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党的意志和人民的力量,雄原县到达了新农村建设终点线。
在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坚定决心下,兴原县被政府总理于2024年11月19日颁发的第1423号决定中认定为2023年达到新农村标准的县。乂安报记者就该县新农村建设历程采访了县委副书记、县人民委员会主席、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黎范雄同志。
.jpg)
在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坚定决心下,兴原县被政府总理于2024年11月19日颁发的第1423号决定中认定为2023年达到新农村标准的县。乂安报记者就该县新农村建设历程采访了县委副书记、县人民委员会主席、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黎范雄同志。
记者: 尊敬的同志,在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中,雄原县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您能否分享一下我们县在这一征程中的最初起点以及面临的最大困难?

黎范雄同志:兴原县属平原县,毗邻荣市,除优势外,也面临诸多挑战。工业和小规模工业发展不力,尤其是服务业和贸易,受荣市附近“路灯效应”的影响,发展滞后。地势低洼,位于水源末端,雨水未到,天旱未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同时,基础设施投资也急剧恶化,尤其是交通运输。因此,兴原县新农村建设起点较低,全县平均每乡仅达2.8个标准(2010年)。基础设施严重老化,许多福利工程尚未投入,经济模式小而散,缺乏多样性。
群众收入低,地方财政预算收入有限,新农村建设投入资源是从区到基层党委、政府最大的困难和担忧。



记者: 那么,兴原县克服困难有哪些独特而富有创意的方法呢?
黎范雄同志:秉持“人民是乡村建设主体”的理念和观点,秉持“民知、民议、民做、民查、民督、民享”的方针,从县到基层的全系统政治体系都高度重视宣传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责任感、自觉性和自觉性。哪里有困难和问题,哪里的党委、机关、机构负责人都要介入,不分级别、不“分配”宣传任务,不把宣传、动员和说服工作“分配给”任何层级、任何机构或任何个人。
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问题,党委、政府、机关的领导就要介入,不能把宣传、动员、说服群众的任务划分给任何层级、任何机关、任何个人,也不能“外包”给任何个人。
黎范雄同志——县委副书记、县人民委员会主席、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
在指导过程中,县明确制定了规划,明确了各乡每年迈向新农村、先进新农村和模范新农村的目标路线图,并制定了各镇达到文明城区标准和新农村区标准的目标。指导和实施的任务和责任,根据各乡镇、祖国阵线、社会政治组织在各自职责领域的标准,落实到从指导委员会到县级专业机构的各个组织、机构、单位和负责人。
特别是,该县灵活创新出台扶持机制,如向各乡实施新农村建设急需的项目提供奖金;出台专项机制,支持水泥用于道路建设,为特殊困难乡建设文化馆提供资金支持;增加发展经济模式的投资来源……该县还加强增加预算收入的措施,同时挖掘中央、省、企业的资金来源,动员群众投资,完成符合新农村建设标准的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同志,兴原县在新农村建设征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
黎范雄同志: 可以说,兴原县新农村建设之路漫长,需要付出许多努力、团结和创新。我们视基础设施投资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十多年来,该县已投入近4.09万亿越南盾用于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医疗卫生和教育设施的更新升级;其中,人民自愿捐款近1.06万亿越南盾,这体现了宝贵的共识。
我们认为基础设施投资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黎范雄同志——县委副书记、县人民委员会主席、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
全区硬化道路里程由最初的500多公里增加到1340公里。堤坝、水渠、学校、文化体育设施等均按标准建设。乡镇卫生院100%达到国家标准,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3%以上。




除基础设施建设外,兴原县还特别注重投资建设与各村同步的文化体育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将文体活动融入日常活动,为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做出贡献。兴原县注重维护绿化、清洁、美丽的景观,为人民创造清新宜居的生活空间,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经济方面,兴原县大力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形成一批安全蔬菜生产区、高科技农业模式,高科技农业区总面积达6500多公顷,占农业用地面积的56.3%,平均产值达1.2亿越盾/公顷/年以上。

-0d4286057cfd95bb557762ca0132bdf1.jpg)
.jpg)


全县共有440多家企业、7个手工艺村,以及VSIP工业-城市-服务园区,园区内有34个项目正在运营,为数万名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这为雄原县及周边地区未来工业、服务业和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动力。得益于此,人均收入大幅增长,从2010年的1590万越南盾增至2024年的5500万越南盾。贫困率大幅下降,从2010年的14.9%降至2024年的1.2%。

兴原县从一个贫困县,如今已按照政府总理第11423/QĐ-TTg号决定达到新农村县级标准;17个乡中的17个乡已达到新农村标准,其中4个乡达到先进新农村标准,1个乡达到模范新农村标准;兴原县镇已达到文明城区标准。传统农村正与乂安省乃至全国的总体发展同步发展。


记者: 亲爱的同志们!兴原县举行仪式,宣布并接受政府总理关于该县达到新农村标准的决定,该决定将于2025年7月1日结束县级行政单位制度。那么,重组后,兴原县各地方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
黎范雄同志:设置乡级行政单位、实行两级地方政府模式,是党和国家为精简机构、提高运行效率而采取的重大而正确的政策。从今以后,虽然不再使用“雄原县”的行政名称,但这片拥有555多年历史的土地依然存在,“雄原”这个名字——寓意“从头发展”——将永远铭刻在每个公民心中,成为调整后的雄原县各乡党委、政府和人民继续奋力前进的动力。

十多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将成为地方继续奋斗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特别是,目前,雄原县2021-2030年区域规划(展望2050年)已获批准,目标是将雄原县发展成为乂安省集工业、服务贸易、高科技农业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重点经济区。
这是兴原县各乡密切跟踪、落实的重要基础,确保发挥经济核心作用,成为乂安省行政中心南部战略卫星城,成为乂安省发展版图上的一个亮点。
记者:C感谢您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