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好模范文明公社建设
(Baonghean) - 西孝公社(太和镇)于1995年从西孝一农场分离出来,至今已有20年的建设发展历史。该公社自然土地面积超过2500公顷,人口约8100人,分布在20个村庄。作为从农场分离出来的公社,西孝公社规划完善,大多数家庭为农场工人,545号和531号省道贯穿该地区……因此,它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具有诸多优势。
然而,在实施国家新农村发展目标计划(NTM)的过程中,西孝公社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基础设施必须在短时间内按照NTM标准同步重建,需要巨额资金,而预算却有限;咖啡、橡胶、甘蔗等价格波动……影响了民众力量的动员。面对这一现实,2011年,西孝公社党委在接受上级政策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成立了指导委员会,随后成立了建设管理委员会、工作组和NTM社区监督委员会;指示20/20个村成立分委员会,负责宣传和组织群众按照计划实施……
![]() |
西孝公社(太和镇)党委、人民议会和人民委员会总部。 |
首要的是引导经济结构向生产多元化转变;逐步挖掘地方潜力,将经济转向发展小规模工业、建筑业和贸易服务业;为家庭经济发展创造最大便利,增加人民收入,调动资源……凭借巧妙的领导措施和及时的扶持机制,该公社从5项标准开始,在3年内又实现了10项标准,并大胆登记,在2014年完成,集中完成剩余的3项标准(西孝公社不必申请农村市场标准,因此只需升级)。到目前为止,已达到19/19项新农村建设标准,公社技术基础设施基本投入,农村面貌按照新农村标准改变;4年内,生产总值几乎翻倍,从2011年的1590亿越南盾增至2015年的2840亿越南盾; 2015年人均收入达到2700万越南盾/年,贫困家庭比例仅为2.23%;该乡经济结构实现了较为合理的转变……
为实现NTM目标,公社共筹集并投入了超过3236亿越南盾的资金,其中,民众贡献了2043.7亿越南盾用于翻修房屋和修建乡村道路,占投资总额的63.1%。为修建文化馆和乡村道路,每人至少贡献5万至7万越南盾,最高可达100万越南盾。文化馆修缮或维修时,除了市政府的支持外,公社还拨出预算,支持项目总值的20%;西孝一农场则支持土地用于修建文化馆和游乐场。
![]() |
Nguyen Thi Cau 女士位于 Tay Hieu(太和镇)Phu An 村的畜牧场。 |
西孝公社成绩斐然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发展产业、生产模式和增加群众收入。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该社配合西孝一农场运用科学技术培育橡胶树和咖啡树,指导实施发展经济作物和果树项目,发展家庭农场模式。目前,该区有10个家庭农场,每户年收入5000万至1亿越南盾,富安村阮氏球女士的农场年营业额达数十亿越南盾,年利润约3亿越南盾。自2006年引入养蜂业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全区蜂群已达1692个,其中有2个手工村和1个养蜂业认证村。此外,为了发展专业,协会和工会定期协调组织职业培训班,转让科学技术,开发和复制散养鸡、西瓜种植、教授养蜂产蜜、果树种植等模式……
每年,公社人民委员会都会安排各村参加职业培训,重点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培训工人的比例,为该地区的企业发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到目前为止,除了农场、公司和咖啡加工企业外,公社还有9家企业和302家机构,从事建筑石材开采、运输、机械、土木木工、建筑材料和饲料供应、食品服务、建筑等行业,为90%以上的当地工人创造了稳定的就业机会。
该公社还十分重视规划和投资,改善交通基础设施、设施和文化机构。在实施新农村建设计划的四年中,该公社组织调动群众力量,争取上级帮助修建了42.63公里的社村公路。与西孝一农场配合设立田间标志,修建79.5公里田间公路,完善交通体系,确保生产出行便利;实施农村交通的总成本为614亿越南盾。截至目前,西孝公社有3/3的从幼儿园到中学的学校和卫生站达到国家标准;20/20个村有文化馆,19/20个村有标准的体育场地;公社已没有临时房和危房,符合建设部标准的房屋家庭比例达到80%以上;多年来,安全秩序和政治体制保持强劲,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西孝公社党委副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阮廷珠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表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虽然还存在很多困难,但公社得到了西孝农场和咖啡橡胶公司领导的及时协调和帮助,最困难的是村里的文化设施和机构都是新建的、宽敞的;其次是环境方面,在群众的共识和支持下,参与建设并顺利实施了9个村的垃圾清运项目……
西孝公社获得省人民委员会新农村标准认证之际,也恰逢该公社成立20周年。这是公社回顾过去发展历程、制定下一阶段发展目标的契机。在继续提高新农村标准质量的同时,西孝公社力争成为模范文明公社,并与市政府共同创造条件,在未来几年内完成城区扩建改造的目标。
N.Hai - T.Huong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