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

欧洲刑警组织警告生物识别系统存在风险

潘文和 DNUM_BAZAEZCACF 06:42

看似完全安全的生物识别技术,却存在诸多潜在的安全风险。欧盟执法合作署(欧洲刑警组织)在其最新报告中强调,该技术面临的威胁日益加剧。

生物识别技术,包括指纹扫描、面部、虹膜和语音识别,正在成为现代身份验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识别技术能够提供快速、便捷且难以伪造的个人验证方法,越来越多地用于保护电子设备、在线账户甚至金融交易。

Ảnh minh họa
插图照片。

由于指纹或面部等生物特征的独特性和稳定性,该技术通常被认为比传统密码具有更强的安全保障。

然而,生物识别技术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令人担忧的风险。欧洲刑警组织最近发布了一份深入报告,警告了这项技术可能带来的安全威胁。

报告指出,网络犯罪分子可以通过冒充合法用户或逃避安全系统检测等复杂技术利用生物识别系统。

其中一种值得注意的攻击方法是正在兴起的演示攻击。

这是对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一种攻击形式,攻击者提供(显示)虚假的生物特征,例如假指纹、面罩、语音记录,以欺骗系统并冒充合法用户。

例如,可以使用模仿人体皮肤表面的硅胶模具复制指纹。得益于打印技术和数字建模的发展,甚至可以打印2D、2.5D或3D形式的指纹数字副本。

不仅如此,面部识别系统还可以被复杂的硅胶面具、专门的化妆品,甚至实时面部编辑软件和深度伪造技术所欺骗,这些技术已被用来创建极难区分的假声音或图像。

欧洲刑警组织执行主任凯瑟琳·德博勒表示:“生物识别技术的滥用需要执法机构做出回应。我们需要确保始终站在打击犯罪的前沿,并维护我们安全系统的韧性。”

为了积极应对这些风险,欧洲刑警组织呼吁执法机构加强与技术专家的合作,分析、预测和预防可能发生的新型攻击。

投资培训、意识提升、威胁监控以及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至关重要。此外,监控与生物识别相关的安全事件也至关重要,以便及时发出警报并调整系统。

欧洲刑警组织的报告还强调了生物特征追踪在刑事调查中的重要作用,从数据提取到嫌疑人分析。

报告称:“这些信息使调查人员能够准确评估他们在调查期间遇到的任何身份建立和访问管理数据。”

显然,虽然生物识别技术在安全和身份验证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但确保系统安全和免受攻击正成为世界各地当局的首要任务。

据 Cyber​​news 报道
复制链接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欧洲刑警组织警告生物识别系统存在风险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