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党的十四大文件的评论:增强文化和伦理力量,促进民族发展
目前,提交党的十四大审议的文件草案正在义安省受到干部、党员和人民的关注。
.png)


我完全赞同党的十四大文件草案中确认的以下内容:“建设和完善相关机构,以发展先进的越南文化,使其融入民族认同感,并以民族、民主、人道主义和科学等基本价值观为核心。”将文化置于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国家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基础、内生资源和监管体系。
在深度融合、强劲数字化转型以及全球文化价值观交汇碰撞的背景下,构建和发展具有民族认同感的先进越南文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该文件强调文化领域同步发展,在家庭、学校、机构和社区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将文化遗产价值的保护和弘扬与遗产经济发展相结合——这是正确的方向,体现了党的新发展思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同步构建和实施国家价值观体系、文化价值观体系、家庭价值观体系以及越南人民行为准则,具有新的战略意义。这是塑造人格、培养每个越南人的道德、智慧、创造力、爱国主义和民族自立精神的基础——也是创新、融合和发展的核心要素。

我认为,为了深化这一内容,该文件需要更加明确地加以强调。文化发展之间的有机关系化学以及越南人民的发展文化是滋养和发展人格的环境;而人既是文化价值创造、传播和享受的中心,也是其主体。新时代越南民族的建设必须与塑造国家“价值轴心”紧密相连,并以此作为衡量素质、道德、生活方式、爱国主义以及建设繁荣幸福国家的愿景的标准。
此外,该文件需要明确数字时代文化发展的方向,尤其要构建健康的数字文化环境,管理和引导新媒体平台;发展与提升越南国际形象相关的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同时,要更加重视基层文化发展,缩小区域间文化享受的差距,将文化投资视为对人类发展和国家未来的投资。
我相信,通过不断完善越南文化和人民发展的观点、制度和方法,越共十四大将有力地激发越南的文化和人力资源——这是我们国家坚定迈向繁荣幸福未来的坚实精神基础。

我高度赞同提交党的十四大的政治报告草案的内容,特别是关于党的建设和整顿的部分。但是,为了适应国家新发展阶段的要求,建议该文件应更加明确地强调“文化、道德和榜样式的党的建设”的内容,将其视为与政治、思想、组织和干部建设齐头并进的战略支柱。
基层实践表明, 党的力量和威望不仅来源于正确的方针,还来源于革命伦理、亲民作风、贴近实际以及干部和党员,特别是领导层的模范精神。干部如果模范、敬业、懂得倾听人民、为人民服务,人民就会信任他们、支持他们,无论任务多么艰巨,都能取得成功。反之,当干部放松自我修养,陷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离人民群众时,党的战斗力就会削弱,人民的信任就会丧失。
因此,我建议第十四届党代会文件要继续完善权力控制机制,坚决防止和打击党内个人主义、群体利益和“自我进化”、“自我改造”的表现形式。 与此同时,必须提高对“心地纯洁、具有战略眼光、社会威望、对人民负责”的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的要求。此外,还必须补充要求各级党委、组织以服务人民的成果和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干部和党员领导能力、政治素质和公共道德的主要指标。这是加强社会信任、提升党的地位和领导力量、确保我国党在新发展时期始终不负“伦理文明”先锋队之名的根本、切实、可持续的解决之道。

为有效完成这项任务,必须建立同步机制、工具和解决方案,确保党的道德建设不停留在意识形态层面,而是成为整个政治体系中鲜活的实践。首先,必须将革命道德价值观制度化为清晰、具有约束力且受到监督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在干部考核、选拔、任命和督导的标准中。道德不能是“自愿的”,而必须是强制性标准,并辅以明确的考核和惩罚措施。同时,政治、意识形态和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向实践方向创新,避免形式主义和刻板印象;学习和践行胡志明的思想、道德和风格,需要具体化为各部门、各级、各机构和各单位的行为准则、公共服务道德和模范责任。尤其要大力发挥人民阵线、祖国阵线和社会政治组织在评估干部和党员素质和声望方面的监督作用。只有当人民真正参与监督和批评时,我们才能建立一个诚实、高效、为人民服务的公共服务体系。
同时,对党纪的检查、监督和执行工作必须坚决、公正、公开、透明地开展,没有任何禁区和例外。对败坏风俗、违反道德和生活方式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理,要与表彰和推广模范行为齐头并进,激励党员建设廉洁、强大的党文化。
以伦理道德为导向建设党,是战略性的、根本性的、长远的解决之道,确保我党始终保持其伦理道德和文明程度,成为人民的、为人民的、由人民组成的革命组织。在新时期,保持和弘扬干部和党员的革命伦理,是巩固人民群众心智、增强民族团结大集团、彰显党在建设繁荣幸福国家道路上的威望和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

通过研究党的十四大草案文件,我看到了其精心周密、科学严谨的准备工作,体现了未来国家发展和党建设的新思路。
从基层实践来看,我认为必须重视党内文化建设的内容——这对于党的建设、整顿和政治体制的巩固具有根本意义。近年来,许多基层党组织在学习和践行胡志明思想、道德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工作方式、示范精神和亲民程度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然而,在许多地方,党和政治体制的行为文化仍然带有行政主义、命令式、缺乏对话的痕迹,甚至有些地方脱离群众,引起了群众的不满。轻视党内文化,就会影响社会信任;反之,重视党内文化建设的地方,政治体制就能协调、高效、有效地运行,赢得群众的信任。
我认为,党的文化建设就是营造健康的政治环境,让每一位干部和党员都能秉持道德、公正、透明的原则行事;文化领导就是懂得倾听、理解、尊重和服务人民。这也是维系党与人民、党组织与政府、祖国阵线以及社会政治组织的“纽带”。

我建议十四大文件需要补充和重视在党的道德建设方面建设党的文化。;这是提高党的领导能力、战斗力和政治体制运行效率的重要支柱。必须将党的文化价值观制度化为领导、活动和公共服务中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干部和党员的主要指标。
党内文化建设不仅是每个干部“自我修养”的问题,更是建立廉洁、强大、为人民服务、赢得人民信任的政治体制的先决条件。党内文化是照亮社会文化的明灯,是确保我党在新发展时期始终保持道德、文明和人民信任的“软实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