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民歌传播苏联精神
诗歌是一种民间文学形式,是一种用韵文叙述故事的形式。在义静苏维埃运动期间,诗歌通过揭露统治集团的真面目、敌人的反动政策、号召群众起来战斗、记录革命进程,为传播苏维埃精神做出了贡献。时至今日,诗歌已成为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
《义安报》谨此简要报道宁越教副教授的研究文章《义安民间文化研究》,宁越教副教授被誉为“艺术学者”,并被越南纪录大全中心认定为“在义安民间文化研究方面著作最多的人”。
宁越交副教授的肖像以及他数十年来潜心创作的书籍。
图片来源:义安报
这首诗不仅具有批判性、讽刺性、反讽性和时效性,而且还具有深沉的抒情性。它充分反映了我们民族对生活和世界的看法。虽然语言尚不精炼,人物心理和性格刻画也不够清晰,但就社会研究而言,它是恰当的。
义安省的民歌极其丰富。可以说,义安省的民歌种类繁多。义静苏维埃这些歌曲在义静苏维埃运动爆发前就已在义静出现。它们是呼吁和宣传革命的歌曲,例如:《印度支那共产党的号召》、《快快夺回你的权利》、《冲啊,站起来!》、《耕耘的朋友们,让我们重新思考》、《介绍苏联》、《和父亲谈谈》、《我的战友们》、《加油,穿绿红短裤的战士们!》……
这些文章都是用民歌的形式写成的,内容经常分析社会形势,指出失去国家和自由的耻辱,解释党的政策,号召人民起来进行革命。
一首关于社会状况的诗:
南朝官员
拥有一个监护区的帝国
它凿穿骨髓,雕琢骨骼。
也十分残酷
更残酷的
宴会时间到了
被判处死刑
当家庭农场
就让官员们随心所欲地掠夺吧。
人们因抢劫而遭受苦难
(诗歌节选:“让我们站起来”)
这首诗号召人民起来反抗,进行革命:
“共产党宣传
马克思列宁主义
让我们为年轻人加油打气!
来吧,女士们!
同一派别的工人、农民和士兵,
我们必须同意。
我全心全意地、
为了共同战斗,
最后的战斗”。
(节选自诗歌《印度支那共产党的号召》)

如上所述,具有革命宣传内容的诗歌比叙事诗更有价值。其中一些创作于1930年至1931年间,另一些则在此之后不久发表。诸如《丹汉林摧毁奇源的房子》、《讲述南丹的斗争故事》、《讲述清章的斗争故事》、《1930-1931年安城》、《1930-1931年奠州》、《雄原9月12日示威》、《1930-1931年都岗》、《1930-1931年东山村的最后日子》、《革命帮》、《焚烧房屋》、《法国人烧毁富村和寿村》、《荣监狱》等文章,帮助我们清晰、全面地了解了这场运动的内容和性质、斗争的发展、人民的革命觉醒、群众的作用、党的领导、帝国主义和封建南方王朝的阴谋和应对、敌人的残酷恐怖……生动地。
这些诗歌的作者大多是农民,也有一些是革命战士。由于描写义静苏维埃运动的叙事诗作者大多是农民,所以诗歌内容真实,人物鲜活,反映方式也十分质朴。这种质朴并非自然主义,它帮助我们看清斗争的真实发展进程、斗争的氛围及其利弊。
这首诗描述了1930年至1931年南丹的革命氛围:
“祖国各地”
村庄已经扩展开来,街道也为人所知。
日夜不停地散发传单。
鼓声响起,钟声催促,木鱼摇晃两下
每个人都有一把长尺。
这些人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和倾盆大雨。
三军开路,挥舞旗帜
拖到丹区住所”
(诗歌节选:《讲述南丹的斗争故事》)
那是1930年8月30日的示威游行在那次示威活动中,3000名南丹农民在区首府示威,闯入监狱,释放了政治犯,并迫使区长黎克祥签署了一份请愿书,承诺:“南丹区长和官员,如果他们自私自利,就不会骚扰人民。”
这是 Thanh Chuong 的报道:
宣林、吉银、戴东
碧浩和武烈斗争委员会
镰刀锤子和红旗高高飘扬。
鼓声和河边潜伏的木鱼
释放囚犯,烧毁区政府
人们像东海的潮水一样涌来。
穿过熙熙攘攘的乡村公路
不顾荆棘,高喊口号
谁会在乎明天的生死?
谁会在乎殖民者的枪支弹药?
要求独立,要求权利
要求废除税收,建立工农基础
(Thanh Chuong的奋斗故事)
那是1930年9月1日,两万名清章农民在县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他们冲破监狱,释放了政治犯,并烧毁了县政府办公楼。县长潘士鹏以及所有官员和士兵被迫逃离。
在接下来的段落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斗争的精神,还能感受到斗争的口号和诉求。
这是1930年9月12日在雄原举行的示威游行。继南丹、清章、英山、宜禄、干禄、德寿、奠州等地的示威游行之后,革命运动如同决堤的堤坝般拔地而起。敌人害怕这场运动会进一步蔓延,因此试图镇压和恐吓。但是,越是恐吓,这场运动就越是充满激情、越是激烈:
“唉,网破了!”
红色浪潮已经势不可挡。
把它们处理掉
这群人劈开大地,跨越天空,向前迈进。
车队尾部仍停留在车站。
该团伙头目即将被拖到街上。
村庄道路上的白色传单
竹子长得更高,旗帜飘扬得更高
人们的亡灵迷失在街头。
告诉我,我快要死了……
(诗歌节选:《雄原9月12日抗议》)
这三首诗句,如同众多诗句中的一首,以流畅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上述抗议者的热情和坚强精神,或多或少地呼应了英雄史诗。这便是历史、人类灵魂、义安和河静乃至整个越南的真实写照,而不仅仅是1930-1931年这两年间的真实写照。
“数月啊,镰刀锤子旗高高飘扬,锣鼓齐鸣,南朝溃败,法国溃败”(《听官吏的话》一节),“见破帽衫,抗议声震天,天轰隆隆,飞机炸弹呼啸而过。我们的人民视天为父母,割伤双手,死伤众多”(《天翻地覆》一节)。这些诗歌展现了农业农村部统治农村的时代,以及苏联政府崭新而充满活力的运作。
例如在 Thanh Chuong:
“西方和封建制度都消失了”
村庄的田野,田野以及所有属于我们的一切,
Thanh Lam 下到 Lieu Nha
Van Giai、Xuan 突然 Cho Qua Tri Tuong
传单、正式演讲
示威游行、阅读报纸、召开村民大会进行斗争
熙熙攘攘的集会
明天将举行热闹的自卫训练
这一次,每个人都一样。
矿井,矿井,杀死那些不人道的人
此刻既非神圣,亦非神圣。
没有天堂,没有佛陀,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
(节选自诗歌《讲述清章的斗争故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这些诗歌的众多主要特征之一是其世俗性和历史性。关于义静苏维埃的诗歌就兼具这两种特征。它们在当时就很有力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力量愈发强大。因为这些诗歌的创作者,也就是作者,都曾直接参与、参与或见证过这场运动。
诗歌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义静苏维埃运动的作家们运用了这种与义静人民息息相关的文学形式,他们努力学习民间文化遗产的表演形式进行创作,其作品通俗易懂,易于工人和农民记忆,广为流传。结合义静苏维埃时期遗留下来的政治诗歌和叙事诗歌这两种类型,我们可以认为诗歌是革命的一大优势。
诗歌揭露了统治集团的真面目,抨击了敌人的反动政策,号召群众起来战斗,记录了革命的事件和发展,如今已成为历史文献。的确,诗歌这种用词朴实、常描写乡村寻常事的文体,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提升自身,成为斗争的工具,参与到民族的广泛斗争中。
1930-1931年的诗歌具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道路和培养人民斗争精神的作用。尤其对于农民而言,在当时的斗争精神下,诗歌以直白的反映方式,展现了农民的各种优缺点。
如今,在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以及开放市场机制的背景下,那些关于义静苏维埃的诗歌,以及关于爱国主义的诗歌,仍然有助于我们了解农民的优点需要弘扬,缺点需要克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