里,金山镇党委书记黄忠通与我们交谈时说:“罗文和同志也是个典型的家庭经济建设能手。从种草、育肥水牛、奶牛,到种植甘蔗、栽种金合欢树……他什么都敢闯敢干。他决心在山香山区打造一个农业典范。”

经过多年的耕耘、筑堤、购买小型犁和铣床进行农业生产,Hoa 同志的家人把这片岩石地区变成了一个农场,种植了许多果树,如绿皮柚子、橘子、番石榴、芒果、香蕉、菠萝蜜、星苹果和蔬菜。
华同志还在山上搭建了营地,挖了池塘养鱼,饲养土鸡、水牛、奶牛……年均收入达1.5亿至2亿越南盾。目前,他还带头试点种植了100多棵槟榔树,用于种植果树。如果成功,他将推广和复制,让大家共同种植。

致力于人民和社区
洪风街管理委员会表示,罗文和先生在加入党员队伍之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为当地做出了许多贡献,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的认可。
原韩村(现洪峰街)的人们至今仍记得十多年前他坚持不懈地宣传、动员群众修建村间道路,开辟了一条3米宽的通往生产区的公路的故事。
每逢金合欢树收获季节,卡车就会上山收购,产品的价值也随之大幅提升。他还鼓励人们将低效的稻田改造成甘蔗田,因为甘蔗田的产量和价值都更高。

如今,何先生已成为党员,更加模范带头,奉献爱心,为当地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事业贡献力量。作为农民协会的负责人,他以身作则,积极宣传,动员全组成员投资建设生产经营示范点,努力脱贫致富。
光文建家境原本困难,家中有三个年幼的孩子,妻子又病了,他不得不打很多工才能维持生计。华先生与光文建共患难,鼓励并引导光文建借钱在蒲麦山上养牛。如今,光文建家的牛群已发展到7头,生活也逐渐稳定下来。

为了使大家能够交流分享生产和畜牧业经验,Hoa先生和街区农民协会还建议成立9户养猪小组,每户养猪10-20头;15户养牛小组,每户养猪5-10头;洋槐种植小组……从而配合街区管理委员会进行繁殖,增加牲畜和家禽的总存栏数;将整个街区的洋槐面积扩大到20公顷。

凭借罗文和先生的努力和贡献,他被桂风县誉为优秀农民和商人、学习和践行胡志明道德榜样的典范、善于发动群众的典范。
金山镇党委书记黄忠通同志肯定地说:“黄同志在年近60岁时入党证明,对于任何有正当愿望、决心和奉献精神的人来说,入党永远不会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