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上科辛渡口的回忆

丛健 October 22, 2022 09:02

(Baonghean.vn)——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经历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兴春乡(现春林乡,兴原省)人民仍然对祖国那段艰苦岁月记忆犹新。其中,固信渡口是运送士兵渡河的通道,也是经常遭到敌军袭击的地方,也是展现义安军民精神和毅力的地方。

“科欣渡口”

春林公社(洪阮)达林堤路上通往 Co Xin 渡轮的路标。照片:丛健

沿着塔兰堤坝路线上下行驶,途经春兰乡(兴原县),游客会看到一块“科辛渡口”的路牌。按照指示,我们来到河岸,穿越当地的历史和反美一代人的记忆,回到过去。然后,科辛渡口在那些动荡岁月中的细节和影像,如同慢动作电影般一一浮现。


1968年3月19日,一架飞机袭击了一艘正在运送乘客过江的渡轮,造成三人死亡,其中包括两名渡船工人,渡轮主人是刘春奎(又名可欣)先生。许多车辆和房屋受损。

第71页,红春公社党委历史(1930-2018)

为了获得更具体、更生动的资料,我们采访了黄氏勇女士(1944年出生),她是曾在渡口工作的见证人之一。黄氏勇女士曾担任公社副组长,后来在抗美战争期间担任公社组长,直接指挥组织运送士兵渡河的工作。

原雄春公社(雄原)公社组长黄氏勇女士(右)介绍姑信渡口。摄影:孔建

“就像索特在广平的母亲一样,辛先生无论白天黑夜,无论美军战机多么猛烈轰炸,都时刻准备着及时运送士兵渡河,支援南方战场。最后一艘载着4名士兵渡河的渡船,在返航途中遭到敌机轰炸,船体被炸毁,辛先生也被弹片击中,不幸身亡……” 阮女士回忆道。

古信渡口以划渡河的夫妇命名,该渡口连接左岸的兴春乡(Hung Nguyen)和右岸的南强乡(Nam Dan)。古信本名刘春奎(Luu Xuan Khuoi,1910年生),妻子范氏典(Pham Thi Dien,1915年生),育有5个子女(2女3男),并在河边码头旁建有一所房屋。

抗美援朝战争年代,边水渡口遭受敌机严重袭击,部队选择从戈信渡口渡过林江,继续开赴战场。戈信夫妇以划船为生,被公社派去运送部队过河。

吕春奎先生(已故辛)。照片:GĐCC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在猛烈的炮火轰炸下,辛先生始终牢牢地握住桨,确保战士们安全渡河。得知战士们正在洪宣渡河的渡口,敌人加大了轰炸力度,飞机也愈发猛烈,房屋、村庄被毁,平民百姓丧生。

夜里,敌人沿着渡口投掷照明弹,一旦发现目标,便会成群结队地轰炸。辛先生和妻子不顾敌人的炸弹和枪林弹雨,始终坚守阵地,随时准备划船送士兵过江。一夜之间,他们载着300人,来回划了几十趟,终于在天亮前完成了任务。有时,船不得不停在江心,想办法伪装自己,等到照明弹停了再继续前行。

确认历史价值

1967年5月20日,一艘拖着两艘驳船的独木舟被敌军投掷在拉姆河的地雷击中,约800吨100毫米高射炮弹沉入河床。红春公社民兵奉命组织打捞行动,数十人潜入河中,历时数月,将炮弹一一捞起,拖上岸,擦干后妥善藏好,等待调往战场的命令。

辛先生和妻子轮流运送民兵到打捞地点,再把弹药抬上岸,为完成打捞沉没江底弹药的任务贡献了力量。

1968年3月19日,刘春奎先生的船(原名Xin号)被炸的地点。照片:Cong Kien

将近一年后的1968年3月19日,辛女士送四名士兵过江后,返程途中,美军飞机投下炸弹,一枚炸弹落在船旁,辛女士和一名划桨手被炸落……另一枚炸弹落在房屋旁,房屋倒塌,辛女士身受重伤,不久后不治身亡。此时,划船过江的任务就落到了辛女士的长子刘文田先生(1949年出生)和他的弟妹们身上。

田先生回忆道:“我们从小就和这条河结下了不解之缘,熟悉每一个漩涡和急流的位置。所以父母去世后,我和哥哥们继续划船送兵过江,直到国家解放的那一天。像父母一样,我们时刻准备着,坚决履行职责,为击退敌人贡献力量,没有人为我们争取政权和利益。”

吕春奎先生的长子吕文丁和小女儿吕氏荣正在谈论他们的父母。摄影:孔健

战后,固信渡口依然是兴春和南强两乡的交通枢纽,两乡居民依靠固信子弟划船往返。安春铁路桥加装混凝土桥板,方便行人、自行车和摩托车通行后,固信渡口完成了它的使命。

历经沧桑的岁月流逝,在经历了诸多“悲剧与变迁”之后,拉姆河(Lam River)流经兴春(Hung Xuan,现为春林)的河段,形成了一块面积约10公顷的浮沙洲,将河流一分为二。南强(Nam Cuong)一侧为干流,春林(Xuan Lam)一侧为支流。昔日的古信渡口(Co Xin tour)如今已是一条小溪,成为沿岸居民停泊渔船的地方。

辛氏夫妇的子女大多生活、工作在老渡口附近,那里与他们父母的生活息息相关,与他们艰苦卓绝的童年息息相关。

措辛渡轮码头现已成为渔船停泊地。图片:孔基恩

2020年,省人民委员会颁布决定,批准将古信渡口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决定明确指出:古信渡口的历史价值与抗美救国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息息相关。这里是部队、运载军需物资的车辆和军事装备集结渡河支援南方战场的地方。

敌人意识到这里是交通要地,便猛烈轰炸、袭击,造成许多惨烈的场面。仅1968年一年,就发生3起猛烈轰炸,数十人伤亡。在运送执行任务的士兵过河后,船被炸弹击中,辛先生掉进了家乡的河里……

根据省人民委员会主席的指示,乡政府已设立了纪念场所,收集了与刘春奎先生和古信渡口历史事件相关的资料,并为遗体制作了标志。同时,乡政府与县文化信息厅协调,建立档案,提出将刘春奎先生列为历史遗迹的提案。抗美战争时期在古信渡口工作的人们和已故刘春奎先生的后代都怀有共同的愿望,请求国家追认刘春奎先生为烈士,以表彰其功绩。

黄明焕先生 - 春林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雄原)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林江上科辛渡口的回忆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