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黄同志荣获河静省锦川县苏维埃村标志
河静省甘川县安化乡冯伦村和周沙村被国家认定为苏维埃村庄。这其中,有阮黄同志的热情奉献。
阮黄同志1908年出生于河静省甘川县凡新乡(现安化乡)凤伦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阮黄同志的出生地——安化,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爱国爱学精神的乡村。自幼,家人送他去学习汉语和越南语。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目睹了那里的人民勤劳坚韧,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他们的生活依然十分贫困。因此,阮黄始终怀揣着革命的雄心壮志。
1930年3月河静临时党委成立后,随即在甘川县成立了四个党支部,即良田、金诺、卡律、侨木。1930年7月17日,在寿五公社(现甘兴公社)卡律村昆草寺成立了甘川县委,阮廷莲同志任书记。
1930年底,群众革命运动日益高涨,敌人加大镇压和恐怖活动,甘川县委的许多同志相继被捕。面对这种情况,省委决定将活动中心转移到文新社北部。陈雄同志(别名黄)被派往安化县开展革命活动,在当地青年中开展教育、宣传和启蒙革命思想。一些学生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还继承了老师的道德和人格,后来成为党的骨干成员,如阮黄同志、陈道同志等。
1930年11月,阮黄同志入党,随即受上级委派进行宣传工作,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和群众组织。结果,1931年初,安化公社就建立了三个党支部。石溪河党支部包括阮黄同志(书记)、阮润同志、范渊同志、阮伯祺同志。安阳党支部包括陈道同志(书记)、陈典同志、阮文同志、陈伯德同志。安舍党支部包括阮五同志(书记)、阮仲德同志、阮仲边同志,并相继建立了红色自卫队、红色农民队、共产主义青年团、救国妇女队等群众组织。
1931年2月,在陈伯德同志家(周沙村)成立了甘川县委,委员由上级任命,有陈道、阮黄、陈田3位同志,陈道同志任书记。
成立执行委员会后,陈道同志转入石溪忠、统河一地区(属石河县)开展活动,阮黄、陈田同志直接在安阳、冯伦、安舍等地建立和巩固革命运动,积累了指导总运动的经验。
1931年2月,陈道、阮黄、陈田同志在安化大寺举行集会,宣传和鼓励人民进行革命。
在甘川县委的领导下,安化人民不断奋起抗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31年3月在芽关寺(石河县下日公社)举行的集会,来自安阳、冯伦、安舍等村和下日公社的约500人参加了集会;来自文新和下日公社的近600人参加了示威游行并高呼口号。
响应五一国际劳动节,阮黄同志和甘川县执行委员会倡议动员群众游行示威,要求经济利益,展现革命力量。1931年5月1日上午,文新乡、河一乡的群众,以及美杜乡、寿娥乡的部分党员和群众,聚集在甘川镇上祥寺举行示威游行。群众正在聆听讲话时,突然有士兵冲进来向群众开枪,造成两人死亡。
那次示威游行后,阮黄同志被抓,关押在安阳派出所。他们对他施以各种残酷的酷刑,让他死而复生,但始终无法从他身上得到任何证据,只好将他释放。
为适应新形势下领导工作的需要,1931年6月25日,安化县党部代表大会在安仁村阮祺同志家举行。新当选的县党部执行委员会成员包括:陈道(书记)、阮黄、邓仲方、陈艳、阮五、陈友。
在此期间,敌人发动了新的恐怖攻势。他们将据点从安阳转移到了丁忠(冯伦),集中兵力对人民进行搜捕和极其残酷的拷打。他们重新抓获了阮黄和阮仲方两位同志,并判处他们劳役。
1936年,阮黄同志出狱后,联系家乡同志,贯彻党的政策,成立了互助会、友好协会等群众组织。阮黄同志还在自己家里开办了民族语文学习班,直接授课。
1945年5月,阮黄同志与陈道同志、范世同同志、阮德顺同志在甘川市吉庆村召开会议,成立越盟总委员会。
1945年8月14日,越盟总委员会和区起义委员会的同志们在阮黄同志家开会,讨论组织和领导群众夺取政权的计划。
1945年8月16日,甘川各村革命力量没收了村长的所有书籍和印章。河静县夺取政权后,于1945年8月20日立即成立党建动员委员会,任命阮黄、阮友泰、陈道、范世同、阮德顺等同志为甘川县委书记。
随后,阮黄同志继续在越盟执行委员会、起义委员会、河静省委执行委员会委员、甘川县委执行委员会委员等组织工作……
阮黄同志长期从事革命活动后,选择退休。1992年,他因年老体弱而逝世,享年84岁。鉴于阮黄同志在1930年至1931年期间及之后的杰出贡献,国家授予他革命老兵称号,并向其家人颁发纪念章和国家功绩证书。
义静苏维埃是安化乡党委和人民的光辉里程碑。1966年,安化乡冯伦村和周沙村被国家承认为苏维埃村,并向国家颁发纪念奖章和奖状。阮黄同志生机勃勃的革命战斗生涯是共产主义战士的典型代表之一,在1930-1931年义静苏维埃运动中,继承了甘川县安化乡人民的爱国传统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
T参考:
-《锦和公社党委史》第1卷(1930-2005年),2006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