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庆祝五一中学建校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知识的播撒与梦想的培育

黎清玄——党组书记、校长 November 11, 2025 08:55

50年前,义丹县富贵镇第一所工人子女学校——第一至五年级中学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尽管历经诸多阶段、诸多艰辛与挑战,但“教好学好”的校训始终被一代又一代的师生所践行,使这所学校成为义安省教育界的一颗璀璨明珠。

0ngang(1).png

黎清玄-党组书记、校长

五十年前,1-5中学成立,这是义丹县富贵镇第一所工人子女学校。半个世纪以来,尽管历经诸多阶段、艰辛与挑战,但“教好学好”的校训始终被一代又一代的师生所践行,使这所学校成为义安省教育界的一颗璀璨明珠。

phungang1.png

1-5中学成立于南方解放和国家完全统一后的几个月。当时,全国上下都在积极开展劳动生产竞赛,努力克服战争遗留问题,建设一个独立、和平的越南,迈向社会主义道路。

学校最初名为“1-5农场工学高中”,自建校之初便蕴含着特殊的意义。这所学校是1-5国营农场领导和义静省教育厅领导共同的愿望,他们希望为工人的子女提供一个学习、工作和生产的场所。在学校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农场工人也率先参与了开挖、平整土地、打地基、砌筑校舍和铺设第一块砖的工作。新学校最初只开设了三个八年级班,其中超过80%的学生来自1-5农场、东孝农场和滨义农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滨义农场的学生享有优先住宿待遇。

Phòng truyền thống của nhà trường ghi dấu ấn 50 năm xây dựng và phát triển
学校的传统教室标志着学校建设和发展50周年。

与此同时,教职工和行政部门也只有寥寥数人,其中许多人是从农场调来的。校长黎文豪(Le Van Hoe)曾是南方的一名军校生,在军队服役期间被召集到北方参与农场建设,现在负责农场的文化教育工作。其他人员则有的原设计部门员工,有的曾在匈牙利学习的电子工程师,还有一些是退伍老兵。

回想起建校初期,曾任校长的张忠山老师至今难忘“百般艰难的开端”。当时,教师和员工团队都年轻缺乏经验,基础学科体系也十分薄弱。与此同时,学校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执行一项全新的任务、采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应对一种全新的局面:我们学校与普通高中截然不同。这里的新特点在于,教师不仅要传授通识知识,还要在校内组织、指导和开展劳动生产活动。然而,当时的学生并非通过入学考试,而是通过特殊途径选拔。学校要求极高的产出,但学生的素质却不成比例。

后来,困难促使学校师生共同努力。秉持着“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理念,当时的学生们除了住在宿舍外,还实行着接近教师标准的作息制度。除了上学,每周农场都会安排学生们从事适合他们年龄和心理状况的劳动。学校的气氛如同当地的生产车间一般充满活力和生机,既有条理,又纪律严明,学生们斗志昂扬……

Ảnh tư liệu
照片存档
Lễ tổng kết năm học 1991 - 1992
1991-1992学年闭幕式
bna_6-95d0d63b981409f773b7b0b67fe1ee3d.jpg
phungang2.png

学校五十年的建设发展历程中,也经历了多次更名和合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受国家整体经济困难的影响,学校学生人数大幅下降,因此在1992年,学校与一所中学合并,更名为第一五年级中学。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学校持续发展壮大,直至1997年,中学部独立出来,成立义平中学,学校再次更名为第一五年级高中。自2000-2001学年至今,学校一直沿用第一五年级高中的名称。

回顾五十年的历程,如果将建校之初比作播撒在贫瘠土地上的一粒种子,那么今天,一五中学已茁壮成长,成为一所宽敞现代的教育机构,一个值得信赖的教育地标,几代人的骄傲。学校从最初的三间教室发展到如今的三十个班级,拥有1320名学生。教学设施也从简陋的教室变成了宽敞的校舍,达到了国家标准,并通过了二级质量评估。教师队伍也发展壮大,拥有76名干部,全部达到标准,近27%拥有硕士学位,24名是省级优秀教师——这是一支实力雄厚、充满热情的强大力量。学校党支部也发展壮大,拥有59名党员。

box.jpg

在这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学校助力超过15000名学子展翅高飞,其中不乏后来的陆军中将、医生、副教授、重要官员、成功企业家——他们不断为祖国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最珍贵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都对这所挚爱的学校充满热爱,并为后辈做出了诸多实际贡献,使得学校能够继续培养优秀人才,传承学校优良传统,弘扬英雄农田上孩子们勤奋好学的精神。

过去五十年来,1-5中学在全省教育版图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高中毕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大学及学院入学考试通过率超过80%,其中许多学生考入全国顶尖大学。学校在省级优秀学生评选、科技竞赛等各类活动中屡获殊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曾荣获全国创业竞赛二等奖。青年团和工会活动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多民族、多天主教徒交汇的这片土地上,学校成功完成了“提升人民知识水平”的使命。这不仅印证了学校的教育质量,更展现了学校深厚的人文情怀、团结包容的精神——这正是1-5中学独有的魅力和骄傲。

学校取得的卓越成就,离不开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协作,以及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辛勤付出。此外,学校积极响应“学习和践行胡志明思想、道德和风格”、“教师是道德、自学和创造力的典范”以及“建设友好校园,培养积极进取的学生”等倡议,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行动。正因如此,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特别是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工作,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学校青年志愿者团队和志愿者俱乐部的各项活动开展得卓有成效,及时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确保他们不掉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在国家政策家庭、贫困家庭和近贫困家庭扶持政策和制度的有效落实下,为困难学生提供免费课外辅导,为他们改善生活创造了条件。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将技能训练、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作为重要目标。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学校还采用体验式、实践式、应用科学研究等多种教学形式,将理论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相结合——这秉承了学校自建校以来“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传统。

学校尤其重视STEM教育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许多教师积极设计电子课程,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并运用互动软件,使课堂更加生动有效。专业团体定期组织主题活动、观摩课堂、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创新的教学方法。

除了专业技能外,高中1-5年级还特别注重营造友好的学习环境,培养积极进取的学生。学校定期组织课外活动、创意体验、竞赛、论坛和生活技能研讨会,帮助学生增强自信,更加积极主动。英语、艺术、足球、媒体、革命歌曲宣传、科学研究社团……都成为了学生发挥自身优势、锻炼技能和软技能的“乐园”,这些技能和软技能是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需的。

这些是学生满足兴趣爱好、发挥优势的场所,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与世界现代教育趋势相融合。

半个世纪——这是一所学校的历程,也是一段充满激情与抱负的旅程。如今,学校迈入新的阶段,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即传承和发扬五十年来在建设和发展方面的优良传统,并不断创新、创造,提升教学质量。

以此为起点,将学校建设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机构,一个普通教育的亮点,赢得党委、各级政府的信任和喜爱,赢得当地人民的支持。

bna_9.jpg
学校对国庆节做出了回应。

特稿刊登于《义安报》

最新的

庆祝五一中学建校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知识的播撒与梦想的培育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一款产品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