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集:克服“瓶颈”
山区在建设数字化社会和数字经济方面仍面临诸多困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因此,帮助山区获取和应用数字技术,除了要有效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机制外,还需要同步参与,激发动力,逐步破除“瓶颈”,鼓励和支持数字化转型成为山区发展的资源之一。


清福 - 怀周四 • 2024 年 9 月 25 日
山区在建设数字化社会和数字经济方面仍面临诸多困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因此,帮助山区获取和应用数字技术,除了要有效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机制外,还需要同步参与,激发动力,逐步破除“瓶颈”,鼓励和支持数字化转型成为山区发展的资源之一。

进入七月,在边境的启山县,我们正骑着“战马”前往高原出差,从孟县前往纳伊乡执行事先安排好的工作内容。启山县人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提醒我们:“这个时候,早上经常有浓雾,下午和深夜经常下雨。但最怕的是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山洪暴发和山体滑坡,所以一定要小心。” 我们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在义安省西部地区工作了,对当地人民的艰辛和匮乏早已耳熟能详。除了自然环境、气候和地形的恶劣之外,信息技术的局限性也是各方面发展的一大障碍。

例如,2024年7月初,我们前往距离芒森镇50多公里的那诺乡,需要会见富国二村及该乡一些偏远村庄的干部。经过多次电话沟通,乡党委副书记贾巴焦先生说:“目前富国二村没有信号,想见村里的干部,得请人直接联系。通常,得晚上去他们家。白天,干部和群众大多在田里干活。乡人委会有公文或请柬需要送到富国二村,就得派人亲自送过去。对于紧急需要立即联系的事项,我们……‘无能为力’。”
到了乡人民委员会,和专职人员商量着去村里之前需要的乡里报表资料,和一些等着办个人手续的人坐在一起。那艾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刘巴卓先生在电脑屏幕前坐立难安,电脑启动慢,亮一下就灭了,他叹了口气说:“又停电了,大家再等等吧。雨季电力不稳定,一天要停好几次,电脑用了快十年了,运行很慢。现在文件、资料主要通过IOffice系统,想快点办也办不成。”

交通不便、气候恶劣、自然灾害频发,许多村寨至今仍未通电、没有电话信号,成为制约高原地区数字化转型的“瓶颈”。
谈及这些不足,信息通信部副部长武仲富表示:“在数字政府建设方面,到2024年6月,义安省大部分乡镇已实现移动通信信号覆盖至乡镇中心(数字基础设施)。然而,全省仍有60多个村庄尚未接入国家电网,因此这些村庄尚未实现电话和互联网信号的覆盖。此外,许多地方虽然已接入电网和互联网信号,但传输质量仍然不稳定,由于地理位置距离或传输线路问题,经常出现断线现象。
然而,基础设施和技术“瓶颈”并不是制约山区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应用速度和质量的最大障碍,最大的“瓶颈”是人的思想认识,包括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我们Co Phat 版本是丹莱族的一个小村庄,位于昆强县布玛国家公园的核心区。从蒙山乡中心到古发村的道路长达20多公里,主要是湿滑的土路,途经6座桥梁,其中包括1座吊桥和5座横跨溪流的临时竹桥。
古发村党支部书记罗文灵先生表示,村里有电、有电话信号、有网络信号,但这些信号并非随时可用。因为很多地方没有信号,通讯中断。如果想在网上查阅资料或办理手续,除了要有智能手机外,还得找个“没信号、信号强”的地方才能用。罗文灵先生补充说,村里年轻人大多在外地打工,家里的老人也不用智能手机,所以在网上办理手续、更新资料和文件非常有限。如果需要办理手续,人们必须先去公社中心,然后向公社官员寻求指导和帮助。
在网上看资料或者办理手续,除了要有智能手机之外,还需要找一个“无信号、信号强”的地方使用。
La Van Linh 先生 - 孟山 (Con Cuong) 共发党支部书记

谈到这些局限性,安山县乡级人民委员会办公室的一位官员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承认,仍有官员为民众办理网上行政手续:“大多数年轻人,当我们推广办理网上行政手续的应用程序和操作时,他们很快就能掌握并立即执行。年轻人认识到数字化在记录和流程方面的优势。相反,老年人的吸收和执行网上操作的能力有限。”
此外,许多人并不使用智能手机,因此几乎不可能鼓励他们应用数字技术。人们在接收政府普及的在线行政程序信息时,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但在电脑上操作时却感到困惑不已,浪费了大量时间。他们甚至会犯错,不得不反复修改。在文件处理高峰期,官员们有时不但不指导人们正确操作,反而会代替他们处理。

与此同时,据多地乡镇人民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反映,数字化政务服务系统的基础设施和数据库仍在升级改造中,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民事登记软件系统尚未实现与省级行政手续信息系统和民事登记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同步,有的甚至没有与专门的民事登记软件同步。目前,群众已提供证件更新二级电子身份证账户,但用于代替原件和纸质文件办理行政和民事业务的证件同步工作进展缓慢。行政手续办理材料的数字化转型和在线提交进程尚未完成。一些行政手续已实现在线提交,但仍需提交纸质文件进行比对和保存,群众尚未充分享受到在线提交的便利。

武重富进一步谈及山区数字化转型的“瓶颈”问题,强调目前,义安省各级部门、部门和机关正按照“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三大支柱,在安山县、归合县和义禄县的3个乡加快推进试点工作。试点实施初期,虽然已经实现了既定目标,但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例如:电子商务发展和农产品入驻电商平台等方面成效不明显;虽然在乡镇开展智慧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已初见成效,但这些服务惠及群众的效益并不高。

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在获取信息技术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因此,要提高应用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技术发展山区经济的能力,必须克服诸多困难和挑战。开山乡(英山)人民委员会司法和民事地位官员潘氏翠蓉女士表示,至今仍有许多人保留着通过传统方式办理行政手续的习惯。因此,为了让人们看到线上办理的好处并掌握线上办理的途径,需要时间和有效的宣传手段来改变人们的认识。

除了需要各级领导和干部的强有力领导外,在地形、人口和少数民族较为特殊的山区,信息技术的普及仍然十分困难。大多数山区居民,尤其是中老年人,难以获得信息技术。年轻人的响应能力更强。然而,老年人是社区传统发展资源的掌握者,而年轻人在这方面的能力有限。
在发展过程中,老年人要应用信息技术,必须提升自身能力。如果他们无法使用,就必须依靠子孙后代的帮助。因此,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经济发展,必须有培训项目帮助人们提高获取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代际合作的能力,共同提高效率。当人的因素得到适当的支持和发展时,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投资将是有效的,并能够帮助数字化转型进程和数字技术发挥作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关于2024年义安省数字化转型的1004/KH-UBND计划中,省人民委员会已指示各部门、地方按照具体目标落实各项内容。其中,经济目标达到地区生产总值(GRDP)的10%左右。80%的15岁及以上人口在银行或其他持牌机构拥有交易账户。在数字化社会方面,力争45%以上的手机和智能设备用户能够访问和使用电子政务服务和智慧城市服务。50%的成年人使用电子支付服务。
对于克服困难和限制,1004号规划也明确提出:要研究报请主管部门出台信息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的最低支出比例、指导价和标准等政策;鼓励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聘请数字化转型专家的政策;社区数字技术团队的支持政策。梳理并消除区域信号缺口,确保移动电信网络速度。协调加快光纤网络和宽带移动网络覆盖所有村镇和居民区,快速提高互联网用户特别是农村地区互联网用户普及率,提高连接容量和网络服务质量,弥补宽带网络连接空白区和缺口。

在高原地区的数字化转型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数字化转型强调的是转变,即从现实环境向数字环境的过渡,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首先是观念的转变。因此,不能操之过急,因为改变习惯和思维方式需要时间和路线图,尤其是在高原地区和偏远地区等特定区域。事实上,在成功试点数字政府建设的地方,已经显示出领导干部强有力的、统一的参与。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需要优先考虑三项内容:发展电子商务;推广非现金电子支付;实施社区旅游模式和智慧农业旅游。”——信息通信部副部长肯定地表示。
山区数字化转型,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数字化转型强调的是转变,是从现实环境到数字化环境的状态转变,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首先是认识的转变。
Vo Trong Phu先生 - 信息和通信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