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行街上的趣事……

Thanh Quynh January 13, 2024 12:17

(Baonghean.vn)——捐地修路、照亮乡村道路……这样的故事在越南很多地区早已司空见惯。然而,在归州县周行乡,许多与此相关的趣闻轶事仍然鲜活生动,深受当地民众喜爱。

一户人家自愿捐出2000多平方米的土地来建造文化馆。

在朱行县(归州)的明田村停留,这个村庄98%以上的人口都是泰族,许多人都会被这里雄伟的社区文化中心所震撼。明田村社区文化中心占地近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300平方米,空间宽敞明亮。

bna-anh-1-ba-quan-thi-diep-sinh-nam-1969-ao-do-hien-hon-2000m2-dat-de-xay-dung-nha-van-hoa-cong-dong-ban-minh-tien-xa-chau-hanh-quy-chau-1035.jpg
关氏蝶女士(1969年生,红衣)捐赠了2000多平方米土地,村长罗春云(白衣)捐赠了1000平方米土地,用于在归州州行乡建造明仙村社区文化中心。照片:清琼

凭借现代化的文化机构体系,这里是全村 157 户人家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理想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座占地近4000平方米的文化馆园区内,有2000平方米的土地是由一个家庭捐赠的。这个特殊的家庭就是权氏蝶女士(1969年出生)的家。
明田村村长罗春云先生(1977年生)表示,权氏蝶女士家的土地面积近3500平方米,包括住宅用地、甘蔗地和农场开发用地。

bna-anh-3-nha-van-hoa-rong-300m2-tren-khuon-vien-rong-hon-4000m2-cua-ban-ban-minh-tien-xa-chau-hanh-quy-chau-hien-tai-ba-con-da-quyen-gop-tien-de-hoan-thien-lai-san-bai-2059.jpg
这座300平方米的文化馆位于归州州周行乡明田村,占地4000多平方米。目前,村民们已捐款修建游乐场。照片:Thanh Quynh

2023年,明田村制定了一项建设社区文化中心的计划。由于原先的土地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太小,难以举办文化艺术活动、会议和各种活动,村民们对此表示担忧。目前,村里的计划是扩大文化中心的建设面积,并动员邻近村民捐地以完成该项目。

为了支持村里的政策,迪普女士主动捐出自家2000平方米的甘蔗地,用于扩建文化馆。捐地之后,她家的耕作和生产面积大幅减少。

许多人感到惊讶,并问迪普夫人:“捐赠这么多土地会不会很可惜?”她笑着肯定地说:“如果觉得可惜,我就不会捐赠了。为了整个社区的共同利益,即使要捐赠更多,我的家人也愿意。”

bna-ben-trong-nha-van-hoa-ban-minh-tien-xa-chau-hanh-4700.jpg
文化馆内部配备了非常现代化和科学的设施。照片:Thanh Quynh

迪普女士的精神在人们心中广为流传。文化馆建成后,所有村民及其远在他乡的子女又捐赠了7600万越南盾,用于继续完善文化馆前的游乐场。

此前,村民们已捐款2.29亿越南盾,并贡献了1245个工作日用于修建村里的乡村道路。此外,村民们还自愿捐款7800万越南盾,用于乡村道路的照明设施安装。

“过去,天黑没电的时候,村里还是会有人偷狗偷鸡,交通事故和车辆碰撞也难以避免。但是,自从整条路翻新,安装了照明系统后,这些情况就完全消失了,村民们晚上也感觉更安全了。”村委书记郎氏鸾女士说道。

bna-anh-2-he-thong-duong-giao-thong-nong-thon-va-he-thong-den-chieu-sang-duoc-ba-con-dong-bao-thai-tai-cac-ban-lang-dong-gop-len-toi-hang-tram-trieu-dong-5897.jpg
周行县居民为农村道路系统和照明系统捐赠了数亿越南盾。照片:清琼

这里的人民齐心协力贡献人力物力建设家园,绝非偶然。因为他们始终受到来自村干部队伍的强大激励。

例如,村长罗春云捐献了1000多平方米的园地用于扩建村文化馆,并捐献了70多平方米的住宅用地用于修建村内道路。同时,村委书记和党员们也积极投身于当地的大大小小的运动和活动。正因如此,干部与村民之间的共识逐渐形成,明田村也按计划同步完成了2022年建设新农村的各项指标。

明田村村长(归州州州府周行乡)罗春文讲述了当地人民为建设家园所做出的贡献。视频片段:清琼

摒弃等待和依赖他人的心态。

在讲述动员民众落实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故事时,周行郎乡党委书记文鸿表示,泰族人民为建设文化馆、拓宽乡村道路、开展社区建设等所做出的贡献,在这个国家真的非常令人振奋。不仅是明田村,像克邦村、明州村等纯泰族村落或泰族人口较多的村庄也都非常突出。

例如,在克邦村,村民们没有等待或依赖国家援助的心态,而是依靠国家的力量,努力自主开展公共工程。去年,村民们出资超过6500万越南盾,用于建设“点亮乡村”项目。同时,他们还捐献了数千平方米的土地,用于修建村内和田间交通道路。在明洲村,村民们出资6800万越南盾;在行田村,村民们共出资2.03亿越南盾,其中1.17亿越南盾为现金,8600万越南盾为劳动日,用于开展社区工作……

还记得2021年实施防河岸侵蚀堤坝工程时,周行乡的村民们同时捐献了大量农田、菜地等土地用于工程建设吗?克邦村村长郎仲坎先生说,村民们捐献了大量土地。其中,像克邦村党支部委员郎文泰先生这样的杰出人士,捐献了超过3000平方米的耕地用于工程建设。

与泰先生一样,许多家庭也愿意捐献数百至数千平方米的耕地。“对于家庭和当地来说,捐献的土地总面积非常大。但是,为了公共利益,所有人都同意支持国家的政策,”朗仲坎先生说道。

le-hoi-long-tong-luong-nga-5246.jpg
周行乡的泰国人民正在庆祝龙通节。照片:Luong Nga

凭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对公共利益的热忱,周行县人民逐步改变了家乡的面貌。同时,他们也积极进取,经商迅速。2023年,周行县人均年收入超过4640万日元,比2022年增长7.66%。

周行县人口超过8000人,其中泰族占95%以上。这里的人们从艰苦奋斗中崛起,摒弃了等待和依赖国家政策的心态,而是怀揣着摆脱贫困、通过自身努力致富的渴望。正因如此,这片土地日渐繁荣昌盛,逐渐展现出富足祥和的景象。

郎文鸿先生——周行乡党委书记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x
周行街上的趣事……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