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党委参与经济发展

清琼 February 25, 2019 19:43

(巴新)- 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许多经济发展新模式、新举措陆续落地,为充分发挥义安省西部各县的潜力和优势、吸引投资资源做出了贡献。由此,产业产值不断提高,助力当地群众持续脱贫致富。

经济思维转变的过程

在前往会图乡蒙族最大的奶牛养殖场会卡村的路上,奇山县委书记魏会同志向我们讲述了当地蒙族的敢想敢干的老农民邓多措返乡开荒经商的经历。

2000年,生活尚且艰难的Denh Dua Cho听信坏人的指使,背井离乡前往老挝,因为他以为老挝土地广阔,移民生活富足安康。他轻信不疑,总想着过上好日子,于是变卖了所有家当,带着妻儿偷渡到老挝。

然而,当他抵达异乡时,却发现情况截然相反。在异乡的生活比故土艰难困苦不知多少倍。历经三年艰辛,全家收拾行装,返回故乡。

奇山县委书记魏会同志(左二)与友立乡群众亲切交谈。图片来源:档案馆

获悉消息后,会图公社党委立即赶来慰问赵先生一家,并直接联系青年志愿者第八队,指导赵先生采用半放牧方式育肥牛的技术。在会卡山开垦的5公顷土地中,赵先生被指示分拨土地,用于接收象草种子种植。

哪里草好,他就借钱养牛。经过十多年的轮作,赵先生家的牛群总数如今已超过40头。每卖一头牛,他都会把净利润用来投资建造宽敞的牛舍系统,这样冬天来临时,牲畜们就不用再挨饿受冻了。

Denh Dua Cho先生家每年收入高达1.5亿越南盾,成为村里经济发展的典型。

受赵先生成功的影响,会都乡的许多苗族家庭开始放弃放牧习惯,开垦土地用于耕种。得益于此,该公社的牲畜数量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已拥有超过5000头商品奶牛。

Ông Dềnh Dua Chò (bản Huồi Khả, xã Huồi Tụ, Kỳ Sơn) chăm sóc đàn bò của gia đình. Ảnh: Thanh Quỳnh
Denh Dua Cho 先生(Ky Son 市 Huoi Tu 公社 Huoi Kha 村)负责照顾家里的奶牛。照片:清琼

奇山县委还指示各级党委支持、指导在13个乡创建农场和家庭经济育肥牛示范点,重点是会图、多梅、景德、西山、芒提、芒艾等乡;在4个乡(即丘留、大佳、友剑、友立)创建信德杂交牛养殖示范点;在保胜乡创建水牛养殖示范点;在芒艾和南坎2个乡创建山羊养殖示范点。

认识到发展半放牧畜牧业、取消散养放牧模式对消除饥饿、扶贫济困人民的有效贡献,迄今为止,在国家的支持下,全区少数民族已种植700多公顷象草和VA06草,用于饲养水牛和奶牛。目前,全区奶牛存栏量多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状态,总存栏量超过6.5万头。

Cây gừng đã đem lại nguồn thu nhập cao cho người dân huyện Kỳ Sơn. Ảnh tư liệu
姜苗为奇山县居民带来了高收入。图片来源:文件

未来一段时间,奇山县将继续完成创建地理标志、打造“奇山姜”产品集体品牌等经济目标;实施应用科技进步打造奇山县芋头精耕细作示范项目、打造绞股蓝、山药、山苦瓜等药材商品化生产加工示范项目。

同时,复制已获得成功并带来高经济效益的模式,如在义安第八青年志愿者队(起山县会图乡)和义安第十青年志愿者队(起山县那诺乡)集中投资提高按照VietGAP标准开发生产和加工掸族雪茶的能力;在种植水稻的乡开发产量高、品质好的耐寒水稻品种;集约化种植优质糯稻品种N97。

为支持有资金群众发展生产,党委积极动员银行做好信贷工作,满足群众发展经济的贷款需求。目前,奇山县共有10515户家庭借款,每户平均借款2550万越南盾。大多数群众有效利用资金发展生产,逐步摆脱贫困,人均年收入近2100万越南盾。

Mô hình ứng dụng KH&CN sản xuất lúa giống JAPONICA tại bản Nan Lượng, xã Hữu Kiệm (Kỳ Sơn). Ảnh: Thanh Quỳnh
越南祈山县友剑乡那良村,运用科技手段种植粳稻的典范。图片:Thanh Quynh

将潜力转化为力量

如果说畜牧业是奇山县的优势,那么经济作物种植,尤其是茶叶,则长期以来一直是安山县人民的主要作物。在这一过程中,兴山乡脱颖而出。近年来,该乡将许多科技进步应用于茶叶的养护和加工,以提高生产效率。

兴山公社党委书记武文贤在溪汉山脚下两公顷茂盛的茶园前驻足,他说,十多年前,溪汉还是一片荒山,直到范文贵先生把茶树引进这里扎根。经过多年的培育,茶树不仅为他一家带来了相当理想的收入,稳定了生活,也为他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前提。

Chế biến chè ứng dụng công nghệ cao của gia đình ông Phạm Văn Quý (xã Hùng Sơn, Anh Sơn). Ảnh: Thanh Quỳnh
范文贵先生家族(英山县兴山公社)的高科技茶叶加工。照片:清琼

2016年,JICA启动了一项参观培训项目,学习高科技茶叶生产模式。5村党支部和当地党委提议派桂先生参加。作为一名具有克服困难、好学精神的党员,桂先生成为了培训班的领军人物之一。从此,他清楚地了解了运用日本技术进行茶叶种植和加工的流程。

培训班回国后,在JICA的支持下,桂先生投资购置机械设备,建立了茶叶加工车间。据估计,桂先生的茶叶加工厂每年消耗鲜茶芽2万多吨,成为兴山乡鲜茶芽的主要消费户。

兴山乡的茶树按照越南良好农业规范(VietGAP)标准种植,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图片:文件

兴山公社还拥有4家茶叶加工厂,供应当地近80%的茶叶产量,帮助当地群众解决了原材料的产出问题。这得益于公社党委、政府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他们投入大量资金发展茶叶生产,优先发展该公社的主导经济作物——茶叶。自此以后,茶叶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已达到近520公顷,人均年收入超过4300万越南盾。

可以看出,发挥干部党员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许多山区全面深入转变经济结构创造了前提。

得益于此,2014年至2018年期间,义安省西部地区平均增长率估计为8.5%,比全省平均增长率高0.91个百分点。2018年人均收入也有所增加,估计为2650万越南盾,比2013年增长1.53倍。农业领域,甘蔗、茶叶、橡胶、柑橘等原材料产区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生活逐步稳定,持续发展。

会山乡(Anh Son)2村张武黄先生利用以色列现代技术种植甜瓜的模型。图片由会山乡供图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当党委参与经济发展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