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静苏维埃高潮

富润公祠和黄陈家祠:见证众多英雄历史事件的纪念碑

义静苏维埃博物馆 October 27, 2024 16:00

位于乂安省杜良县当山乡的富润公社和黄陈家祠。该遗址自建成以来,见证了当山人民奋斗的诸多历史事件。

从荣市出发,游客可以沿 1A 国道走公路到达遗址,在 Dien Chau 路口处向西转入 7 号公路,穿过 Do Luong 桥即可到达遗址;也可以走水路,沿 Lam 河而上,到达 Do Luong 渡口,即可到达 Dang Son。

Ông Trần Văn Cương - nguyên Bí thư Đảng ủy xã Đặng Sơn tại đình Phú Nhuận (xã Đặng Sơn, huyện Đô Lương).
陈文强先生——前任当山乡党委书记,在富润乡(当山乡,杜良县)的合影。图片来源:baoquankhu4.com.vn

今当山,古称都校地,唐朝时为怀环,先黎朝时为还阳地。清泰年间,当山隶属安山郡。1963年,安山郡划分为安山、都良两县,当山隶属都良郡。

当山是著名的桑蚕之乡。前有林江,后有山,七号公路贯穿全乡,为当山提供了宝贵的立足之地。

富润村的富润公社是杜当地区的文化中心,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和教育传统。公社建于1854年,由当地居民建造,位于7号国道旁,面朝马路。公社建筑为四柱式,三厢,弧形屋顶,椽子上雕刻着精美的双龙朝月图案,以及龙、麒麟、龟和凤凰等图案。

邓林村黄陈家庙建于1884年,供奉有抗敌保卫国家功绩、建立都邓地的祖先莫当良。庙宇分下庙、中庙、上庙三座,大门三开,门前塑有狮子和老虎。中庙内有轿子、金伞、牌位和敕令,封莫当良为上上上神,封其妻梅氏惠为上上神。上庙是供奉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祖先的地方。下庙和上庙内都有一条龙和一块用朱漆和镀金雕刻的牌位。寺院内有一座烈士纪念碑,上面刻有从1930-1931年义静苏维埃运动到抗美救国时期牺牲的该家族成员的名字。

富润公祠和黄陈家祠自建成以来,见证了当山人民斗争的许多历史事件。

当山乡是勤王运动非常活跃的一个乡。黄陈家族的子孙后代为祖国争光,其中典型的有:黄陈一先生中了大学士,担任了军师,后来成为一名将军,协助咸宜国王抗敌;黄陈绍先生中了大学士,但没有做官,而是去了安世,参加了黄花探先生的抗法运动;黄陈梅先生中了大学士,但没有做官,回到家乡为人民治病。富润公所和黄陈家祠是当年潘廷丰先生抗法运动中捐资捐物的地方。

潘佩珠在义河学校荣获一等奖后,经常前往杜登、当山等地与黄陈绍先生、黄陈大先生、陈诗宽先生、阮文牛先生等探讨诗歌文学,并开会商讨动员和派遣青年到黄陈家庙工作。富润公社和黄陈家庙是同渡运动中开办学校和聚集青年出国的场所。

1916年,黄陈绍、黄陈大、吴光三人带着胡八居(胡同茂,胡八居之子,摧毁老堡监狱的斗争领袖,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来到当山避难,躲避法国殖民者的追捕。胡八居被安排当老师,住在黄陈绍、黄陈大夫妇家中。1920年,吴光三人带着胡同茂、黎洪山等人来到暹罗工作。1924年,胡同茂从中国带回文件,前往当山宣传革命。

在富润公社,大家聚集在一起,听胡同茂同志讲述范鸿泰烈士的生平和革命活动,并号召当山青年追随父亲的足迹,出国工作。几个月后,当山公社8名爱国青年来到黄陈家祠上香,准备前往泰国,他们是:胡文卓、陈苏陈(陈)、阮文伦、阮文廉、裴文瑞、黎达教、梅文巴、胡泰。其中,陈苏陈(陈)、阮文伦同志后来都成了党在海外的优秀干部。

1928年至1929年,富润公社是当地民众聚集起来,反对地主和地主之间强制劳动、征兵和高额赋税的斗争场所。典型的例子是陈曦、陈诗龙、阮克祺和邓山等人在公社院子里为惩罚村长黄勇章和士兵而展开的斗争。

印度支那共产党成立后,武梅同志、陈文宫同志前往安山联络黄陈深、黄陈绍、黄陈台三人,建立革命根据地。为纪念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2周年,黄陈深、潘太益、陈友绍同志领导组织悬挂镰刀锤子红旗,散发传单,动员群众进行斗争。

1930年5月,党山党支部成立。为了便于领导各地区的运动,党山总委员会同意将其分为三个支部:白灵支部、白硕支部和白策支部。不久之后,红色农民协会、自卫支部、妇女支部、支援支部、青年支部等群众组织相继成立,并蓬勃发展。

1930年至1931年义静苏维埃运动期间,富润公社和黄陈家祠被中部省委和义安省委选定为集会、印制文件、存放文件、悬挂党旗、集结群众进行斗争的场所,以及苏维埃政府的公共工作场所。中部省委书记阮风色,省委干部武梅、陈文恭,省委干部陈友营、孙氏桂、阮氏春等同志曾来此指导运动。

1930年6月1日清晨,村里锣鼓齐鸣,号召民众聚集在富润村公所,聆听黄陈深同志的讲话。抗议者们准备了两天的饭团、食物和饮料。黄氏薇女士代表抗议者向河春海县长递交了请愿书。河春海县长被民众的斗志所震撼,带着五名士兵来到县长府门口签署了请愿书。这场胜利鼓舞了当山人民,使他们在6月、7月和8月继续顽强抗争,并在9月达到顶峰。

Nhà thờ họ Hoàng Trần
黄陈家祠在1936年至1939年以及1941年至1945年期间,也是党的工作基地。1947年至1954年,该祠曾作为抗法战争的武器和后勤仓库。战后,政府向11户黄陈家祠授予了功绩证书。

1930年9月8日,全州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这场斗争是在省委委员黄陈探同志的领导下精心准备的。清晨,整个当山公社就锣鼓齐鸣,旗帜飘扬,男女老少挤满街道,游行到富润公社。

八千人示威游行势头强劲,游行至当林沙洲,计划与郎田、安朗、白河、顺忠和杜良等乡的民众协同,乘船渡过林江,包围并攻占政府办公楼。法国殖民者派飞机轰炸示威者,造成九人死亡,多人受伤。9月10日晚,总委员会在富润乡组织了一场大型集会,悼念牺牲者,并发起新的斗争运动。

从9月起,当山的暴君和村长们不得不“收缩触角”,因为他们被革命控制了。公社农业委员会和工会负责管理村庄。富润公社是苏维埃政府的办公地点,直接处理公社和村庄的所有事务。

在1930年至1931年革命运动中,黄陈家有7位同志英勇牺牲,其中最杰出的是黄陈探同志。许多黄陈家族成员自愿藏匿革命干部,将家用作聚会场所,并为党印制传单和文件。黄陈大先生和黄陈宫先生卖掉了家产和田地来支援革命。

抗法抗美战争期间,富润公社曾是越老边境指挥部和越老边界委员会的总部所在地。许多会议都在这里召开,旨在调动军队迅速应对下寮、中寮、上寮和西北战场(第五边境区)的战役。

鉴于富润堂和黄陈宗祠在争取民族独立斗争中,特别是在义静苏维埃运动中的历史价值和巨大贡献,1994年9月5日,文化信息部颁发第2379号决定,认定富润堂和黄陈宗祠为国家文物。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富润公祠和黄陈家祠:见证众多英雄历史事件的纪念碑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
Cao Trào Xô Viết Nghệ - Tĩ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