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工作的复杂伎俩

August 8, 2017 09:37

(Baonghean) - 这些人抓住工作需要,介绍自己有很多关系,“夸耀”自己是高级官员、领导人的兄弟,以引诱人们落入陷阱并侵占财产。

求职诈骗猖獗

2015年6月,为了给女儿找工作,居住在清美乡(Thanh Chuong)的陈春松(Tran Xuan Tung)先生通过熟人认识了阮文定(Nguyen Van Dinh,居住在宜禄县宜风乡9号村)。陈春松先生夸口说,他有很多熟人,所以可以为刚从银行学院毕业的女儿在荣市一家医院找到工作。

董先生如同“被人用木桩压死”一样,打电话给丁先生,丁先生说,给儿子找个医院会计的工作,费用是1.5亿越南盾,如果儿子答应,就得先交5000万越南盾作为押金。几天后,董先生在熟人家里,把5000万越南盾和一套文件交给丁先生。丁先生意图侵吞董先生的钱财,继续骗取董先生1亿越南盾。丁先生一共从董先生手里挪用了1.5亿越南盾。

Bố con ông Nguyễn Huy Chất kể về sự việc bị Nguyễn Thị Ngọc Anh lừa đảo chiếm đoạt tài sản với lời hứa xin việc cho con gái.Ảnh: Nguyên Hưng
阮辉察先生和他的女儿讲述了阮氏玉英如何以帮女儿找工作为由骗取他们财产的故事。照片:阮雄

阮文定(Nguyen Van Dinh)用精妙的手段诈骗,受害者远不止董先生一人。丁先生本人也曾在一家劳务输出公司工作。他利用与众多人的关系,想出了一个骗局,通过创建“vieclamnghean123”账户,发布招聘信息,诱骗工人报考。在骗取了众多人钱财后,由于受害者急于拿回钱财却无力偿还,丁先生逃离了该地区,并在几个月后自首。尽管他已经骗取了数亿越南盾,但丁先生表示,如果有机会,他还会继续骗取他人的钱财。

“起初,我在社交媒体上注册了一个账号,想骗取人们的钱财,但没想到这么容易。看到很多人要钱,我害怕被举报,就把一部分钱退给了受害者。剩下的钱我都花光了,实在没钱再还了。”丁在法庭受审时坦言。

居住在义禄县义长乡的阮辉查先生一年多来一直向各部门求助,希望能追回被骗走的1.5亿越南盾。在义禄县关行镇,查先生听说了阮氏玉英(荣市南门坊)可以申请国家机关工作。查先生的孩子刚从大学医学专业毕业,但还没有找到工作,于是联系了玉英,得知她可以申请让他的孩子去省级医院工作。

Các giấy tờ viết tay nhận tiền giữa ông Chất và Nguyễn Thị Ngọc Anh. Ảnh: Nguyên Hưng
Chat先生与Nguyen Thi Ngoc Anh之间收款手写文件。摄影:Nguyen Hung

2016年7月15日,Chat先生带着女儿来到位于荣市Cua Nam坊Ho Han Thuong街的Ngoc Anh家中。Ngoc Anh承诺帮助Chat先生的女儿在义安肿瘤医院找到一份护士的工作。两周后,他一定会签合同,六个月后,他就能正式上岗。

由于轻信了上述承诺,Chat先生先后两次给了Ngoc Anh总计1.5亿越南盾。此后,Chat先生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在多次试图追回资金未果后,他向警方报案,控告Nguyen Thi Ngoc Anh诈骗和侵占财产。至今,Ngoc Anh已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但Chat先生仍未追回被骗的钱财。

复杂的技巧

可以说,以“跑腿”形式实施诈骗的情况正在上升。由于政府机关求职压力巨大,而招聘名额有限,很多家庭想方设法为子女“跑腿”。有需求就有供给,由此形成了许多“跑腿”网络,许多受害人“暴露”自己,然后前往诈骗机构,骗取受害者的钱财。

警方介绍,求职骗子的伎俩并非新鲜事,但由于需要工作,受害人盲目相信对方的承诺,甚至有人介绍他人,导致很多人落入陷阱。

为了获得需要帮助的人的信任,犯罪分子会声称自己关系广泛,有的甚至会夸口自己是机关领导或大部队官员的亲戚,以此来获取受害者的信任。除了能说会道之外,犯罪分子还会以优雅时尚的外表和慷慨大方的生活方式来获取他人的信任。

Nguyễn Văn Dinh tại phiên tòa xét xử. Ảnh: Nguyên Hưng
阮文定在庭审中。照片:阮洪

虽然骗子的伎俩早已屡见不鲜,但一旦被举报,调查核实的过程也十分艰难。因为在兑换和约定时,这只是民事交易,主体在兑换和收款时非常谨慎,在当局调查时,只会声称是借用自用,或者只写一张欠款收据来规避法律制裁。很多受害者在被骗时,不敢报警,因为担心即使举报,也拿不回钱。因此,很多受害者只能忍气吞声,等待骗子的“恩赐”。

阮辉察先生说:“当我意识到自己被骗后,我多次去玉英女士家要回我的钱,但她一直拖延。如果我早点报警,或许就能拿回我的钱。举报后,我发现玉英女士已经骗了很多人,挪用了数亿越南盾。”

面对上述情况,人们需要保持警惕,不应轻易相信中介机构。一旦有招聘计划,中介机构必须在大众媒体上公开发布。因此,每个人在需要为亲属寻找工作时,都应该直接联系中介机构,获取最准确的信息,避免损失金钱却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各机关、单位尤其要严肃、公开、透明地开展机关、单位人员招聘工作,避免被利用漏洞进行舞弊。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务员,特别是担任招聘、录用、组织人员等敏感岗位的公务员的检查监督。

阮仲海律师(仲海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博士表示:根据2009年修正补充的《刑法》第139条,挪用财产罪最高可判处2年至7年有期徒刑。挪用数亿以上,造成严重后果的,最高可判处7年至死刑。虽然刑罚严厉,但出于贪婪,许多当事人仍然不顾法律的制裁,继续实施挪用财产罪。


阮雄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诈骗工作的复杂伎俩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