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价格下跌,义安高原农民难以找到消费来源
年末是奇山县生姜收获的旺季,但目前姜田依然平静,农民们焦急地等待着买家。“收成好,价格低”,一些乡镇和村庄已经开始减少生姜种植面积,转而种植其他作物。
纳伊乡博木1村的瓦伊·谢女士今年在近3公顷的土地上种植了700公斤姜籽。2023年生姜季,谢女士的姜籽卖得不错,村里的小贩们以每公斤1.8万至2万越南盾的平均价格收购,这让她收入颇丰。然而,到了2024年生姜季,谢女士的近3公顷生姜却迟迟未收,因为她们还在等待买家。
.png)
奇山县最大的生姜“粮仓”是纳恩乡。奇山县全县约有800公顷生姜种植面积,其中纳恩乡有近200公顷。往年,纳恩乡的生姜种植面积接近300公顷。然而,由于“丰收价低”的呼声,这里的生姜种植面积正在减少。到2024年,纳恩乡的生姜种植面积将只有167公顷。纳恩乡人民委员会负责人表示,每年生姜的丰收季节是11月至12月,但现在年关已过,生姜种植园仍然没有买家。
纳伊乡妇女联合会主席魏氏莺女士表示:“2023年,村里商贩收购生姜的平均价格为每公顷1.8万至2万越南盾。然而,到了2024年,只有少数农户能够以每公斤1.0万至1.4万越南盾的价格出售生姜。”

除了Na Ngoi,Ky Son县其他一些乡的生姜种植面积也较大,例如Tay Son约30公顷,Nam Can超过30公顷,Dooc May超过25公顷……在Dooc May乡,生姜种植区集中在Huoi Vieng和Noong Han两个村。Huoi Vieng村的Lau Ba Tu先生说,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生姜。今年姜苗长势良好,产量较高,但价格下跌,没有买家。按照目前的价格,人们几乎没有利润,因为Dooc May乡距离县城近60公里,运输距离长,成本昂贵。
在南坎乡,该乡农民协会主席胡八宝先生也表示,目前南坎30多公顷生姜处于“滞销”状态,售价低廉,每公斤仅售1万越南盾左右。如果再拖几个月,田里的生姜将面临被水淹、受损和品质下降的风险。

同样面临生姜“卖不出去”困境的还有西山乡,该乡人民委员会主席武诺登表示,尽管已经过去了2024年,西山乡的居民仍然卖不出去生姜。该乡的生姜种植面积主要集中在同镇(Dong Tren)、同多依(Dong Duoi)和鲁清(Lu Thanh)三个村,总面积超过30公顷。据奇山县农业服务中心介绍,西山乡以及塔卡(Ta Ca)、芒龙(Muong Long)和杜梅(Dooc May)三个乡的生姜种植区均已达到出口企业的标准。
凭借地理标志优势,奇山姜拥有发展潜力。然而,“丰收、低价”的负面评价仍然严重影响着这种特色作物的潜力。这也是许多家庭对种植生姜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有些家庭转而种植其他作物,或者只种植自用。例如,在芒龙乡,该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武巴旭先生表示,目前芒龙的生姜种植面积很小,没有专门的生姜种植区来满足市场需求,家庭种植主要是为了自用。

在苗族聚居的高地村庄Tuong Duong和Que Phong,人们也种植生姜,但产量和面积都不大。在Tuong Duong县Tam Hop乡,生姜主要种植在Huoi Son和Pha Lom两个村。然而,据Tam Hop乡人民委员会官员介绍,过去三年,该乡的生姜种植面积持续减少,部分原因是价格不稳定,部分原因是人们转而种植姜黄。因为九青会收购和加工姜黄,产量更稳定。
在奇山县,主要消费生姜的企业是香山农业服务与手工艺合作社,年均采购量约为1000吨。不过,据该县农业与农村发展厅厅长阮春长介绍,由于人员原因,该合作社目前暂时停业。面对生姜积压的问题,该厅领导和县人委会领导也曾联系企业,争取收购生姜,但大型企业仍然“遇到困难”,因为这些企业只能通过一家信誉良好的合作社采购生姜,而且对质量、产地、确保无其他杂质,甚至还要进行预加工。

至于该省的小型本地生产设施,他们也很少直接从农户手中收购,而主要通过贸易商。例如,安山县和杜良县的一些姜汁、姜糖和姜酱生产设施也通过一些贸易商的联系收购生姜。安山县一家姜汁生产设施的老板表示,到2024年12月,该设施几乎已经采购了足够满足农历新年生产计划的生姜数量,因此不再进行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