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数十公顷盐田被废弃
(Baonghean)——多年来,甸溪乡(Dien Chau)26.65公顷的盐田一直荒废,杂草丛生。甸溪乡(Dien Chau)的选民们希望各级政府能够尽快找到解决方案,避免土地资源浪费。
26.65公顷盐田杂草丛生
田祺乡在同祺电盐合作社所属的同祺村和同祺B村拥有26.65公顷盐田。2013年,合作社代表大会根据2012年合作社改制法,同意解散同祺电盐合作社。
从那一年起,甸祺乡人民委员会管理的盐田全部被废弃。
![]() |
甸州(Dien Ky)盐田荒废多年,杂草丛生。图片:KL |
同溪村村民张思静先生是一位长期从事盐业生产的居民,他说:“我从小就在这片地里制盐,以前全家都靠制盐为生,但已经很久没制盐了。由于制盐水源经过居民区,水质受到污染,水质变甜,盐度得不到保证,产量低,一些制盐工人也转行做了其他收入更高的工作,所以大家对制盐提不起兴趣。现在人们都把盐用来饲养牛羊了。”
一片广阔的盐田,却有废弃的盐仓,简直是浪费。“我们人民希望各级政府能够制定计划,合理利用这片土地,既造福人民,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看到它被荒废,真是令人痛心。”丁先生说道。
![]() |
张思静先生是曾在奠基盐田制盐的农户之一,他希望尽快出台一项计划,将生产用地转化为生产用地,避免浪费。图片:KL |
讨论中,同基村村长阮友康先生也表示:同基村和同基B村共有近500户人家,其中约120户从事制盐业。2010年左右,人们开始停止制盐,原因有很多:首先,由于巴库水闸修建了堤坝,海水无法流入田地,所以田地需要加糖。
另一方面,人们将大量垃圾倾倒在河床,造成污染。此外,近年来,盐业生产效益低下,产量不高,盐价低廉。人们纷纷转向建筑、木工、焊接、稻米贸易、搬运和运输等行业,导致盐田荒废。在许多党支部会议、邻里会议,以及国会代表团和各级人民议会选民会议上,人们都表达了希望将盐田改作其他生产模式的愿望。一些家庭希望转向水产养殖,建造池塘养殖咸水虾和鱼等。
早期治疗计划
据了解,在包括盐田在内的田祺乡土地上,曾有来自田文乡万台村的部分农户耕种。1996年行政边界图(地图364)显示了田祺乡万台村的全部区域,共有94户、428人(持有田文乡颁发的土地使用证),位于田祺乡行政边界内。西临松邦堤坝,南接田碧乡,北接田祺乡盐田。
![]() |
甸溪乡(Dien Chau)废弃的盐田和仓库。图片:KL |
因此,田岐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张士黄表示,目前废弃盐田区处理困难在于,虽然两乡相互配合统一行政边界,并与咨询单位共同统一田标,但尚未根据“513项目——完成和现代化行政边界记录、行政边界地图和建立行政边界数据库”做出调整田岐乡和田文乡行政边界的决定。
虽然手续和文件已经齐全,但国会常务委员会尚未做出决定,因此无法与相关方召开会议制定计划并找到将废弃制盐地转化为生产的具体解决方案。
张士黄先生还表示,演州县已指示演祺乡人民委员会制定改造盐田废弃生产用地的计划。
因此,根据田溪村的计划,他们将放弃万泰村(田溪村)居民的6.2公顷土地,换取相邻田溪村的另外6.2公顷土地。一旦决定调整行政边界,公社将与各村举行会议,商定具体方案,以确保最大限度地造福人民,预计将把盐田改为水产养殖用地。
乂安省人民委员会2019年9月3日第537BC-UBND号关于解决选民诉求的报告指出:在发布调整演祺乡与演文乡行政区域边界的决定后,将6.2公顷盐田土地划归演文乡,剩余20.45公顷盐田土地划归演祺乡。省人民委员会责成演州县人民委员会指导演祺乡进行实地调查,制定合适的土地转换方案,报请主管部门审议解决,避免土地资源荒废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