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静民歌的一些特点
(Baonghean.vn)- 维和剑是在乂静族人民的劳动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于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义安的文化宝库中,《维》和《延》是义安省和河静省独具特色的两首民歌,独具特色,不会与其他地区的民歌混淆。义静省的《维》和《延》民歌诞生于数百年前,源于劳动生活,因此每一首旋律和每一句歌词都与各自的职业相呼应。
这是乂安族人民创作的两种无伴奏民歌,歌词丰富多样,反映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许多歌曲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孝敬父母、忠诚、关爱、诚实,有助于在乡村社会行为中传承良好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维族民歌和延族民歌在义安省和河静省的越南社区广泛流传。根据越南文化艺术研究院(2013年)的调查结果,在260个村庄中,人们流传维族民歌和延族民歌,其中义安省有168个村庄,河静省有92个村庄。
维和琴在音阶、调式、节奏、旋律和声部方面都具有地方特色。掌握正确的节奏、音高、时值和颤音的演唱技巧主要通过艺术家的口传心授,确保了乂静方言声音和语调的表达。维和琴的表演形式有三种:独唱、对唱和连唱。
每次演唱会通常分为引子演唱、对唱演唱、终场演唱三个阶段,其中最突出的是情歌演唱。
歌词形式有六八、六八六八、变六八(维唱)、五字(提音唱)等,简洁、易学、易记、易唱。维唱的旋律自由,取决于歌词、背景和演唱者的气质,音高不超过一个八度。提音节奏清晰,有强弱拍,3/4拍和6/8拍。这两种唱法经常交替使用。
参考
1. Nguyen Chi Ben, Bui Quang Thanh,乂静民歌,出版商文化信息,河内,2013 年。
2. 黄仲景乂静民间诗歌中的平行结构方言——保护和弘扬乂安民歌的价值,出版商乂安省,2012 年。
3. 宁越教省乂安民歌歌词中的文人气质——乂安民歌的价值传承与弘扬,出版商乂安省,2012 年。
4. 武玉庆对义静民歌的一些评论,杂志义静文学与艺术,1996年第21期,第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