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风县希望通过种植肉桂树消除贫困
桂风县素有“桂林之乡”的美誉。除了保护现有桂林,该县还在种植60万棵桂林树,为少数民族提供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肉桂中的希望
年底了,边境乡恒田乡的人们忙着清理山上的野草,种植桂树。永田村的罗文怀先生家刚刚在家后的山上栽种了近4公顷的桂树。怀先生兴奋地说:“他们家种桂树几十年了,但数量不多,只在白千层园里间作。”

今年,政府出台了扶持育苗的政策,所以他们家把整片山地都改种肉桂了。苗一到,他们家就组织人力挖坑栽植。按照公社农业工作人员的指示,肉桂苗被从盆里取出,栽成行,行距2米,每棵树施肥一把。由于幼苗只有30厘米高,他们家要保护好它们,防止它们被牲畜啃食,如果发现有树木枯死,还要定期清除杂草和枯枝。
“现在家里的经济状况比以前稳定了,这棵桂树会得到更好的照料,等它完全成熟后就可以采摘和修剪了。预计4-5年后,就可以采摘,修剪枝条,然后卖给商贩。希望这棵新树能带来高经济效益,帮助家里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罗文怀先生分享道。

观察发现,在永仙村,许多农户都有三四年树龄的肉桂园,而且这些肉桂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照料。当地居民表示,以前山地主要种植相思树和木薯,但后来意识到肉桂树的价值更高,就改种肉桂了。
当地一位居民说,他家以前种的是金合欢树,只要5-7年就能收获,但种子、肥料、养护等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开辟金合欢树采伐道路的成本非常高昂。种植肉桂期间,他们得到了扶持,如果肉桂树还没到采伐的年龄,还可以定期“取短期养长期”,修剪枝叶出售。
行善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吕氏薄女士表示:“这里具有种植肉桂树的潜力和优势。过去,乡里的人种植这种本地肉桂树,并通过修剪树枝获得稳定收入。目前,行善乡有147公顷的肉桂树,分布在6个村庄。与种植金合欢树相比,种植肉桂树的收入更高。虽然金合欢树每5-6年采伐一次,但之后必须重新种植,而肉桂树只需种植一次,可以采伐数十年。当树长得太大时,人们会砍伐整棵树,商贩会购买整个树干、树叶、树枝和树根,因此价值很高。”

吕氏薄女士补充说,今年当地计划种植6.1万棵桂树,占地近30公顷。截至12月初,人们已收到4.7万棵桂树苗,种植面积超过20公顷。所有种植桂树的居民都获得了国家“国家目标计划”提供的桂树苗的支持。“当地政府进行了宣传,并指导人们在种植后如何保护桂园,例如搭建铁丝网围栏,防止牲畜破坏;同时,定期清除杂草,确保桂树能够快速生长。”吕氏薄女士说。
周金乡党委书记何明俊表示,杂交金合欢树面积减少,意味着桂树面积增加。这表明人们懂得选择经济价值高的树种进行投资,也证明他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因为只有生活水平提高,他们才有条件投资长期作物。何明俊补充道:“周金乡的桂树种植面积近200公顷,如果桂树价格保持稳定,种植面积肯定还会扩大。”
需要一个加工厂
据桂风县统计,目前桂风县肉桂种植面积近750公顷,主要集中在周金、行地、南吉艾、芒诺、周通等乡。这些肉桂种植区大部分是多年前种植的,树干高大,长期以来人们通过修剪树枝、卖给商贩来开发利用,创造了重要的收入来源。

桂风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范黄迈先生表示:作为2021-2025年国家目标计划下农业生产发展支持子项目的资金来源,桂风县除了支持奶牛、山羊、猪等养殖外,还种植肉桂等作物,帮助人们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据此,到2024年底,全县将种植60万棵肉桂树,占地240公顷,使该县肉桂种植总面积达到近1000公顷,成为多年生作物,有望成为人民可持续的扶贫树种。为了向地方供应足够的树苗,自2024年初以来,该县苗圃一直在培育符合出口标准的树苗,供当地人民种植。种植完成后,该县将进行验收,直接支持人民,国家目标计划将拨款26.7亿越南盾。

桂风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裴文贤先生表示:“本地肉桂树的特点是精油含量高。肉桂不仅是制药和食品加工行业的宝贵原料,其木材也适合制作家用木制家具。作为一个主要依赖林业的地区,肉桂树不仅是脱贫致富的良树,也是造福当地少数民族的良树。”
桂风县的政策是鼓励企业投资本地加工厂,以提高桂树的价值。目前,由于该县尚未建立加工厂,当地居民采摘的桂皮产品被卖给商贩,再运往其他地方加工,导致桂皮产品的价值下降。因此,当地希望企业投资桂皮加工厂,让当地居民安心种植桂皮。
桂风县是边境地区,也是该国贫困县之一,贫困率高达30.09%。发展肉桂种植,配合种植其他作物和畜牧业,旨在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创造收入,实现可持续减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