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农因盐面临困境

DNUM_CJZACZCABG 16:27

(Baonghean)-目前,由于科学技术应用有限,盐业生产率低,需要大量劳动力......从长远来看,需要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来可持续发展盐业。

这几天,我去琼琉县安化乡的“盐场”,盐田里空无一人。洪峰村的盐农陈明先生说:“每年春节初四,人们都会去盐田里修缮打理,但今天依然不见动静。以前安化盐田里平常有很多年轻人在干活,现在却只有妇女、儿童和老人。人们对盐业提不起兴趣,因为价格太便宜了。2013年至2014年,盐价在每公斤1500至2000越南盾之间,现在却跌到了每公斤1000越南盾。盐业根本养不活盐农。”

Thu hoạch muối tại Quỳnh Nghĩa, Quỳnh Lưu
Quynh Nghia、Quynh Luu 的盐收割。

安化乡北利村盐田里,目前有很多废弃的盐田,杂草丛生,长期未使用的储盐仓库破败不堪,漏水严重。北利村的裴文朝先生分享道:他家有250平方米的盐田,近年来国家补助300万越南盾用于修建水渠、过滤器等。但由于盐价低,我们家只剩下120平方米,不得不转行做其他产业维持生计。那块地,如果“耕”得好,一年能出盐10多吨,收入1000万越南盾;扣除300万越南盾的投入成本,剩下的钱还不够买米。

安化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春贵先生补充道:“安化乡拥有145公顷盐田。自2013年至今,国家已拨款10多亿越南盾,用于盐农维护盐田和修建过滤设施。这笔拨款有助于减少盐田的劳动力。然而,安化乡的制盐方式依然是传统的,制盐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依靠人力,生产效率低下,平均每户盐农每雇佣两名工人,年收入仅为700万至1000万越南盾。目前,全乡约有15公顷盐田荒废。”

琼闾县农业部部长阮春定先生表示:琼闾县拥有560公顷盐田,主要集中在琼顺、安化、琼寿等乡,年产盐量约为6.5万公顷。目前,盐业面临的困境是,农村地区的信贷资源对盐农来说最难获得。银行不愿向盐农提供贷款,因为他们没有资产可以抵押。企业也限制对盐业的投资,因为盐业利润微薄。目前,该县只有琼安乡的永玉盐业公司,每年生产和消费超过1万吨盐。

1
人们在废弃的盐田上放牧山羊。

采用清洁制盐技术,目前琼吕县全县仅有10多公顷用塑料篷布覆盖的盐田。然而,由于成本高昂,而盐价低廉,人们不愿扩大盐田面积。从现在到2020年,琼吕县将继续对约100多公顷的低效盐田进行复垦,将其用于水产养殖等用途。

在越南甸州省甸璧乡,盐业发展同样困难重重。甸璧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文莲表示:全乡盐田面积45公顷,有海忠合作社和海北合作社两个合作社从事盐业生产。2015年盐产量达2100吨,由于消费困难,村民盐库中剩余近1000吨盐。近年来,虽然国家出台政策扶持村民投资改善盐结晶过滤和覆盖设施,但用于生产净盐的篷布覆盖面积仍然很小,成本高昂,村民不敢投资。现在的问题是,全乡急需国家继续投资改善盐业基础设施,例如池塘、沟渠,特别是水渠系统、交通系统……

根据公社的计划,2017年,公社将按照新的合作模式建成2个盐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为盐农提供物资和材料,合作社将协调和联系,寻找产品的消费场所。据了解,演州县有190公顷盐田,从2013年至今,该县已将甸玉公社的40多公顷盐田转为出租土地,发展商业服务。目前,该县仍有150公顷盐田,分布在甸祺、甸碧、甸文、甸金等公社……由于盐价低廉,盐农不集中生产,产量减少,例如2015年全县仅产盐8000吨,比2014年减少1000多吨。

农村发展部农林产品加工与农村工业司司长詹子林表示,目前义安省产盐面积为800公顷,其中盐农自产盐690公顷,盐业企业自产盐110公顷。平均单产为90-95吨/公顷,全省年均产量为8万-9万吨。每年国家为盐农提供15-20亿越南盾的补助,用于改善盐业生产。但目前的困难在于盐业基础设施落后,手工生产技术落后,只有少数企业能够生产出洁净盐,如永玉盐业公司(琼鎏乡琼鎏镇)采用水干法生产碘盐,取代传统的沙干法,年产量达1万吨以上。琼吕、演州等地部分地区采用结晶盐生产技术,但规模不大。2016年,数百户家庭注册采用结晶盐生产技术,投资额超过70亿越南盾,但今年国家对盐业的扶持资金仅为25亿越南盾。

范长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盐农因盐面临困境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