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革命老兵的103个春天的回忆
(Baonghean.vn)——103岁高龄、入党72年的宁和县义禄乡桂仙村革命老战士黄文邦先生,仍然清楚地记得亲人和一生中的重要事件。
为革命而生
一天早晨春天我们参观了黄文邦先生的家。这栋小房子位于庆合乡桂仙村(原义禄县宜庆乡龙洞村)的中部。客厅里,主人正专心致志地翻阅着新报纸。花园里,一群鸟儿在树枝间跳跃,发出悦耳的鸣叫。
![]() |
黄文邦先生已年逾103岁,但仍能在家中走动,记忆力也依然敏锐。照片:孔健 |
“只能窝在家里,没精力出门了,每天得看报纸、看电视才能知道外面的情况,不然就一头雾水了。新冠疫情好像越来越复杂了,希望疫情能早日过去,大家也能做点生意。”——Bang先生开了个头。
在谈话中,革命老兵103岁高龄的他,讲述着自己的人生故事,将记忆像慢动作电影一样通过文字讲述出来。
黄文石先生出生于一个具有浓厚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家庭,他的父亲黄文石先生是1930年至1931年越南共产党员,也是最早参与建立宜庆公社党支部的党员之一。
![]() |
黄文邦先生每天都会读报纸,了解最新动态。图片:孔建 |
当时,年仅十二三岁的Bang先生被父亲和朋友派去保卫会议、递送秘密文件,并在示威活动中散发传单。后来,他的父亲和其他许多同志被敌人逮捕,遭受残酷折磨,并被关进邦美蜀监狱。多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到家乡继续他们的活动。
黄文邦先生正在阅读报纸。剪辑:孔建 |
方先生和他的父辈、叔叔们一样,始终保持正直,一言不发,在狱中继续斗争。出狱后,他继续参加印度支那反帝青年运动,为总起义积蓄力量。1945年8月,在翻天覆地的斗争氛围中,这位来自龙洞村的年轻人参加了红色自卫队,进入省城,为人民夺取政权。
![]() |
黄文邦先生正在寻找纪念品。摄影:孔健 |
革命后,黄文鹏先生积极参加地方运动,并于1949年入党。
“当时党员很少,革命也很艰难。能够入党,是全家、全村的骄傲。责任也非常重大。我们要用一生的精力和意志,为革命服务。”
当阻力反法进入战火纷飞的时期,方先生主动报名参军,奔赴西北战场,主要在安沛地区活动。战争结束后,这位龙洞村的儿子回到家乡,继续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直至年老体弱。在最艰难的时期,一方面因为方先生全身心投入活动,另一方面由于条件有限,他的四个孩子相继患病,英年早逝。
带有时间戳的纪念品
与黄文邦先生交谈越深入,我们对这位已过百岁高龄的老人的记忆力和清晰度越感兴趣。尤其是,黄文邦先生保存着一些半个世纪前的纪念品,这些纪念品与他的父母和他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大部分是私人文件、文件和照片,记录了访问和会见国家元首的瞬间。
![]() |
1958年印发的《越南劳动党第十四次中央代表会议决议》现由黄文邦先生保管。摄影:孔建 |
其中最早的是黄文石先生于 1956 年写的求职申请书,寄给了县委和省委申请书的内容是,黄文德先生希望在参加革命多年后,到省里一家适合他能力的农场工作。接下来是1958年印发的《越南劳动党第十四次中央代表会议决议》;以及黄文德先生1961年完成基础培训课程的证书……
邦先生的纪念品还包括他与国家主席武志公握手的照片,以及总书记杜梅接见包括邦先生在内的义安省老干部代表团的照片。这些都是邦先生有幸随代表团访问首都,受到热烈欢迎并与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友好交谈的时期。
![]() |
武志雄主席与黄文鹏先生握手。图片来源:NVCC |
“对别人来说,这些文件和照片一文不值,但对我来说,它们却是‘宝藏’。因为它们是时间的印记,是生命的印记,蕴含着精神、渴望和爱……”方先生分享道。
![]() |
省人民委员会主席为黄文炳先生颁发103岁寿辰证书。摄影:孔建 |
![]() |
宜禄省和县领导向黄文炳先生祝贺春节。图片:孔建 |
武氏草夫人(Bang先生的妻子)于1992年去世。除了四个夭折的子女外,他们夫妇育有五个子女,长子黄文光几年前去世。Bang先生目前有7个孙辈、10个曾孙辈和1个玄孙辈;他的所有子女和孙辈都参与了这项事业。社会工作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贡献。
“我们爷爷是公社里年纪最大的老人之一。除了子孙后代悉心照料外,各级领导也对他关怀备至。前不久春节,省人民委员会主席给他送来了贺礼和长寿卡;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和区委书记也到他家拜年、送礼,这让他非常激动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